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南 | 出伏后如何养生?牢记这三点
2021/8/25 16:42:50 中医学友会

     在酷热难耐的三伏天里,相信大家都“受了不少罪”。如今顺利出伏,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但换季是养生的关键节点,出伏后到秋分这一个月由夏转秋,节气更迭,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加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肠胃炎、感冒等疾病。那么出伏后该如何正确养生呢?请牢记下面这三点。

     助“养肺”,饮食润一点

     出伏过后虽然中午依旧热,但是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这个时候饮食上要润一点。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候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而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这时候可以吃的润燥食物包括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蚕、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宜的膳食有芝麻菠菜、青椒拌豆腐、百合莲子汤、百合脯等,有补肝益肾、开胸润燥、益气宽中、安神养心的功效。

     防“秋乏”,睡觉早一点

     出伏以后人容易感到疲乏,就是大家常说的“秋乏”。出伏之后一直到处暑节气,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

     此时人们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健康专家说,要减缓“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左右。另外,还要加强锻炼,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少“发霉”,通风勤一点

     出伏以后,温度会逐渐降下来,虽然不明显,但是却给了霉菌的适宜繁殖温度,而且出伏以后的雨水会逐渐增多,只要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

     霉菌的活力很强,一般温度在25—30摄氏度、湿度在80%以上,并有充足的氧气时,它们便会生长繁殖。专家支招,人们在出伏以后要注意通风勤一点,准备换秋装的朋友,应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图文源于网络,侵删)

     声明

     如转载本平台内容须标明来源。

     本平台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往期热门推荐

     RECOMMEND

     今日处暑,处暑养生12个小常识

     失眠了吗?揉揉这里,就调好了

     这个穴位,是人体自带的痔疮特效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中医养生推荐健康分享需要“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