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该刮痧,什么时候该拔罐,什么时候该按摩?
2021/5/10 16:38:19 中医学友会
刮痧、按摩、拔罐这些都是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对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有特殊功效。
许多人家里有拔罐、刮痧板,却不会使用,只好束之高阁,现在咱们就拿下来,擦一擦,准备派上用场。
什么时候刮痧,什么时候拔罐,从哪里刮起,拔多长时间等,常常困扰大家。下面看看中医专家的解答:
按摩之后进行刮痧,刮痧不够,拔罐来救,它们相辅相成,交叉循环。结合使用,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按摩
有人说,按摩的技法那么多,两句能说清吗?其实,从治病的角度来看,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穴位找不准慢慢来,离穴不离经就行。如果肚子上压着痛,你要看痛点压在什么经上,然后就按摩腿上相应经络的穴位就行了。
胃经上痛的就按腿上的足三里,脾经痛就按阴陵泉……这只是举例,临症还有更适宜的穴位可选。

有关按摩的方法,痛点不明显的经络和穴位按摩效果差,就像风筝线断了或半路打结了,要多按摩敏感的穴位。还有,敲打和按摩的作用是相似的,可以替代使用(例如敲胆经和胃经)。
刮痧

对刮痧的误解
有人畏惧刮痧,觉得那是损伤皮肤的一种疗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误解的原由就是你没有亲自感受过,只是凭着视觉的经验,就像西医对中医的误解一样,拒绝实际的体会,只凭感观的成见。可当你真正刮过一次,且必须找个懂刮痧技巧的人来操作,你当时就会接纳这种方法,并连呼痛快。
刮痧善于补虚祛寒
刮痧最好使的工具是刮痧板,再配上一瓶刮痧油,就全了。有人觉得刮痧只适合热症、实症,这真是“千古奇冤”。其实,刮痧补虚去寒的效果更妙。
某人感冒发高烧,这时有人说,刮刮痧,去去火,于是就在后背膀胱经刮痧,痧一出,火就散了,大家认为是泻火了,其实是用体内的积热把后背的风寒赶走了,所以应该说是祛寒了。说祛火呢也对,但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光热无寒的火。
刮痧最善补虚,但补的不是气血两虚的虚,而是因瘀而虚的虚。
身体弱者,需先培补气血
如果你身体太弱,还是要先培补一下气血再刮,否则是不出痧的。一定要清楚,痧不是你用刮板刮出来的,而是体内的气血顶出来的。所以当我们用力刮也不出痧的时候,那就是体内的气血没顶到那里,就别再白费劲了。
刮痧的实质
有人说,出痧就是人为地造成了血管的损伤,是毛细血管的破裂。其实,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
什么时候该刮痧?
刮痧因为擅长补虚祛寒,所以身体内有寒气,有血淤的时候,最好使用刮痧的方法来解决。
怎样刮痧?
刮痧要顺着经络刮,最好是从上到下,这样比较顺手;刮板和皮肤保持45度以下的锐角,比较不痛。刮痧时最好能用上腰劲,这样会很省力。其实,自己去体会,手法是最容易掌握的。
仍然会有些人心存顾虑:刮痧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呀?这小心是对的,下面的人群是不适合刮痧的。
1.心脏功能弱的人很容易晕倒,尤其是坐着刮时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一般会有心慌、头晕、恶心的症状。
2.气血很虚弱的重病人不要刮,会白白耗费他的气血,这样的人刮出的瘀血不会被带走,出来的痧很久都下不去。
3.有皮肤病的人也先别刮,因为不知皮肤病的来龙去脉,有时会把内毒引出来却排泄不掉。
4.孕妇不要刮,安全第一。
5.癌症病人也不建议刮,会出现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6.对于有出血倾向的人来说,刮痧是双刃剑,特效和危险并存,没搞清病因情况下也别刮。
7.6岁以下的小孩先别刮,可用捏脊替代。
8.血压很高的人也先别刮。尽管刮痧对于高血压有特效,但特效的东西都不是平安药,如果不能确保安全,还是先回避风险吧!
总之,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
拔罐

通常我们的肩膀很痛,用刮痧法,只要一出痧症状马上减轻;但有时刮了半天也不出痧,肩膀疼痛依旧,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病灶点很深,刮痧法触及不到;二是气血不足,体内的气血没有顶过来,瘀血就难以出来。
刮痧无效,拔罐补救
这时用拔罐法可马上见效。病灶点深的,如果一拔很快出现黑紫印,那深层的瘀血就被拔出来了;如果还是罐下无痕,那就要耐心地在此处拔几天,每天10分钟,直到出现黑印为止。
拔罐可补可泄。如想补肾,就光在肾俞穴拔罐;补胃呢,就在中脘和足三里拔罐。如拔的地方太多反而会将气血分散,达不到补的效果,会白白泻耗了气血。
总之,这几种方法结合治疗见效快,效果显著,是大众普遍认可的治疗多重疾病的方法。但它们也稍微有些区别,例如感冒、中暑,落枕、肌肉痉挛适用刮痧治疗;颈肩疼、腰背疼、风湿利用拔罐就可以治愈;失眠、颈肩疼痛、肠胃不适等可以通过按摩来缓解。(图文源于网络,侵删)
知识拓展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是在浓厚的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学睿智的医学,具有丰富的科学性、实践性、文化性,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与这些哲学思维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思维方法,并以之解释人体的生理,分析人体的病理,进而用之以诊断和治疗疾病,并在临床上取得卓越的疗效。
作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30年庆祝活动的内容之一,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针堂的有关专家牵头,组织陕西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专家,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组织编写了此套以教育及科普为主的丛书,内容涵盖了针灸基础、穴位标准、单穴运用、针灸治疗、针灸案例、拔罐技能、推拿技能、艾灸技能、刮痧技能、针灸与养生等。同时采用“纸媒+互联网”的新媒体结合的传播方式,将线上学习和线下的互动相结合,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针灸、体验针灸,让针灸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拔罐、刮痧疗法作为中国中医理疗的组成部分,传承了千百年传统刮痧之精髓,对传统疗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操作简单,治疗快捷,适用病症广泛,逐渐成为居家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
往期热门推荐
RECOMMEND
逍遥丸、归脾丸 ......熟悉的中成药,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新作用
肝不好的人身上会出现这些信号,看看你有吗?
注意这10点,远离膝关节疾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中医养生推荐健康分享需要“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