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过妓女、中途婚变,却让杜月笙敬她三分、周总理热情接见,这才是一个高贵女人应有的模样
2017/3/7 股票投资论坛

    

    


     转自:国馆(ID:guoguan5000)

     在上海繁华的市中心,坐落着充满传奇,享誉海内外的锦江饭店。

     说它传奇,不仅仅是因为它历史悠久,和杜月笙、尼赫鲁等众多的历史风云人物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见证了上海一个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创立人,董竹君女士传奇的一生。

     卖身青楼做妓女的时候,她只有13岁

     1900年,清政府腐朽到骨髓,新生力量还未成型,一个烂到不能再烂,黑到不能再黑的时代。

     董竹君就出生在这黎明前的黑暗里。

     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给别人洗锅刷碗的佣人。“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如此一个家庭,在这乱世,活得连狗都不如。因为营养不良,董竹君的弟弟和妹妹先后夭折。

     好不容易成长到13岁,父亲又负了伤。为了免遭饿死,父母只好将她卖给了青楼,换回300大洋。因为年纪尚小,双方约定小董竹君只能卖艺,不能卖身,期限为三年。

     没想到的是,董竹君天生了一副好嗓门。玉口一开,沁魂销骨。很快就成了老鸨手里一棵摇钱树。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董竹君慢慢发育。初来的小女童,渐渐出落得亭亭玉立。慕名而来的那些使钱的大爷、公子们,看着初长成的董竹君,就如饿狗见了肉骨头,心里生出了无限的遐想,眼里流露着无耻的欲望,嘴角挂着哈喇子。

     他们去缠磨老鸨。而老鸨也正要寻个计策,把董竹君永远拴在身边。从此以后,老鸨威逼利诱,用尽手段,一心只要让董竹君破了身子,永远堕入红尘。而董竹君誓死不从。

     既有现实的无奈,又有无限的诱惑。而董竹君只是守身如玉,守心如初。相比而下,那些衣食无忧的人,却总是做出诸多尴尬的事,还要做出一副楚楚可怜,无可奈何委屈样来。

     董竹君明白,锦衣玉食、灯红酒绿都是一时之欢。而自由与独立,才是人生永恒的财富。撒手很容易,再要捡回来,可就难了。

    

    


     ▲ 1913年董竹君进入长三堂子不久照的,这也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照相。

     遇到了真命天子,她却拒绝被赎身

     辛亥革命爆发,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董竹君的命运。

     川军总司令、副都督夏之时来到了上海。为了行动方便,他们经常在青楼里碰头,商议军国大事。如此一来二去,夏之时和董竹君相识了。

     一个是含苞待放的青春少女,情愫初生;一个是激情四射的革命英雄,风华正茂。

     后来董竹君回忆这段时光时说:“我对镜自照,暗自欢喜,自觉相貌配得上爱国英雄。”小鹿乱撞,芳心暗许。

    

     一天,董竹君听到老鸨正在和别人商议,要想个办法,设计让她破了处子之身。

     再次见到夏之时的时候,董竹君忍不住抱着他大哭一场。夏之时当下决定要为董竹君赎身。

     但是,她拒绝了。她说:

     “我又不是什么物件。万一哪天你不高兴了,就说我是你花钱买的。我可受不了!”

     董竹君问夏之时是否对自己是真心,得到肯定回答之后。两人约法三章:

     第一, 不做小老婆;

     第二, 要去日本读书;

     第三, 结婚后,夏之时管理国家大事,董竹君主理家务。

     计议已定,董竹君设计将守卫灌醉,只身逃出了青楼。夏之时履行前约,两人结婚,旅居日本。这时,夏之时27岁,董竹君15岁。

     董竹君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转身:由妓女成了督军夫人。

    

     当“求包养”成为一种时尚,当有人千方百计要以肯不肯为自己花钱来试探彼此的真心,堕入红尘中的董竹君却拒绝夏之时为自己赎身。这不仅足以让人侧目,也不符合广为流传的才子佳人的逻辑。

