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老说你“湿气重”?如何祛除体内湿气?
2021/7/26 16:47:25 中医学友会
古人这样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气,可谓是现代人健康的头号大敌,在我们身边,10个人当中估计有7、8个体内都有湿邪潜伏。 中医认为,“湿邪”是“六淫”之一。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湿气就容易入侵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我们去看中医的时候,可能常常听到中医师提到“湿重”,或者“寒湿重”这两个中医名词。但是真正明白的并不多,到底什么中医所说的湿气?又该如何祛湿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什么是湿气?
在中医看来, ”湿气“ 是一种概念, 并不是说体内有什么气之类的, 而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叫做 ”湿“。古人喜欢用生活当中的现象来解释医学的问题,举例来说,在夏季你一定经历过“桑拿天”,这种天气水分停留在空中,不上又不下,极其闷热,湿度又很大,我们感觉很不舒服。这就是大自然的湿,另外还有一种天气就是“雾霾”天,混沌不清,这就可以理解为“浊”。
同样的道理,我们身体的状态也是如此,湿和浊往往都在一起,如果形象的来说,湿就是我们体内的“桑拿天”,浊就是粘滞的脏东西,体内有这些垃圾,必然影响咱们身体整体的健康情况。而人体内一旦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肠胃痉挛。
在我们的身体当中,有两个管理水的脏器,一个是肾脏,一个是脾脏。肾脏喜欢水,而脾脏讨厌水,喜欢干燥。因此湿气重的内因还是在于脾脏的运化功能出了问题。

湿气重有何表现?
1、看精神状态
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如果在早上醒来之后精神百倍,那么说明你的睡眠质量很好,但是如果头昏脑胀、无精打采,有胸闷的感觉,身体觉得特别疲乏,四肢感觉沉重甚至疼痛,那么很可能是湿气缠身了。
2、看皮肤
正常人的头发大多有光泽而且干爽,如果体内湿气太重,头发就会油油的,而且脸上也会有出油的现象,湿气重的人,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脸上都特别爱出油,摸上去感觉腻腻的,还经常会出现湿疹、足癣等皮肤问题。
3、看舌苔
平时通过观察舌头的状态,也可以反映出我们身体现在处于一种什么状况。早上刷牙时,可以在镜子里看一下自己的舌头,正常人的舌头是淡红色的,舌头表面有一层舌苔,干湿适中,如果舌苔偏厚而且伴随着口苦口臭,舌头两侧有齿寒的现象,那么就说明体内湿气较重。看舌苔以清晨刚起床的最为准确。
4、看大便
在排便的时候,不妨看看自己的排便情况,如果大便不成形总是黏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以上就是湿气重的4个表现,一旦发现自己的湿气比较重的话,大家一定要及时的去调理,尤其是到了入伏阶段,正是调养的好时间段,建议采取食疗方法祛湿。

如何预防湿气?
甜食要少吃
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甜食能给我们味蕾的刺激,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是甜食中的糖分或油分比较高,里面的物质容易氧化,在体内生成氧化物,吃多了就会伤害到我们的脾,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一旦受损,则运化失司,湿浊内生。就会造成体内的水湿无法顺利的排除,造成湿气过重。
莫要贪凉
每年夏天都是各种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这个跟天气炎热人喜欢贪凉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种突然的寒冷刺激,会让胃肠道血管骤然收缩,容易引起胃肠道痉挛发生腹痛,进一步就会造成胃肠生理功能失调,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痉挛性腹痛和腹泻、急性胰腺炎等急症。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经常性的寒凉刺激,容易生痰生湿导致水湿积于体内,会伤及脾胃,导致运化功能的下降,从而导致体内湿气的加重。
适当增衣抗秋寒
秋季是一个特殊的季节:由极热的夏季转换到极寒的冬季,阳气整体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阴气(寒气)呈现一个波动性的上升趋势。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阳消阴长”。很多年轻的女性,为了追求时尚和美观,都穿着短袖衣服和短裤,甚至是露脐装,而寒湿之气最容易入侵脖子肚脐和腰的位置,因此不小心就会导致湿邪过重。
人湿气重吃什么好
薏米红豆粥
人人皆宜的去湿佳品,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
红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玉米
玉米性味甘平,健脾开胃,利水通淋。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而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又高于普通玉米。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玉米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润肠道排肠毒,具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功效。适合患有水肿及淋症的男士食用。
山药
山药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沈积,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它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胆碱、淀粉酶等成分,还含有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中医认为,山药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遗精、遗尿等症。
芡实
芡实是一种很好的滋补食物,它可以有效的去湿健脾,同时也可以固肾止泻,很多养生专家的养生之道当中都是强调要多吃芡实的。如果是鲜芡实的话可以直接嚼着吃,干芡实可以泡水之后嚼着吃,当然,最好还是将芡实和山药、茯苓还有莲子放在一起煮来喝,健脾利湿的效果会更好,一般人都可以饮用。
医生建议
日常生活中,气色不好且特别喜欢吃重口味的东西,都是湿气过重的表现。湿气重的人平时应注意少食生冷刺激的食物,睡觉的时候防止着凉,多吃一些清淡食物是对湿气重的朋友非常好的一件事。
(图文源于网络,侵删)
声明
如转载本平台内容须标明来源。
本平台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往期热门推荐
RECOMMEND
中医养生:从这五个对中医的误区,让你真正了解中医!
体寒的女人毛病多,三伏天灸这个穴位很关键!
为什么一到夏天就暴躁易怒脾气大?症结在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中医养生推荐健康分享需要“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