带你认识几位古代奉公守法的好官
2019/3/23 6:33:00石志刚 学习时报

    

     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爱民为民的民本思想在古代循吏身上得到了鲜明体现。古代循吏虽然不在了,但是政声留在了民间,成为人们传颂的对象。

     敬民之心

     南宋名臣范成大不仅在诗词方面颇有建树,在从政为民方面也政绩卓然。淳熙元年十月,他被任命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深受宋孝宗重托,他决心以“既来万里,敢计一身”的精神治理好西南屏障。

     在蜀期间,范成大的敬民之略得以施行:“得民有道,仁之而已。省徭役,薄赋敛,蠲其疾苦而便安之,使民力有余而其心油然。”范成大来到蜀地后,看到蜀民赋税沉重,于是他提倡免除酒课。蜀地的酒课是南宋时期以对金作战为由而征收的杂税。蜀民承担了繁重的酒课任务,生活苦不堪言。淳熙二年六月,范成大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废除蜀地的酒课,得到了宋孝宗的批准。蜀民得知这一消息,非常高兴,修建道场,以表感恩之情。

     蜀地的和籴政策施行成为蜀人身上的又一沉重负担。和籴本意在于百姓将手中物资上缴给官府,官府给付其钱,百姓和官府之间形成一种约定性契约。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官府经常压低价格,强行征收百姓手中物资;官仓中的物资却被豪族巧取豪夺,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范成大了解了和籴政策的弊端,向宋孝宗作了报告,经过范成大的努力,和籴政策被永久性废除,减轻了蜀人的负担。

     范成大由于敬民而亲民,因亲民而采取了惠民之策,得到了蜀人的爱戴。他离开蜀地的时候,蜀人从成都合江亭将其送到青神中岩寺,仍不忍离别。范成大在其诗中也记录了这一时刻:“明朝真是送人行,从此关山隔故情。道义不磨双鲤在,蜀江流水贯吴城。”在他离开蜀地后,宋孝宗向他转告蜀人对他的思念:“蜀民思卿如慈亲。”

     为民之心

     清前期名臣王骘在顺治十二年中进士,当时他已经43岁。走上仕途后,他为民效力,政绩卓越,受到康熙的赞许。康熙二十四年,王骘因政绩卓越被转任到直隶当官。当时,工部责定四川供给朝廷2663根楠木,用来修建太和殿。王骘在蜀地为官5年,深知蜀道艰险,运输不易,且蜀地刚经战乱,民生凋敝。身在直隶的他当即决定为民请命,向康熙陈辞。

     在陈辞中,王骘陈说用蜀地木材会遭遇两难。一难在于伐木难,蜀民跋山涉水、深入陡坡,砍伐树木,实属艰难。二难在于运输难,从山林中将木材运到船上,经过激流险滩和弯曲河溪,才能运出山区,比之平原更难。如果要求蜀民砍伐木材加上运输之费,不仅影响蜀民自身农业生产,而且周期太长,也影响太和殿工程建设。

     康熙看了他的陈说之后,感同身受地说:“蜀中屡遭兵燹,百姓民不聊生,朕非常痛心,岂能再增加他们的困苦。”康熙于是放弃了从四川取楠木的想法,转而从塞外想办法。蜀民由此得福,对王骘非常感激,作《松威治绩略》来赞扬他的功绩,并为他绘制图像,为后人传颂。

     此后,王骘又赴任江西巡抚,在江西,他依然秉持一颗为民心,清正廉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出了业绩。之后又任户部尚书,在任上,他为民理财,一丝不苟,清介如故,得到了康熙的认可:“凡事实心办理,操守清廉。”

     爱民之心

     郑板桥是深具爱民之心的典范。他在知天命的年纪出任河南范县县令。范县历来贫穷落后,郑板桥来到县衙时,看到的是东倒西斜的破草屋,“廨破墙仍缺”。破陋的环境、艰苦的条件没有阻碍他的决心和信心。他着意改善民生,最终作出了“清河得意”的政绩。在范县干了4年后,郑板桥被调到山东潍县当县令。虽然潍县经济较好,但是当时遭遇旱涝等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加之当地官员没有据实上报,地方豪族乘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致使百姓民不聊生,当地外出逃荒的人络绎不绝。

     郑板桥在他上任潍县后写的第一首诗《逃荒行》,即再现了当时潍县百姓度日如年的惨状:“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郑板桥采取了“三步”法。第一步,带头捐款,赈济贫困。自己带头捐出俸禄,作出示范效应,以缓灾情。第二步,上报灾情。当时山东官场存在瞒报灾情现象,郑板桥打破常规,据实上报,虽遭到上级官员的打压,最终还是辗转将灾情上报给了朝廷,得到乾隆的支持,为朝廷查问督办灾害提供了依据。第三步,开仓赈贷。清代朝廷在各县设有粮仓,归国家专管,用于救灾。如果用此粮仓,必须执行严格的申报请示制度,因为申报请示时间较长,很多灾民等不到开仓时间,就已经成为饿殍了。郑板桥当机立断,“不俟申报,即出仓以贷”。在郑板桥的努力下,潍县百姓度过了灾荒。

     郑板桥出身于社会底层,进入仕途后,又长期接触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加之受儒家思想影响,他由此形成了浓厚的民本情结。他写道:“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为什么农夫是“第一等人”呢?因为农夫“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郑板桥经常拿出薪俸来捐助贫困百姓,还劝诫家人也要对百姓多加尊重。

     郑板桥的诗歌中也常常关注民情。在《田家四时苦乐歌》中描绘农夫的生活:“夜月荷锄村犬吠,晨星叱犊山沉雾。到五更惊起事荒鸡,田家苦。”在《潍县竹枝词》中,他描述了被豪族兼并土地的农夫不幸的命运:“绕郭良田万顷赊,大都归并富豪家。可怜北海穷荒地,半篓盐挑又被拿。”他对百姓的牵挂无处不在诗歌中流露。

    

     文章原标题为《爱民为民的循吏》,刊载于《学习时报》2019年3月22日第7版

     本期编辑 :董大伟

    

     识别二维码关注

     学习时报微信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学习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