     豆蔻年华,情窦初开。在懵懂的年纪,小女孩最容易在爱中迷失。董竹君却自有主张。

     她也爱,爱得无所顾忌,爱得不能自已。所以,她要让这份爱完美无瑕。而在一份爱中保持一个完整的自己,没有比这更完美的了。保持完整的前提就是独立。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少有人真正明白其中的逻辑:有完整的自由,才有完美的爱情。

     该隐忍时隐忍

     刚结婚在日本的日子,应该是董竹君和夏之时一起走过的时光中,最为甜蜜和烂漫的。那时候,两个人对望一眼,什么都不说,也是满心欢喜。

     好的时光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溜走。身在其中时无所察觉,日后回首则满心恐慌。只恨不能手拘一抔,揣在胸口好生珍藏。

     随着时局的变化,夏之时不得不回到中国,回到四川。而董竹君也不得不去面对那个关系错综复杂,思想封建守旧的婆家。

     新媳妇儿刚进家门,婆婆就找到儿子说:

     “她一个青楼卖唱的,只配做一个姨太太。嫁给我们这样的大户人家算怎么回事?你赶紧去给我娶个正室。”

     而对董竹君本人,无论公婆,还是哥嫂、舅姑,更是百般刁难。

     董竹君本来就生得一生傲骨,又在日本系统吸收了新潮思想,加上又是一个确实有本事的人。如何能受得了这委屈和窝囊气?

     然而,她却偏偏是百般隐忍。从洒扫浣洗,煮饭作羹,到管理账目,操持家业,无所不勤,无所不精。终于,靠自己的本事,赢得了公婆一家人的肯定。不仅仅完全接纳了这个儿媳妇,还特意为她重新举办了隆重的传统婚礼。

     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上海滩风云人物杜月笙曾有一言:“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董竹君当是响当当的一等人。

    

     该倔强时倔强

     只可惜好景不长。

     随着夏之时仕途的不顺,他变得意志消沉,脾气暴躁,沉迷于赌博,吸大烟。曾经那个激情昂扬、风度翩翩的热血英雄,永远成了董竹君心中的一抹回忆。面对无数次辱骂和家暴之后,董竹君不再隐忍。两人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

     即使身为辛亥革命的高级将领,推翻清政府封建统治的先锋,夏之时的观念里重男轻女等腐朽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他轻视自己的女儿,对她们漠不关心,甚至肆意辱骂。

     曾经四女儿夏国璋因为腰椎病而化脓,一只脚肿得跟水桶一般。董竹君日夜陪护在病床边。而就在此时,另外一个女儿又不慎从楼梯跌落,昏迷不醒。董竹君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为女儿求医问药,而作为父亲的夏之时,此时却正在赌桌上厮杀。

    

     ▲ 1914—1918年在日本留学期间与大女儿国琼。

     由于时局动荡,后来董竹君一家迁居上海。

     有一次,夏之时撞到自己的女儿和男同学在一起说话,玩耍,勃然大怒,开口大骂:

     “不知羞耻!都是你妈没管教你们!我给你一条绳子或一把刀,你去死了算了!”

     架吵多了,心就凉了。两个曾经如此相爱的人,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两人又吵得不可开交。看到丈夫冲进厨房,拿着菜刀扑向自己的那一刻,董竹君彻底绝望、心死了。她提出了离婚。

     面对董竹君的离婚要求,夏之时报以嘲笑。他说:

     “我们来个君子协定。暂不离婚,分居五年。在这五年里,你要是带着女儿没在上海饿死,我就把手掌里的肉给你煎鱼吃。”

     在夏之时的眼里,董竹君离开了自己,无论如何是无法生存的。董竹君提出离婚,无疑就是个笑话。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诺大的一个上海立足,谈何容易。何况是在乱世。董竹君一个弱女子,还带着四个嗷嗷待哺的女儿,更是艰难。但是,董竹君义无反顾。

