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季容易“上火”,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2021/5/24 16:31:32 中医学友会

     中医说的上火,一种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还有一种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人体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会引起上火症状。如情绪波动、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引起上火。不正常的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实火即人体内阴正常阳过亢,虚火即阳正常阴偏少。

     今天,我们来解答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纠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那么,上火和体质有关吗?

     民间一直有种说法:湿热体质属于“上火”体质。这个说法对吗?

     中医认为,不同个体对外界因素刺激的反应性,以及对不适抵抗力和耐受性的表现,反映了体质的状况。其实,湿热体质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它以胸满痞闷、身重体倦、身热缠绵、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等表现为主,以缠绵难调为特点。

     不适所表现的证,主要取决于个体体质的特征,湿热证反映了湿热体质的特征,可以有热证的表现,但同时具有湿邪的特点。我们认为,不能把湿热体质简单理解为“上火”体质。

     湿热体质是不是上火体质

     如何区分实火和虚火呢?

     实火多由外感邪气(风、寒、暑、湿、燥、火等)内侵,导致脏腑功能活动失调引起。这是阳热亢盛的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多见,具体可表现为高热、头痛、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口舌糜烂、咽喉肿痛,或牙龈和鼻出血、耳鸣耳聋、身热烦躁、尿少、便秘、舌红苔黄、脉实滑数等。

     虚火因内伤劳损所致,耗损精气,劳伤过度,导致五脏失调。虚弱致内热,内热产生虚火,虚火分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证型。阴虚火旺表现为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气虚火旺表现为全身燥热、畏寒怕风、喜热怕冷、短气乏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薄、脉大无力。

    

     如何正确“清火”?

     夏季上火的治疗有补虚、泻实、清热、温阳,更有引火归元。切忌见火治火,一味清热泻火或养阴降火,需要辨证求因,灵活用药。

     心阴不足:推荐百合、麦冬、枣仁、粳米等滋阴养心;心火旺宜选用黄连、莲子心、淡竹叶等清心泻火。

     肺阴不足:推荐沙参、玉竹、麦冬、百合、鸭肉等养阴润肺;肺火旺宜选用桑白皮、黄芩、栀子、金银花、板蓝根等清肺泻火。

     胃阴不足:推荐豆浆、鸡肉、粳米、黄精等;胃火旺宜选用石膏、生地、绿豆、萝卜汁、西瓜等、甘蔗等泻胃清火。

     肝阴不足:推荐枸杞、天麻、猪肝、玄参等;肝火旺宜选用夏枯草、石决明、菊花、龙胆草、栀子清肝泻火。

     如何防治夏季“上火”?

     早睡早起,收养神气,早晨空气中氧含量高,宜早起,吐故纳新,夜晚宜早睡养神;

     饮食宜贯彻“少辛多酸”的原则,多食辛容易上火,加重肺燥;多食酸可以顾护阴津,减少津液流失。酸能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泄肺;

     保持精神安宁,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情绪保持平静,不急不躁,心平气和;

     运动有节,调养气血,不宜剧烈运动,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时间以半小时为宜;

     适度多饮水,以保护呼吸道粘膜,并食用养阴润燥的食物,以提高肺脏的抵抗力。

     (图文源于网络,侵删)

     知识拓展:

     中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医典圣经《黄帝内经》,堪称中国人的健康生活指导百科全书,它到底神奇在哪里?

     在中医们眼中,它是中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医典圣经。所有中医知识,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根源:

     “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食疗、穴位经络、刮痧、针灸等治疗方法生物钟(天干地支)、四季养生、五脏调理、六邪驱除、七情控制、男/女人的生理周期抗衰老等养护方法

     上面这些耳熟能详的养生方法,其实都来自于《黄帝内经》。只可惜很多人看不懂这本“天书”,错过了很多宝藏。

     在此学友君为大家推荐的这本《白话皇帝内经》让您轻松读懂全书

     ▽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白话黄帝内经》原文选自公认最佳的唐代王冰编辑版本,完整162篇无删节。内页左边是原文,右面是白话翻译,下面有注释,读起来非常方便、直观。

    

    

     该书更是由国家著名中医张登本,率领30多位专家,花了近10年功夫,对《内经》原著逐字逐句重新校订、翻译、注解。

     往期热门推荐

     RECOMMEND

     一瓶逍遥丸,可治十种病,男女都能用!

     颈椎病,这三处必有结节!用这招轻松化解!

     你知道拔罐的后果是什么吗?看完震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中医养生推荐健康分享需要“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