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医疗发展趋势,数字健康网打造立体化布局
2016/7/16 数字健康网

晚上19点,林女士因为5岁儿子突然感冒,一时拿不定主意该给孩子吃啥药,便下载了一款在线问诊APP,那是一个24小时都能在线问诊的移动医疗软件,通过上传儿子图片,线上与医生交流儿子的症状,医生给出了临时药方,最后,林女士通过该平台的“闪送”服务拿到了儿子吃的药。林女士称,这款APP年初时下载过,当时是为母亲咨询糖尿病的相关问题,但之后因为不常使用,为了节省手机内存空间就卸载了,这次儿子在夜间生病又重新下载使用。
像林女士这样下载又卸载移动医疗APP的用户有很多,对于一个低频的应用,据相关机构的数据调查显示,用户一年使用移动医疗APP的频率仅为2-3次。原因很简单,对于这些轻微病情的患者而言,如同林女士一样,一年发生的几率很少,而对于那些重度病患者,最终的治疗仍然是在三甲医院。因此,在庞大的医疗领域,移动医疗还无法进入进入医院高墙。目前,对于投资者看重,创业公司绞尽脑汁在思考的事情是,如何留住用户,如何让用户产生持续的黏性。
大量僵尸用户、僵尸医生一份易观智库的2015年4月-12月中国移动医疗各细分领域APP人均单日启动次数的数据显示,排名前列的移动医疗APP中,医生、用户重复注册率非常高,僵尸医生和僵尸用户众多。
目前,为了来增加用户的黏性,移动医疗APP上出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功能。例如“数字健康”APP开通群聊功能,用户可以组建适合自己的圈子,无论是闲聊的还是学术的,开通之后邀请感兴趣的用户加入,共同分享信息。通过聊天室的运营,可以增加用户的操作。
从颠覆到做医疗服务的补位者从今年几大主流的移动医疗APP应用上看到,很多此前定位在综合类的医疗服务平台,开始细化,例如重点向慢性病患者进行转移。因此,用户发现,一些与线下医院结合的复诊、康复、院后管理、保险医疗等服务都悄然上线在各大移动个医疗APP上。
如今一部分的移动医疗企业瞄准了细分市场,将目标从大医院专家转移到基层医疗。近年来,慢性病正在成为我国居民头号健康威胁,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基层,慢性病的知晓率、诊断率不高,即使被诊断出来治疗率、控制率也很低。因此,针对基层的慢性病有效管理是国家面临的挑战之一。而根据有关数据预测,到2020年县级医疗市场规模能够达到整个医疗市场的40%。如何提高基层公众对慢病的认知、让基层医疗机构承担起慢性病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的利用医疗资源等成为慢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基层医疗将成为移动医疗的下一个风向口,因此首家医生进驻的平台“数字健康”APP瞄准这样的时机,定位为健康服务的电商平台,为广大基层社区医院、诊所的医生服务,提供患者挂号预约、在线问诊、患教等功能。重心放在基层医疗,是为了将边缘医生资源集中起来,响应分级诊疗的号召,一定程度上可满足慢性病患者、社区病患者等群体的首诊需求。
数字健康APP新版本即将上线,欢迎下载体验。拥抱互联网医疗新时代,更多精彩尽在数字健康APP!

“数字健康”APP,全球首家医生工作室进驻平台。即日起至8月31日,凡在平台认证通过的医生,都可获得“58元”注册红包!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数字健康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