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迁就也是病 “不”字很难说出口吗
2016/6/10 数字健康网

    

    


     什么是“取悦症”“取悦症”患者,他们总是希望让别人过得开心,一味取悦、迁就,实质上是为了避免人际冲突,不惜牺牲自己的快乐甚至健康。精神心理专家指出,取悦症不是精神疾病,跟强迫、成瘾问题有点像,会让患者很吃亏,特别是女性容易被人占便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法后,取悦症患者需要学会说“不”和喊“停”,多为自己着想。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行为科副主任医师王德民表示,取悦症是很难界定的心理障碍,并不是精神病学上的正式诊断。患者有一些强迫自己取悦于别人的行为模式,但跟强迫症不一样,也不属于人格障碍,反而有点类似成瘾的表现。他们的内心并不快乐,虽然知道一味取悦、迁就别人是不好的,但依然克服不了自己扭曲的认知以及行为的模式——担心发生冲突得罪别人,就用取悦、迁就的方式换取别人的好感,“这往往是在幼年逐渐形成的。”

     取悦症以女性多见。王德民表示,一些女性患者遇到图谋不轨的人也习惯迁就,结果容易被人占便宜。少数男性也有取悦症,导致人际交往受挫,甚至影响到个人的事业发展。“老好人”看似人缘不错,但一味取悦是不正常的,容易被人利用,例如受到别人的欺凌。

     有一位30岁的市场营销人员自称从小就是取悦症的典型患者。无论有多忙,她总要抽出时间接听朋友们的情感求助电话。这种陪聊服务几乎是“全天候”的,她从来不会说“晚些时候给你打回去”,结果搞得自己筋疲力尽。

     取悦症又称“看管人性格紊乱症”,患者总是优先考虑别人的需要,整天当“老好人”,结果忽略、委屈了自己,无端承受了许多压力。有的人还出现头痛、失眠、胃口差等身体生理症状。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一书作者哈丽雅特·布莱克博士认为,取悦症患者不仅是“老好人”那么简单,他们对别人的要求明明想说“不”,却说不出口,结果全都答应下来,就像上了瘾,无法控制自己。这是因为他们害怕别人生气,彼此就会发生冲突,就迫使自己表现出友好的样子,从而取悦别人。这些“老好人”的笑脸背后,往往隐藏着愤恨。

     应该如何应对“取悦症”1、应该首先专注于理解和纠正取悦于人的心态。2、把努力的重点放在理解和打破取悦于人的习惯上。3、学会表达愤怒。4、练习说“不”的能力。5、最后,要知道今天我能为自己做什么?

     美国身心医学专家爱丽丝·多马博士认为,患有取悦症的女性要想清楚自己的需要,然后看看谁能帮助你满足需要,你又能满足自己的哪些需要。她认为女性需要像男性那样思考——很多人以为女性的角色就是照顾别人,但现在大多数女性都出去上班,自己缺乏照顾,如果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女性如何能做好妻子、女儿、母亲等角色?她建议患者每天早上醒来后花30秒的时间思考:今天我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可以是花时间读读网络笑话,也可以给自己买些好吃的水果,这会让你一整天都好过许多。在感到沮丧时,例如孩子闹脾气、开车被堵在路上,可以缓慢地深呼吸几次,能够缓解紧张的心情。

    

    “数字健康”APP,全球首家医生工作室进驻平台。即日起至6月30日,凡在平台认证通过的医生,都可获得“58元”注册红包!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数字健康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