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分几类?“忠”从何来?
2019/11/19 12:24:00 学习时报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绝大部分人所普遍认同的最基本的伦理观念,是关于道德的“最大公约数”。中国传统社会忠和孝的价值观初成于先秦时期,而早于此的周朝代商历史事件,则为这两个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偶然性。小邦周战胜大邑商后,周人要维持统治,就必须笼络商人的宗族长。于是,作为祖先崇拜的基石,不仅周人的宗族以统治者的身份发展起来,而且商人的宗族也被成建制地保存下来。而作为周天子,就不仅是各个诸侯国的领袖,同时也是地位最高和最大的宗族长,于是就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也逐渐形成了忠孝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社会,忠孝核心价值观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推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融合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享孝、追孝和养孝

     与殷商相比,在西周铭文和《诗经》《尚书》等典籍中,孝字不仅在数量上大量增加,而且其内容和含义都丰富了许多。

     享孝。在西周铭文中,孝之所指,基本都是逝去的祖先和父母。享孝的基本逻辑来自于“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古人认为,人莫不饮食,而死后成为鬼神也依然如此。因此,对祖先和父母的享孝,是对其生前所享的奉养之孝的继续,是子孙继续尽孝的具体表现。

     追孝。与享孝相同,追孝的对象也是逝去的祖先和父母,追孝是享孝的继续。周人之孝,主要出于敬仰。敬仰来自于对祖先和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美德的崇敬。因此,在享孝的同时,对祖先和父母就既要追养,又要弘扬祖先和父母的美德。《礼记·坊记》中的“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其追孝的意思也自然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养孝。养孝即是生养,即是在家族长者和父母活着的时候予以奉养。在西周的贵族和庶民中,养孝的含义有所不同。由于贵族的衣食等生活所需可由各自的家臣负责,并无物质上的必然奉养需要,所以,其养孝主要是据以表达敬老尊长之意,所以侧重于养孝之礼而非衣食奉养。而对庶民来说,养孝则无一不指衣食奉养之义,奉养对象也主要为父母。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子辈与父母以血缘相联系,赡养父母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衣食养孝观念的形成,却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周人的宗法制所确定的“亲亲”原则,二是个体家庭经济形式的出现。“亲亲”原则的确定,厘定了血缘亲族内部的亲疏关系,也明确了子辈与父母的亲密关系。而个体家庭成为经济单位特别是成为消费单位时,父对子形成抚养关系,子对父形成养孝关系,从而形成以孝为纽带的紧密父(母)子关系。

     总的看来,西周之孝有以下特点。一是孝的各种含义是按照事死如事生、而非事生如事死的逻辑展开的。这个逻辑关系在后来的《礼记·祭统》中就表达得很清楚了:“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二是西周孝义中的享孝、追孝、养孝,以及所内含的“亲亲”原则,确立了以后孝道发展的基本方向,并被后来的儒家所继承和大力弘扬,直到今天,仍然能够看到它的印迹。比如,笔者于2018年秋赴福建古田学习时,在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写作地,突然看到一处民居的大门上落着白色的横联:“呼天何恃”。一见及此,我马上想到《诗经》中的“无母何恃”,知是此家主人的老母亲过世了。在此交通不便的闭塞深山之中,竟能看到如此,我不禁感慨儒家孝道文化的流风所及和深刻影响。

     忠观念的萌芽

     忠这个字,均不见于现存的甲骨文和铭文,也不见于《尚书》(今文《尚书》)《诗经》《春秋》《仪礼》诸书,因此,有学者据此认为,“作为观念的‘忠’,在春秋以前尚不曾产生”。那么,在西周,忠的观念是否真的就没有一点消息?

     作为观念的忠,我们研究它的起源,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人类的活动总是先有实践,后有对实践的思考和认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观念和理论。二是,春秋时期已出现了忠的观念,它可以证明春秋时期的“有”,不能证明之前的“无”。三是,在春秋时忠的观念已普遍流行,这应是公认的事实,在之前,忠的观念必有一个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如果对此再作更细致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左传·僖公九年》中,也就是公元前651年,荀息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文中的“知无不为”,就是尽心尽职的意思。而此事又见于《国语·晋语二》,因而十分可信。《国语·晋语二》中的“可以利公室,力有所能无不为,忠也”的表述,与知无不为完全是一个意思。

     从思想观念的发展规律来看,作为一种观念,其发展必然是先具体后抽象,先单独成立后与其他观念相联系,然后就是含义日趋丰富和多样,也就是说一种思想观念的产生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从忠来看,忠最早出现的时间为隐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720年,这时去西周只有51年,而且忠字一出现即是“忠信”并举。如果再从与忠并举的情况来看,在《左传》中并举次数最多的就是“忠信”一词,共出现了12次之多,另外还有不少文中并举的情况,即文中虽然没有忠信连用,但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叙述。

     按照以上的事实,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忠在《左传》中第一次出现时,它的尽心尽职的意思就如同一条暗流,一脉相承而下而未曾间断。忠一出现即与信对举,而且这一对举成为之后的主流。这两条能够说明,在忠字第一次出现时,即是一个比较成熟和含义清晰、稳定的观念,在此之前,忠作为单独成立的观念已经存续有时,只是史实缺载而已。按照合理的逻辑推断,忠的观念萌芽于西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文章原标题为《孝观念发展与忠观念萌芽》,刊载于《学习时报》2019年11月18日第3版

     本期编辑:董大伟

    

     识别二维码关注

     学习时报微信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学习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