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学习时报系列调研报告陕甘边区南梁镇篇
2019/8/8 16:30:00学习时报调研组 学习时报
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南梁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少有人听说过。但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南梁却以她卓越的功绩让后世敬仰。
南梁,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东北部,地处陕甘交界、子午岭林区,隐于桥山山脉。这里的山川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发祥传承,更经历了红色革命的生根发芽。历史是这样评价南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唯一没有丢失过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她的存在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整编集结、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享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站在历史发生地回望历史,来时的路会看得愈发清晰。今天的南梁人民依然保留着“工作组”等口头语,并且在当年那片金戈铁马、烽烟四起的红色土地上,谱写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动人篇章。在这里,我们且看且听、且行且思,深感这块红色土地奔跑奋进的足音清晰有力;在这里,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灵山秀水间的那雄浑壮美之气;还是在这里,一座集厚重历史文化和优美生态环境于一身的新南梁画卷正徐徐展开,皴染出的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乡土中国。
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庆阳机场沿东北方向驱车行驶在董志塬塬上,不久,进入逶迤葱茏的子午岭林区。这里是山区,几百米厚的黄土层流蚀成高山大壑,道路蜿蜒,风光与董志塬大不相同。三个多小时后,“红色南梁”便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是什么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变了,而又是什么让这块圣土渐渐地“红”了起来?这一切,缘于2004年国家自上而下启动实施了“红色旅游”项目,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
这一年,经中宣部等13个部委研究论证,甘肃省仅有8个红色景区被纳入全国重点打造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目录和《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总体建设方案》。位于华池县境内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荣列其中,她便是留在许多人记忆中的南梁。
至此,在革命老区庆阳市,“红色旅游”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也使红色旅游在“小地方”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很快,华池县委、县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并形成共识:擦亮老区红色文化品牌,转变南梁红色政治资源为经济发展优势。
2005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开工实施红色旅游建设,华池县积极争取项目,一批红色旅游项目于当年开始全面拉开了建设序幕。这一个个呈链条式展开的红色旅游工程,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着革命老区南梁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魅力。
为了让历史永远铭记“南梁”这个光荣的名字,全方位展示红色革命政权的史实,华池县选派专人组织完成了南梁革命纪念馆等五个布展大纲的编写工作,形成新展馆陈展总纲。
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华池县在做好景区“硬件”的同时,更加注重在“软件”上做文章,旨在追求红色旅游的“新境界”。
铭记历史,是为了继续前行。“求实开拓”是南梁精神的精髓。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依然是党的力量源泉。
2009年6月7日这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冒雨瞻仰了南梁革命英雄纪念碑,参观了列宁小学。在视察期间,他特别强调,要把甘肃庆阳等革命老区建设发展好,中央的有关部门和甘肃省委、省政府要继续关心帮助和支持庆阳老区,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华池县委组织部部长胡正平告诉我们,习近平同志的指示精神,为南梁创建红色小镇注入了强大动力。南梁作为中国革命的历史重镇,革命先烈在此留下的足迹比比皆是,一大批遗址遗迹和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遍布其中。2015年,南梁红色旅游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梁纪念馆工程荣膺建筑最高奖“鲁班奖”,2016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及其全国文明村镇。
按照华池县委县政府“打造精品大景区,兴办农家乐,开发旅游产品,把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带动群众致富”的要求,南梁全力打造红色旅游产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带动发展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鼓励群众发展农家乐、销售特色旅游产品,引导景区吸纳贫困户就业。
为此,他们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让不少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近年来,当地群众经过岗前培训,纷纷转变身份,开始从事景区安保环卫、红色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销售以及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业。红色旅游的发展有力带动了革命老区南梁住宿餐饮、商品销售等第三产业发展,不仅如此,交通、通信、饮水条件等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老区百姓尝到了红色旅游的甜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南梁革命纪念馆、列宁学校旧址、抗大七分校旧址、军民大生产基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寨子湾……随着华池县相继对一个个红色旅游工程的维修、改造和修复,革命圣地南梁的各个红色旅游景区游人不断。
尤其是南梁革命纪念馆和南梁干部学院等基础项目的建成,已成为庆阳、甘肃乃至全国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色景区资政育人的作用将发挥最大效应,为南梁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奠定了丰厚基础。同时,为了增强红色小镇发展后劲,南梁创新模式,组建南梁红色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施景区旅游项目策划、投资、开发和经营,誓将南梁打造成一个红色旅游胜地。