     在五年的时间里,夏之时多次给董竹君写信:

     “你若是想回来,随时都可以。如果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是可以改的。”

     不是不想有个依靠,也不是不动心。但是,经过太多次的失望,乃至绝望。董竹君劝自己要保持清醒。她明白,以前的日子,是无论如何回不去了。

     既然不想依靠别人,就只能靠自己。然而,在那个昏乱的年代,活着已然是一种奢侈。董竹君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战火中灰飞烟灭。董竹君先是典当了自己的衣服、首饰,最后将大女儿心爱的大提琴也典当了。加上父母病的病,死的死。

     她的生活,几乎陷入了绝境。

    

     ▲ 夏之时与董竹君全家福

     五年以后,夏之时如约来到上海。董竹君和女儿们没有饿死。但也仅仅是没有饿死而已。

     看到董竹君所处的窘境,夏之时本来以为她不会再坚持离婚。然而,他错了。董竹君坚持自己的选择。

     夏之时双眼含泪,苦苦哀求:

     “真么多年的夫妻感情,你真的要一笔勾销吗?”

     不是太决绝,而是担心两个人继续在一起生活,将会连美好的回忆也无法留存了。

     在上海立足的艰辛与无奈,四个孩子需要父爱……有太多委曲求全的理由。但是董竹君一个理由都没给自己。她要独立而高傲地活着。上一次从妓院出逃,她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夏之时的居所。等待着她的是一个崭新的未来。

     她在自传里如此写道:

     “一直被束缚在身心上的什么东西全部解除了!能向天空飞翔似的浑身轻松,乐开了花一样。这是我第一次对自由的体会,永难忘怀!”

     然而这一次出走,却是前途莫测。她的心也是无比沉重。但是,她要自由,她要独立。她还是毅然决然迈出了脚步。

    

     ▲ 1931年第一次从上海去菲律宾,为在上海创办的群益纱管厂招股。

     “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从妓女到督军夫人,又离婚。这在当时无疑是最惹眼的八卦,各家报纸争相报道。董竹君的事迹早已传遍大街小巷。

     很多人敬佩她的勇气,也同情她的处境。四川人李崇高一次到上海买办军务,慕名拜访了董竹君,并借给她两千块钱。董竹君以此为资本,创办了锦江饭店的前身:锦江小餐。

     从此,董竹君的人生再一次发生了逆转。

    

     ▲ 1935年创办上海锦江川菜馆

     凭借自己的名声与过硬的品质,锦江小餐生意兴隆。就连当时名动一时的杜月笙、黄金荣,以及很多政府要员,都是董竹君的座上常客。杜月笙更是资助董竹君将饭店的规模进行了扩大。

     不仅如此,锦江饭店还为上海地下党的活动提供了很多方便。也正是如此,建国以后,锦江饭店顺理成章成了接待到访国际友人、政府首脑的首选场所。

     锦江饭店,就如它的主人,既名声在外,又神秘莫测。

    

     ▲ 现锦江饭店。

    

     ▲ 1951年北京全国政协会议董竹君(左一)。

     在特殊的十年岁月里,年近古稀的董竹君曾经两次入狱。然而,她依然倔强。

     她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刷两遍马桶,在狭小的屋子里来回小跑若干圈。她还在枕边放着一块香皂,每天睡觉之前都要闻一闻,带着一丝香味进入梦乡。

     70岁生日的时候,她在监狱里默默地祝自己生日快乐,并吟诗一首:

     辰逢七十古稀年,身陷囹圄罪何见。

     青松不畏寒霜雪,巍然挺立天地间。

     在艰苦的牢狱生活面前,她依然要如此保持独立,活出自己的模样。

     1997年,董竹君逝世,享年97岁。在临死之前,她在自我传记——《我的一个世纪》里写道:

     “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 1996年在北京董宅与《世纪人生》电视剧制片人谢晋会晤

