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天到啦,这份夏季养生指南请您收下
2021/8/2 16:46:01 中医学友会
常言道,“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转眼间中伏就到了,伏天不止是养生的好时节,更是一段需要避病的日子。
中伏要注意什么?
中暑
夏季气温高,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烈日下远行或房屋不通风,致使外界温度超过人体正常体温时,极易发生中暑。
一旦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严重者应送往医院诊治。
防伤湿
夏季多雨,加上不讲究饮食,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及冷饮,或者大汗后用冷水洗澡,容易导致人体伤湿,而出现头昏困乏、身重无力、精神萎靡、不思饮食等症状。
因此,夏天要注意防雨防湿,不要暴饮暴食生冷食物,不可久居湿地。
注意空调直吹
夏季,人们常呆在空调房,很容易导致一种夏季高发疾病——面瘫!
天气炎热,部分人选择空调或者风扇直吹,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面瘫患者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
夏季养生指南
益气养阴
中伏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
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养心
中医上讲夏季归心,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此外,心最喜欢的是红色,夏季宜多吃红色食物。比如红枣、樱桃、葡萄柚、藏红花等,其中一些成分可以起到养心、温阳、助眠的功效。
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在夏季人们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尽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还要避免生食冷饮过度导致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清火解暑
三伏天温度高、湿气重,解暑祛湿不可少。豆蔻发散郁热、祛湿的作用不错。豆蔻性温,归脾、胃经,有温脾胃阳气的作用。
将整粒豆蔻和冰糖一起熬汁,煮好的豆蔻水不但非常清香,而且口感甘甜,是一款清凉解暑,又不损伤脾胃的好饮品。夏天与“心”相应,人到夏天都上“心火”,有时会出现口疮、心烦、失眠等病症。这种情况可以用莲子心20颗,也可以加上绿茶,用开水冲泡后饮用,起到清火的作用。
(图文源于网络,侵删)
声明
如转载本平台内容须标明来源。
本平台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往期热门推荐
RECOMMEND
夏天游泳,这些关键注意事项要牢记!
为什么中医老说你“湿气重”?如何祛除体内湿气?
你知道吗?80%的疾病与负面情绪有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中医养生推荐健康分享需要“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