红色旅游带给南梁的更多的喜人现象是:除了景区农村的巨大变化,南梁也随之悄然变美、变靓。2018年,南梁共接待游客115.9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经营收入912万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50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8850元,红色旅游等第三产业已成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让老区百姓纷纷在家门口捧上了“金饭碗”,日子越过越红火。预计到2020年,接待游客量可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收入可达到6亿元左右。
这是一片被造物者垂青、多彩多情的土地。当年为革命作出卓越贡献的热土,今天依然奉献着她的厚重。南梁精神,宛如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划破旧中国西北的长空,永远闪耀着一种激励后人奋勇前进的精神光芒。正是: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圣地绿”子午如海
南梁不仅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而且还是满眼青山绿水的“绿色宝库”,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辉煌历程提供了有力注脚。南梁,这座红色小镇,正走在绿色发展转型的生态路上。
位于华池县南梁镇的子午岭,她是黄土高原中部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天然林区和绿色屏障,被国务院确定为“黄土高原水源涵养林区”。
曾经,生态的恶化让南梁人吃够了苦头。明初记载,“吾乡合抱参天之木,木麓连亘于五百里之外”,到了清同治年间,还有以子午岭为主的大面积次生林区。但后来因长期滥垦、滥伐、滥牧,子午岭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荒山秃岭与日俱增,水土流失不断加剧,以至于“东风吹秕田,西风打死苗”,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
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宝贵的馈赠。对绿水青山破坏和毁灭仅在一念之间,恢复和创建却要我们付出一代甚至几代人艰苦而漫长的努力。
因此,当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实施后,南梁将其看作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积极封山禁牧。
山封了、草种了、树栽了,但在南梁这样一个传统的半农半牧地方,如果老百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栽下的树、种下的草难免会被再次毁掉。
退耕还林怎样才能“退得下”,又“稳得住、不反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南梁把山川秀美的“绿被子”和百姓致富的“钱袋子”紧紧联系在一起,草畜产业开发迈出了坚实一步。
自2014年庆阳市启动苗林结合培育工程,提出每年造林100万亩,七年“再造一个子午岭”以来,子午岭林区在“三北”“天保”“退耕”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中,全力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林业事业全面发展。
5年来,子午岭林区累计完成“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造林36.9万亩,先后建成万亩示范点1处,5000亩以上示范点2处,千亩示范点15处,造林成活率在 93%以上。完成封山育林33.36亩,森林抚育41.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2.34%增至41.52%,提高了8.68个百分点。林区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林区成为陕甘边的绿色生命线。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的新时代,南梁人进一步明确了自身“黄土高原水源涵养林区的重要生态位置”的定位,扛起了阻沙、涵水源的政治责任。
同时,林农户可在郁闭林地内间伐补种销售苗林获利,给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一条新的长效增收渠道。如今的南梁已成为一片绿洲,改写了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历史,彻底把老百姓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了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真正实现“绿色崛起”和“生态致富”双赢目标。
在子午岭林区,有一个宝塔山森林资源管护站,登上宝塔山瞭望台,不论是眼前的山林,还是历史的云烟,都能领略到那万绿丛中点点红……南梁,这个曾经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不朽红色传奇的革命圣地,如今又在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一部更加鲜活的绿色生态传奇。
走进子午岭林区,山上山下树木郁郁葱葱,沟沟峁峁满眼皆绿,刺槐、侧柏、油松等长势喜人,偶尔从草丛蹿出几只野兔,从山间飞出几只雉鸡,更平添了无限生机。一路随行的子午岭管理局华池分局李华峰局长高兴地说:“这都是我们积极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带来的效果”。
保护与建设从来都是一体两翼。子午岭林区按照“山上提质”和“身边增绿”并进的经营思路,连续多年掀起植树造林新高潮,形式多样的植树造林活动无缝衔接。面对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南梁林区工作者深知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绿色银行”,任重而道远。
子午岭是一座山,也是南梁历史的丰碑。透过子午岭的浓绿,我们会触摸到南梁历史的脉搏,触摸到她在历史进程中所沉淀下来的深厚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这绿水青山,70年来南梁人汗洒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植绿荒坡、播撒希望,他们在黄土高原营造林海,用忠诚和执着续写了绿色发展的“南梁精神”,创造了“山岭变绿洲”的奇迹。
历史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给新中国留下了“红色南梁”的印记,也必将在未来为新中国留下“生态南梁”这段充满正能量的记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圣地绿”。巨变背后,南梁人的绿色贡献功不可没。更大的绿色奇迹,还在路上——集厚重历史文化和优美生态环境于一身的新南梁画卷,必将皴染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乡土中国。(调研组成员:杨英杰 沈 辉 储 峰)
文章原标题为《红星照耀下的那片乡土中国——来自陕甘边区南梁镇的调研报告》,刊载于《学习时报》2019年8月7日第7版
本期编辑 :董大伟
识别二维码关注
学习时报微信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学习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