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火罐和现代抽气罐的优缺点
2020/8/19 13:13:05 中医学友会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拔罐早已不再是仅仅使用玻璃火罐、闪火等手段了。还可以使用真空抽气罐进行治疗,两者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中医拔罐不一定非要用火罐。
提到拔罐,很多人会想到传统的火罐,因为传统火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代更是有‘角法(拔罐疗法)科’的出现,即那时就有‘拔罐专科医生’专门使用拔罐再为患者治病了,说明当时的医生已经十分重视拔罐疗法,患者也乐于接受此疗法。
拔罐又名“吸筒疗法”,与针灸、刮痧等一样,拔火罐属于中医外治,它利用物理刺激和负压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火罐中使用火的主要目的是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并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保健治疗的目的。
传统火罐的缺点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口径较为单一(导致使用的部位相对有限),负压不易调节,怕摔易碎,质量较重不易携带,投火(尤其是罐内酒精燃烧)、闪火等手段可能出现病人被烫伤、烧伤皮肤的风险,这些原因都制约了传统拔罐疗法的发展。
现在,自行使用拔火罐导致受伤的例子有不少。是不是拔罐就必须要用火呢?

家中自行拔罐建议使用抽气罐更加合适。
真空抽气罐既保持了传统火罐的基本原理与功效,同时以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如火罐容易烫伤皮肤,不易起罐;竹罐使用复杂;玻璃、陶瓷罐易碎,以及压力不可调控、罐口口径少等。现代真空抽气罐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不易破损、携带方便、负压可调、易于观察、无副作用等优点。

中医拔罐有何种保健功效呢?
拔罐可缓解疲劳增强体质,最适合治疗风湿疾病。
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因此可以起到调整身体状态、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效。同时,许多疾病也可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中年的筋骨疼痛,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如果将其作为治疗手段,拔火罐最好去正规的医疗场所;如果仅想起到保健作用,在家中实施拔火罐则要多加注意,避免出现一些诸如烧伤、烫伤、负压过大等情况。
此外,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实施拔罐。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END
(扫取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健康好物)

图文源于网络,侵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