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要来了“聪明药”火了 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药误
2016/5/19 数字健康网

    

    大家都知道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近日看到朋友圈有文章宣传称,“聪明药”可以“提升认知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不少家长通过网购或托人代购“聪明药”助孩子一臂之力。“聪明药”是到底什么呢?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

    

     “聪明药”真的存在吗?据了解,目前所说的“聪明药”主要指莫达非尼和利他林两种药物,用于对抑郁症、持发性嗜睡和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

     相关医学专家表示,“利他林”目前只适用于多动症患儿,因为患了多动症之后,会有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等临床特点,服用“利他林”,能促使神经细胞释放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从而增加神经介质的浓度,使患儿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集中了,小动作减少了,相对于之前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从而给人一种“服了药后变聪明”的错觉。

     朋友圈热议“聪明药”介绍“聪明药”的文章出现在微信朋友圈里,引起了很多高考生和中考生家长的热议。小编看到,朋友圈里介绍的“聪明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聪明茶”“提神醒脑丸”等中草药保健品,主要成分包含“红景天”“鱼油”“银杏”等;

     另外一类则是从海外代购的西药,文章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的大学生为了提高成绩都在使用,甚至有些工程师和科学家也在服用。

     宣传“聪明药”的网上文章还引用韩国媒体的报道称,在韩国首尔江南区,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提高成绩,给孩子注射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84元)一针的“聪明针”。“只要这种药能帮孩子提高高考成绩,哪怕就提高三五分,别说是684元,就是6840元我们也买,但就怕孩子用了之后有副作用。”很多家长表示,对这种“聪明药”的药效和副作用不了解,不敢轻易给孩子购买服用。

     医生:长期服用“聪明药”会导致神经过敏、头疼等症状一位三甲综合性医院的神经科医生说,确实有不少白领、考生家长到医院要求开利他林、莫达非尼这类“聪明药”,但医院一般不轻易开这类药。因为这些药都是处方药,必须要通过医生的处方才能拿到,个人是无法在药店购买的。而且,开药时医生必须要下诊断,而此类药物多为用于治疗抑郁症等。

     医生表示,“此‘聪明’非‘彼聪明’,健康人群根本不适合服用‘利他林’,服用后不仅不会‘变聪明’,还可能产生很大的副作用。目前并没有有力的研究能证明吃了这类药物会变聪明,更多的是适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正常人短期服用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一旦长期服用这两种药物就会出现神经过敏、焦虑、头疼、失眠等症状,甚至更严重的会出现神经错乱的情况。

     为什么处方药之“聪明药”会在网上如此火?1.“聪明药”根据其具有能使精神高度集中、短期记忆力明显提高的特点,抓住了家长们对孩子的爱之深切、渴望助孩子一臂之力的心理。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正是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结,才让“聪明药”在滋生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2.“聪明药”属于医院的处方药,没有医生的处方开具,任何“聪明药”的购买与兜售都是非法的。而不少家长通过网购或代购的方式获得“聪明药”,恰恰说明了网络监管不利所致。正是由于网络监管的疏忽,才使得“聪明药”拥有得以泛滥的市场。

     小编提醒各位家长,把药物当作保健品的做法很不科学。在高考这个非常时期,考生更切忌乱服药,无病吃药反而会吃出病来。考前,家长应当从饮食结构入手,为孩子选择科学的食谱,从而达到补充营养、增强孩子精力的效果。

    

     数字健康APP新版上线了,是专业的医生社交和精准医患对接平台。实名认证后,即时实现上门问诊、在线问诊、图文问诊、家庭医生护士陪诊陪护等服务功能。马上扫描、识别二维码升级吧。数字健康APP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数字健康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