     董竹君的一生,在她度过的每一秒里,在她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中,都藏着“独立”两个字。

     也许,我们活着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也无法改变别人。但是,我们能够选择保持独立。独立,是我们行走在大地上的一只脚。有了独立,就能确保我们以站立的姿态活着。

     很多女人都希望自己被像王一样宠着。她们漂亮、性感,撒娇,耍心机。而董竹君却选择了独立生活。所以,她活成了真正的王的模样。高高在上,俾睨群雄。

    

     ▲ 董竹君(1900-1997)一个世纪的传奇

     延伸阅读:

     董竹君:对于爱,宁可有憾也要保持独立

     文 | 江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年少时读裴多菲这首诗,甚是惘然。随着年岁增长,对自由的诉求尤为注重。对于现世“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价值观甚是不解。

     民国女子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在动乱年代里始终努力维持自己的独立、自由和尊严。对于爱,在婚姻面前,她也不曾妥协。

     97高龄的董竹君接受记者采访,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这一生对人生坎坷没有怨言,只是对爱有点遗憾。

     在她晚年自传《我的一个世纪》中看到,她的祖籍和我外婆同乡且同村,董父和我外婆原本同姓东,后来才改为董。但我外婆并不知道董竹君这个人,大概是董竹君从小跟随父母生活于上海的缘故。年幼聪明,生的漂亮,别人喊她为小西施。

     贫穷与父亲的疾病,改变了小西施的人生道路,促使她从私塾走向灯红酒绿的青楼。

    

     看过董竹君第一张照片。那年,她十四岁,端午节前后。照片中的少女身穿黑纱透花夹衣裤,剪刀式刘海,戴着碧绿翠玉耳环。穿着打扮都属当时最流行。人如其名,亭亭玉立,眉眼神色里皆是清秀俊逸。生存所迫,及笄少女从此沦为卖唱的董小姐。

     因为貌美,又会弹唱,董竹君一去就红,天天都有唱不完的戏,赚不完的钱,受不完的罪。

     她在这里遇到救国英雄夏之时。身材高壮,肤色白润,额宽,眉目清秀,两目炯炯有神,姿态英俊,性格豪放——这是当时在董小姐眼中的夏英雄。

     英雄爱美人,美人爱英雄。她对镜自照,暗自喜欢,自觉相貌配得上爱国英雄。

     董竹君在夏之时身上看到逃脱妓院的契机,同时她又是独立要强的。14岁的董竹君拒绝了夏之时为她交付赎身费。在她看来,如果夏之时出了这笔钱,自己就是对方买回的东西,没有尊严可言。于是,她倔强地重回妓院,把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全部归还妓院,清清白白,一身素衣,逃离这个火坑。在她所有照片中,看不到一点点珠光宝气,如同竹,朴质而清雅。

    

     辛亥革命失败,夏之时成为袁世凯的缉拿罪犯。如此情形下,两人风雨同舟,在法租界的日本旅馆内完婚。那年,夏之时27岁,董竹君15岁。

     董竹君没有被爱冲昏头脑,也不像现在很多女性那样愿意为爱做到无怨无悔无条件。对于婚姻,她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不做小老婆;第二,婚后去日本留学;第三,回国后组织一个好家庭。对此,夏之时全然答应。

     关于这次出逃,董竹君在自传中有这样的表述:一直被束缚在身心上的什么东西全部解除了!能向天空飞翔似的浑身轻松,乐开了花一样。这是我第一次对自由的体会,永难忘怀!

