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科普】春节过后别喝酒了!酒精会破坏干细胞DNA,增加患癌风险!
2023/1/31 17:00:00 沈阳细胞中心

都说“小酌怡情,大饮伤身”。也有人说,每天一杯红酒甚至益寿还延年。虽然脱离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但在喝酒这件事上真的没商量。酒在中国人的心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似乎中国人骨子里就存在着酒文化:亲朋欢聚,就是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醉方休!
所以春节七天假,很多人是“醉”心于久别重逢的欢乐中,更不用说疫情三年,一朝放开,大家High起来难免要喝上一杯。
真的是这样吗?喝酒真的是“小酌怡情,大饮伤身”?
其实,你摄入的每一滴酒精都可能在增加你的患癌风险!
01
酒精能加剧造血干细胞
的DNA不稳定性
2018年,有着“诺贝尔奖孵化器”之称的剑桥分子生物学研究所MRC实验室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动物模型,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酒精和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导致DNA双链断裂,导致染色体重排,并永久地改变DNA序列。
随之而来的就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的DNA,诱发突变,会有致癌风险!

在细胞线粒体中,有一种名为乙醛脱氢酶2(ALDH2)的基因,这种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将乙醛有效地氧化成乙酸酸。当它存在时,动物体内的乙醛含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使乙醛对DNA的影响降到最低。相反,当这种蛋白缺失时,更容易展现出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健康的影响。
02
酒精对造血干细胞
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研究人员发现,造血干细胞在受损DNA的影响下,活性出现了显著降低。用研究人员的话说,这些“造血干细胞在功能上严重受损,并和衰老的造血干细胞有着类似的特点”。
这些异常会被传递到无数源自这些造血干细胞的血细胞中。当这些在人体中承担重要生理作用的血细胞出现异常,人又怎么健康得了呢?
这项在线发表在顶尖学术刊物《自然》上的研究成功揭示了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如何在体内对干细胞的基因组造成损伤,也有力地支持了饮酒伤身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中被敲除的ALDH2基因,在全球5.4亿人的体内原本就带着突变,无法顺利清除乙醛。
亚洲人在这5.4亿人中占了不少,自然也包括中国人——我们身边许多人喝酒会脸红,就是乙醛代谢能力不足的表现。这些喝酒上脸的朋友,也更容易在酒精代谢产物乙醛的影响下,出现DNA损伤,导致血液疾病,甚至是癌症。
但这不代表喝酒不上脸,就能随便喝。研究说明了酒精代谢不足能导致相关的DNA受损风险变高,引起特定癌症。但有一点也很重要,需要记住。酒精清除和DNA修复系统不是完美的。即便是在这些防御机制完整的人里,酒精依然能以多种方式导致癌症。
03
中国人喝酒更容易致癌
北京大学联合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癌症杂志》" IJC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lcoholmetabolism genes and risks of site-specific cancers in Chineseadults:An11-year prospectivestudy "的研究论文,分析了中国人基因突变低酒精摄入量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即使少量喝酒,也可以直接导致多种癌症发生,并且这些风险会在乙醛脱氢酶缺陷人群中进一步增加。

众所周知,酒精与一系列肿瘤有关,包括乳腺癌、肠癌、口腔癌、咽喉癌和肝癌等。牛津大学的早期研究表明,从不喝酒或只是偶尔喝一口的人患某些特定性肿瘤的可能性要低31%。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追踪了中国CKB数据库中的512726名中国男性和女性,平均时间长达11年。使用了一种新颖的方法,研究了与低酒精摄入量相关的两种基因突变(ALDH2和ADH1B),这两种突变在中国和东亚人群中很常见,经常作为酒精摄入量的代表,属于天生遗传因素,独立于其他生活方式因素。
数据分析发现,携带一到两个ADH1B的男性患癌症的可能性降低13%-25%。尤其是与酒精相关的特定癌症,如头部、颈部和食道的肿瘤。此外,携带两个ALDH2的男性很少喝酒,整体患癌症的风险降低了14%,患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肝癌的风险降低了31%。
04
这十类人喝酒尤需谨慎
1.肝炎病患者。酒精会抑制和毒害肝功能。
2.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酒精摄入过量会使血管扩张,血压升高等。
3.痔疮患者。加重病情。
4.眼病患者。如近视眼、青光眼等。
5.尿路结石患者。啤酒含可促使尿路结石发生的钙、草酸及鸟核苷酸等成分。
6. 痛风患者。酒精本身就是引发痛风的高风险因素。
7. 骨质疏松患者。酒精会抑制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
8.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9. 妊娠期妇女。
10. 哺乳期妇女。
酒精当然可以带来愉悦,但你喝下的每一口酒,都在增加你的得病甚至患癌的风险。在这里,我们也呼吁各位,为了自己和家人着想,要学会拒绝喝酒。因为你摄入的每一滴酒精都可能对身体的干细胞造成不可逆的遗传损伤!都可能增加你的患癌风险!
来源:细胞世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沈阳细胞中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