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盛衰之变
2019/11/17 6:29:00 学习时报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百年间,大唐帝国走向全盛,以兼容并蓄、自信博大的胸怀引领世界潮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朝气蓬勃、辉煌灿烂的时代。但是,在盛世光芒的遮掩下,统治者容易忽视对危机的管控,开元年间,各种社会危机也在迅速积聚,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唐朝由盛转衰到覆灭,不过百年。一个经过几代人努力建立的繁盛帝国,毁灭却在旦夕之间,历史的教训极其深刻。
李隆基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神龙元年(705年),李唐旧臣张柬之等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戴中宗复位。然而,中宗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他既不信任这帮旧臣,又害怕老婆韦皇后,还约束不了女儿安乐公主,纵容她们胡作非为,张柬之等拥立功臣惨遭诛戮。景龙四年(710年),安乐公主与韦后合谋,毒杀中宗,韦后打算仿照婆婆武则天当女皇,安乐公主做皇太女。这一切,却给了一旁伺机而起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以可乘之机。
景龙二年(708年),23岁的李隆基兼任潞州别驾(州刺史的副官),为应对严峻的政治斗争,他开始着手准备,招贤纳士,从潞州回京后,带回了这批“材力之士”,并秘密结识了一批御林军中的豪杰。中宗被毒杀后,韦后就开始为登基做准备,兵部侍郎崔日用让宝昌寺里的一个和尚,将这一消息带给李隆基,劝他尽快起事。于是,李隆基抢在韦后称帝之前,发动御林军攻入宫中,杀韦后、安乐公主、武延秀等韦武集团核心人物,与太平公主联手扶持睿宗李旦复皇帝位,李隆基受封为太子。
睿宗本就昏庸无能,倦怠政事,实在不想当这个皇帝,而太平公主是个有野心的人,她觉得睿宗软弱无能,加之在政变中立了功,声望更加突出,便效其母武则天,开始干预政事。凡是皇帝做的决定,都要经过太平公主同意。同时,她还散布李隆基的流言,称“太子非长,不当立”。这样,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顿时尖锐起来。先天元年(712年),太平公主再次造谣陷害李隆基,以“彗星出西方”的天文凶象,故意放出“皇太子当为天子”的舆论,企图在皇帝和太子之间挑拨离间、制造矛盾。谁能想到,李旦竟然决定把皇位让给李隆基来避此“凶兆”。偷鸡不成蚀把米,太平公主不得已发动政变,准备击杀李隆基。李隆基闻讯后,先下手为强,铲除太平公主及其余党,消除这一心腹大患,顺利登上皇位,是为唐玄宗。
自705年中宗复位到713年李隆基接掌皇权,短短八年时间,唐朝发生了七次政变,四易皇位,在权力的神杖下,帝后妃嫔、公主王孙、将相大臣多有惨死。这便是李隆基当上皇帝的历史背景。为了改变李家的弱势地位,再造唐朝伟业,李隆基把年号定为开元,表明重振朝纲的决心,开始了“改中宗之政,依贞观故事”的全方位改革。
开元盛世是怎样由盛转衰的
起初,唐玄宗深知皇位来之不易,倍加珍惜。开元前期的唐玄宗,头脑十分清醒,他接手的是一个外戚专权、夫人干政的烂摊子,要想做个好皇帝,必须处理好人事和政事。在人事上,广开言路,起用了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宰辅之才,如姚崇、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人。
武周、中宗、睿宗时代,不顾百姓负担、财政困顿,大兴佛道,纵欲享乐,奢靡之风日盛。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裁撤了12000余名僧尼,对后妃、百官服饰、乘舆等做了严格规定,并以身作则,一而再、再而三地下令节俭。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玄宗调整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如调整户税和地税、抑制兼并、别停客户等,社会经济很快得到恢复,政府财政充裕,粮仓充实。正如杜工部诗中所言:“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经过这些改革措施,唐朝达到了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成了世人所向往的东方乐土。社会经济的繁荣,推动文化艺术更上台阶,硕果累累,涌现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超一流诗人,书法、音乐、舞蹈、雕刻、塑造等艺术领域也全面开花,将整个盛唐装扮得璀璨夺目。唐都长安成了人间胜地,各国使者和商人往来不绝,鼎盛时期,约有20万外国人居住在长安。这一时期的唐朝,疆域辽阔,物产丰富,经济繁荣,文教昌盛,开元盛世的确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盛唐就像容纳百川的海洋一样博大,但是,风平浪静下,往往暗潮涌动。