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血管健康日:扒一扒坏胆固醇这个沉默的杀手
2016/5/18 数字健康网

    

    今天是第六届“5·18血管健康日”。由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项目组、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的第六届“5·18血管健康日”宣布,今年的年度主题为“管好胆固醇,对心梗脑梗说不”。

     来自心血管、脑血管和糖尿病三大治疗领域的专家向公众呼吁:胆固醇是心梗、脑梗要重要的危险因素,更要及早实施干预,保护血管健康,增添生命活力。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2.9亿人,居中国所有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首位。然而公众对于血脂、胆固醇的认识远远不足。

     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关关于血脂、胆固醇那些事儿

    

    

    

    胆固醇也分“好坏”。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硬化,因而被称为“坏胆固醇”。

     “坏胆固醇”危害极大,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时,会使血液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生命。

    

    

    

     “坏胆固醇”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不断破坏着血管的健康,但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发生心梗脑梗为时已晚。

    

    

     血管,这些深藏在我们体内的组织,一旦它们开始“老化”,就可能导致全身各个系统和脏器随之衰退。可以说,血管一老,全身自然就跟着老了!

    

    不少年轻人认为,胆固醇血症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长期睡眠不足、压力大、精神紧张、吃饭不规律和缺乏运动等诸多因素侵蚀着年轻人的心血管健康。

     防心梗脑梗6项建议须牢记在今年的第六届“5·18血管健康日”,专家也特别提出“防心梗脑梗6项建议”:1.胆固醇是心梗脑梗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切记:70%以上的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胆固醇可不完全是吃出来的!

     2.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知晓自己的坏胆固醇(LDL-c)数值!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一次血脂(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

     3.不同人群(健康人群、高血压人群、糖尿病人群、冠心病人群、心梗人群等)各自对应的坏胆固醇(LDL-c)的控制目标值是不一样的,血脂化验单只显示健康人群的坏胆固醇目标值,非健康人群的目标值应当更低。

     4.胆固醇异常的患者,请遵医嘱,该治疗的要积极治疗。

     5.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疾病患者,请遵医嘱,坚持长期、充分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以预防心梗脑梗的复发。

     6.伴有血脂异常的糖尿病人群和高血压人群,为了防范发生心梗和脑梗,应积极予以胆固醇的管理干预和治疗。

     小知识:我国为什么将5月18日定为血管健康日血管健康日是每年的5月18日。“5·18”源于一个指标值:5.18毫摩尔/升,即正常人血液内总胆固醇异常的临界值。人体是由血管组成的,血管健康决定人的寿命。而由胆固醇沉积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威胁血管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将5月18日设为“血管健康日”,就是希望唤起大众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害的认识,从了解胆固醇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开始,主动去管理血管健康,提高血管健康水平,降低心梗、中风、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数字健康APP新版上线了,是专业的医生社交和精准医患对接平台。实名认证后,即时实现上门问诊、在线问诊、图文问诊、家庭医生护士陪诊陪护等服务功能。马上扫描、识别二维码升级吧。

     数字健康app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数字健康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