     在日本期间,因为董竹君长得太漂亮,夏之时对此很不放心,专门聘请了老师到家中教学,让董竹君读完女子师范高等学校的理科课程。通过此次留学,加上董竹君自身的聪明好学,她的才学在此期间获得很大提升。

    

     和很多夫妻一样,各种问题在婚后凸显出来。

     夏之时这个男人,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完美,他俩志趣不投,他也无法理解她对文艺音乐的爱好和追求。有一次,董竹君耳边传来凄美的尺八演奏声,便站到窗口用心聆听,却遭来夏之时含有醋意的冷嘲热讽。还有一次,董竹君用七弦琴练习《平沙落雁》,夏之时上来讲道,弹好了又怎样。

     曾经器宇轩昂的辛亥革命元勋夏之时,官场失意,下野后意志消沉,沉湎于麻将和大烟,以栽花种竹养马喂鸟打发时日。这实在不是董竹君想看到的,与当年的爱国英雄之形象相去甚远。为改变丈夫的情绪,董竹君特地在住房对面建造书房,借此希望他多购买些新书阅读,像当初对方鼓励她那样。事实上,他仅仅在书房摆满书画古董,太过自负,听不进妻子的苦心规劝。

     两个人,情趣不相投,对事物的见解又不同,没有共同语言,对方又不听规劝,继续生活在一起也了无意思。

     她不愿再在没有理解和体贴的家庭里当牛做马,不要再做冠冕堂皇的都督夫人。董竹君毅然摒弃了在别人看来荣华富贵的生活,摆脱了家庭束缚。这是她第二次为自由和独立逃脱。

     这次出走,轰动整个成都。八卦新闻写有这样的标题:夏之时家中难都督,将军街出走女娜拉。

     夏之时从四川来上海交谈。这个男人从淫威逼问到以情动人,最终都没有让董竹君“回心转意”。她未尝没有给机会和劝导,对方没有珍惜罢了。从不贪慕虚荣的她是如此理智清醒。对不起,一旦我滚出去,就不会再滚回你的封建家庭了。

     夏之时始终不信任自己的女人,看不到她的能耐。临别,他撂下一句话:你若混得出来,我就以手掌心煎鱼给你吃。

    

     董竹君不愧是董竹君,在那个战乱年代,独自带四个孩子,摸爬滚打,经历多次创业失败。先后创办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之后合并为大名鼎鼎的锦江饭店,解放后献给国家。上海帮派老大杜月笙都是她的座上客。

     杜月笙非常赏识这位创业成功的单身母亲。他本打算建东亚地区最大的娱乐场所,由董竹君来组织,后来因为抗战爆发而搁浅这个计划。据锦江某位老职员回忆,董先生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她只要眼睛一睁开,就在动脑筋。

     董竹君活得匆忙,从容,始终雅致,一如姓名中的“竹”字。她中年以后的照片,温婉知性,朴质无华中透出几分清雅。

     锦江创办期间,为了躲避日本的威逼利诱,她带着女儿出走菲律宾,却在异国他乡遭遇太平洋战争。即便在流离失所的逃难中,她依然教导女儿,要穿得干干净净,略施粉黛。这并非是她出于对外表肤浅追求,而是深知,这个国家存在尊重有钱妇女的传统。她的这一机智灼见确实让母女逃脱困囿——有一位绅士主动邀请她们搭他车子离开战乱之地。

     董竹君被誉为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不同时期,她身体力行,鼓励女子应该获得人格的自由和独立。创办锦江茶室期间,招聘的服务员清一色是女性,因为她想借助自己的小小权利和觉醒,倡导女性独立,首先就是经济上的独立。

     至于爱情,还有婚姻,自从董竹君从成都府出走上海之后,先是和夏之时分居五年,终究还是结束了两人二十年的婚姻,没有再嫁。

     在董先生北京的寓所床头,一直放着夏之时的相片。

     解放初期,全国一片混乱。曾经的救国英雄夏之时死于农民协会的枪口下,比较冤枉。

     我在想,如果夏之时能够安然终老,两人多年后相遇,他应当红着脸,用手掌心煎鱼给董竹君吃的。

     | 作者:江徐「下一站(ID:nexthopescom)」专栏作者, 生活于长江边的女子,喜静,酷爱写文,现就职于品牌策划公司。个人微信公众号:江徐的自留地(ID:jiangxv08),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版权声明: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股票投资论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