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开元盛世的好景不长,唐玄宗便陶醉在政绩中难以自拔,开始骄惰怠政,享乐腐化。饱暖思淫欲,唐玄宗过起了荒淫奢侈的生活。开元、天宝年间,后宫宫女增加到四万多人。唐玄宗的风流生活中,本是玄宗儿媳妇的杨贵妃是个关键人物。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死后,遍览宫中佳丽数千人,竟没一人中意。于是,他派人潜搜宫外,“姿色冠代”的儿媳杨氏承蒙召见,玄宗一见倾心,以修道的名义将其安排在宫内的道观中,道号“太真”。没过多久,就“潜引入宫”,“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政事早已被玄宗抛到了九霄云外。每年赏赐给杨贵妃的钱物不计其数,光胭脂费一项,就超过百万。杨贵妃的姐妹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并承恩泽。四方争相向皇帝进贡奇珍,所费动辄千万金,若看到进贡之物被人超过,立即捣毁,重新制作。为此,唐玄宗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称为“检校进食使”,每次水路珍肴数千盘,每盘的价值相当于一个中产之家的家资。
李隆基为何甘愿做那个“叫不醒的人”
除了生活上的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外,唐玄宗还崇尚道术,奉老子李耳为先祖“太上玄元皇帝”,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永享富贵荣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自称梦见了玄元皇帝,便把老子画像迎入兴庆宫。这样,一些奸诈之人便投其所好,说自己也梦见了玄元皇帝,与他谈话,对此,唐玄宗一律给予奖励提拔。周围充斥着一群佞臣宵小,而对刚正不阿的宰相韩休、张九龄罢相,起用诺诺迎合的李林甫,朝政愈加荒废。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先是趋附李林甫,后代替李林甫为相,一人身兼40余职,朝廷内外乌烟瘴气。唐玄宗还宠信宦官。在诛灭韦武集团与太平公主党羽中立下功劳的高力士,被提拔为右监门卫将军、知侍省事,四方奏章都要经手高力士才能呈给唐玄宗,小事高力士便能做主。唐玄宗说,只要高力士值班,我就能睡个安稳觉。
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致使军事形势发生急剧变化,“诸道节度使尽用胡人”,将地方财政权下放给藩将,逐渐形成尾大不掉之藩镇割据局面,朝廷对其渐渐失去控制能力。李林甫为相期间,为了保住相位,重用藩将安禄山等人,加速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藩将生事邀宠,无端挑起军事纠纷与民族矛盾,借机扩充实力,经济矛盾、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中央与地方矛盾等各种矛盾交织到一起,其总爆发便是安史之乱的发生。
天宝十四年冬(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交恶,起兵造反,连同奚、契丹、室韦等各族军队共15万人,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向长安进发。当时海内承平日久,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听说安禄山范阳兵起,举国震惊。叛军所过州县,都望风瓦解。接到安禄山造反的奏报后,唐玄宗仍然认为是那些厌恶安禄山的人造谣,压根儿就不相信,甘做那个“叫不醒的人”。等到长安门户潼关失守的消息传来,整个长安城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和杨国忠、韦见素等近侍从延秋门出逃,行至马嵬坡,官兵们终于忍无可忍,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缢杀杨贵妃。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即位,即唐肃宗,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很快,肃宗得到郭子仪、李光弼等河北节度使的支持,回纥也派来精兵助战,加之叛军内讧,形势日趋明朗,安禄山被杀,长安城收复。李隆基返回长安,居兴庆宫,不再过问政事,整日与旧时宫女、梨园子弟为乐。但是他对杨贵妃仍念念不忘,派人秘密把贵妃的遗体转移到他处安葬,将贵妃画像挂在别殿,整日对画唏嘘。晚年的李隆基郁郁寡欢,于宝应元年四月初五(762年5月3日)去世,终年78岁。
唐朝自此走向下坡路。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19年11月15日第7版
本期编辑:董大伟
识别二维码关注
学习时报微信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学习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