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君子之道”与领导干部道德修养
2019/10/22 9:51:42 学习时报
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关乎党委、政府的整体形象乃至事业的成败。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文化关于道德修养的内容更是十分丰富。仅《论语》当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107次,儒家文化的重要主题就是探讨如何成为君子,即“君子之道”。这些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于领导干部提升道德修养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加强道德修养是领导干部人生必修课
北宋王安石认为,“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这句话广为流传,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个人的修养水平是基础性的,“修其心、治其身”是个人从政的必要准备,因为设计再精妙严密的政治体系,最终也要落实到具体人身上。
我们党和政府用人讲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与中国古代的用人智慧一脉相承。道德修养决定了一名干部的基本素质,是抵抗不良作风的“第一道防线”。一个人如果平时不注重道德修养,就经不住名利、美色的考验,不良习气容易侵入其思想。当下,经济社会体制不断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新旧观念相互激荡,给人们的道德观念带来了深刻影响,这是一些领导干部出现问题的外部原因。但与此同时,有些人主观层面不注重学习,放松了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要求,这是他们出现迷失的重要内因。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修身立德的营养,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我们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宝贵资源,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要“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要“防微杜渐、不弃微末”“慎权、慎独、慎微、慎友”。
这些深入阐释和具体要求,既有认识论,也有方法论,如清心剂、如警世钟,值得每名领导干部细读之、深思之。
儒家“君子之道”的深刻启示
相对于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修养有着更深邃的思考。春秋时期,管仲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学说,更是包含着丰富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宝库,提出了诸如“为政以德”“三人行必有我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养吾浩然之气”等道德思想主张,聚焦的都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个有道德的人的问题。
“君子”,即道德高尚的人,是儒家思想非常深入人心的一个概念。胡适说:“孔子指出了一种理想的模范,作为个人及社会的标准,使人‘拟之而后言,仪之而后动’。他所说的君子,便是人生品行的标准。”辜鸿铭更是认为,孔子全部的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君子之道”。细细品读这种“君子之道”,可为当下领导干部提高道德修养带来诸多启示。
何为君子?孔子有很多阐释,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大致说,孔子眼中的君子标准有10条——仁、义、礼、智、忠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和自强不息。后世学者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将君子的标准逐渐明确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君子?儒家把进阶之道总结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经典篇目《礼记·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具体说,格物就是多做调查研究,在读书和实践中求知,而后发现规律,明辨道理;致知就是探究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和规律,而不是“人云亦云”;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发自于内心,不矫饰不做作;正心就是动机纯正,除去各种不良情绪和邪念,不为诱惑所动,“心正不怕影子歪”;修身就是提高修养,端正自身品德;齐家就是管好自己的家庭和家人,在这个基础上再教化他人;治国就是治理国家;平天下就是让天下太平,进而实现“大同”。
成为君子的这八个“台阶”,当今社会广为人知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更具基础性意义。用现在的话说,这四个“台阶”强调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把握,掌握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君子人格养成的前提和根本,也是一个人人生、事业成功的扎实基础。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在一次讲座中,曾深有感触地谈到“格物”“致知”的重要性。他回忆说,自己去美国读书时,起先以为只要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一做研究发现根本行不通,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丁肇中深有感触地告诫现场学子:不管研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和靠实践发现事物真相的方法,大家要重新体会几千年前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对“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诚意”“正心”的重要性也不用多言。历史上很多有才能的人,因为没有相应德行,没有作出相应贡献,有些反而成了“罪人”。现在很多干部出问题,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一些干部的意见,也主要集中在“德”的问题上。有才无德的人,“格物”“致知”可能做得不错,灵光乍现时也能创造有价值的东西,但人的一生是一场长跑,大方向把握不准,路途长了必然会跑偏。且方向错了,跑得越快偏得越远。说到底,“诚意”“正心”这样的基础性功课做不好,人生就难以经受住大考验。
现代“君子”加强修炼的四个关键词
《论语》提到,“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从这个角度看,儒家眼中的君子,与当今领导干部的角色颇为相似。
当下,我们党正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古代,君子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可以理解为古代君子的初心和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找差距”,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自觉揭短查短,砥砺初心使命。儒家要求君子“内省”,经常反省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辨察剖析其中的善恶是非。主题教育要求“抓落实”,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儒家强调“笃行”,要求君子品行纯厚,切实地实行。领导干部弘扬“君子之德”,践行“君子之道”,对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抓好新时代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当下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炼,可从以下关键词入手。
一是正己。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些话都在强调,对领导干部而言,能力水平很重要,但第一位的要求是“正”,要有公心、讲公道,不然难以服众,正所谓“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只有时时刻刻有“正己”的觉悟,坚守初心,在人所不知、己所独知的内心装一把戒尺,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养成浩然之气,才能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纵私欲,办事情、做决策时时处处出于公心,“为天下民,谋天下利”。
二是内省。有哲人说,如果人生能有“如果”,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都会成为伟人,这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孔子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省自己的不理智之思、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刻的收获,如果疏忽怠惰,就很可能放过本该及时发现的缺点。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领导干部要习惯多用放大镜、显微镜照自己,发现不足,反思差距,使自己不断完善、不断进步,让所作所为经得起群众“评头论足”。
三是恕道。简单地说,恕道就是宽容,推己及人。内省是面向自己的,恕道则面向他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强调说话做事要设身处地考虑对方感受、他人利益,这是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不二法门。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事业发展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难题,处在不同位置、担负不同职责的人往往会有不同认识,这时候就要多讲“恕道”,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光算自己的账、讲自己的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特别是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更要坚持“和而不同”,坚持民主集中制,求大同、存小异,取长补短,营造一种坚持原则、充满生机、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
四是笃行。“笃行”就是不怕艰难困苦,持之以恒地践行。干好一件事,须咬定目标、不务虚名、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抓落实”。反思我们日常工作的成败得失就会发现,想干好一件事情,必须有不怕困难的担当精神和一锤一锤钉钉子的实干作风。1958年我国决定自主研发原子弹,“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回家对妻子说:“往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从此邓老隐姓埋名,与世隔绝26年,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一生。我们民族很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面对艰难困苦依然矢志不渝、甘之如饴,关键在于他们一旦认识到了所从事事业的价值,就能排除万难、笃定前行。现在我们推进工作肯定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只有胸怀“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具备主动担当的自觉、敢于担当的勇气、善于担当的本领,才能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
作者系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19年10月21日第4版
本期编辑:王 雪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学习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