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学习时报创刊20周年丨习骅:情感的力量
2019/9/16 22:32:06习骅 学习时报
几年前的一天,我向一位领导同志报告工作。其间秘书送来一堆报纸,领导苦笑说,根本看不过来,不过《人民日报》《学习时报》还是要看的,《学习时报》用学术讲政治讲得好。这是我第一次注意《学习时报》,后来我发现这张报纸的魅力不止于此。
十九大前我到中央党校学习,当时《学习时报》正在连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同学们一下课就打开信箱追着看,用餐或者散步时也情不自禁讨论起来,那情景很像当年追看电视连续剧。不同的是,追剧多数追的是虚构的惊悚和传奇,给寻常生活加一点感官刺激,剧终人散后,留下的东西不会太多。《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我们的是情感的冲击,因为我们“60后”与主人公相差不过十来岁,他当时所处的社会和生存环境离我们太近,写他也像写我们,所以我们感同身受,有共鸣、理解甚至同情。而他对命运的忍耐、抗争和突围更让我们惊讶和感佩,下意识会拿来比照自己。
陕西的老王同志感慨说,人向上走容易,向下走就难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家庭条件优越,从没摸过农具,命运把他一下子抛到最残酷的底层,举目无亲,根本看不到头,这漫漫七年是怎么熬过来的!有同志说,别说现在的年轻人,换做我们又能怎样?老母亲给他针线包上绣的“娘的心”三个字,我们太知道后面是什么,而他竟然能为乡亲们建成陕西第一口沼气池!七年之后,惨淡人生一扫而空,钢铁已经炼成,凤凰已经涅槃,一隅人群的主心骨昂首迈向全中国,秘诀到底是什么,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习近平同志自己解开了我们心中的困惑:我只是开始时感到惨,但是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与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实。是陕北人民收留了我、爱护了我、保护了我!
“群众”!“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是党所有成功的根,也是党的领袖成功的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引发的情感激荡和更持久的理性思考,是我们这次党校学习的珍贵收获。
继《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之后,《学习时报》先后连载了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宁德》。最近刚结束连载的是《习近平在厦门》,受到情感洗礼的党员干部越来越多,不但《学习时报》本身,她的衍生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今年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支部有个“自选动作”:人手一册连载合集《习近平在正定》,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学习材料,目的是从情感上加强对党员的初心使命教育。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心灵受到感染和洗涤,由情感的认同自然走向了绵绵不尽的理性思考。
正定是习近平同志从政起步的地方,他的老同事们都说,他一向律己很严,与不正之风天生绝缘,对歪门邪道水火不容,确实是毛泽东所说的那种高尚纯粹、有益于人民的人。有位年轻干部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如何才能修炼到这样的境界,并且通过履职带动别人一起进步?一些犯了错误的人总是归咎于过去的环境,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个人选择天差地别?新时代呼唤共产党人须臾不忘初心,我们要像他那样从年轻时就有以身许国之志,不负人民的期待和历史的托付。
情感的力量如此之大之深刻,好比水,至柔也至刚。我们通过教育达到了思想的升华,但促进思想升华的却是情感的力量。有了情感认同,理性、价值和政治认同会更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是由扎根于人民的习近平同志创立的,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越是热爱,对领袖越是热爱,就越能自觉服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越能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这是经验,也是规律。
在中央党校那次学习期间,我曾到《学习时报》社向社长谈起追读那篇连载的感悟,我们漫步在报社门前的无名湖,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无名湖不过百亩,但水平如镜,鸟鸣花好,天光云影尽收其中,依稀可见大江大海的万丈波涛,还有历史的潮流走向。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19年9月13日特刊第3版
本期编辑 :董大伟
识别二维码关注
学习时报微信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学习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