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后,护好两处,做好三防,吃这五样!
2021/10/25 16:47:46 中医学友会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

     这时要重视养生保健,这就给大家介绍这个节气。应该如何吃,怎么养生。

    

     霜降如何养生

     1、滋阴润肺宜“平补”

     霜降后调养可食用南瓜、板栗、柿子、莲藕、山药、白萝卜等食物。此外,秋燥偏盛,人体肺阴易受损,适合用汤水滋养。煲汤时可加入少许杏仁、白果等,用以宣降肺气,也可以加入少许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百合等,能起到滋阴润肺、缓解秋燥的作用。

     2、调养脾胃是关键

     进补前一定要调理好脾胃,只有脾胃的消化和运化功能足够强,吃进来的好东西才能真正为人体吸收和利用,否则“虚不受补”,甚至还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中医认为,健脾补肾的山药,还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芡实,健脾补肾的栗子,都是此时节的进补佳品。另外,薏米、红枣、核桃仁、扁豆、黑豆等,也是很不错的食品,还有健脾等功效。

     霜降时节还要护好这两处

     1. 肺

     霜降过后气温下降较为迅速,天气非常干燥,此时呼吸道等疾病容易发作,要注意润肺。

     调养法

     ① 常吃润肺果,梨、萝卜、白果

     深秋的干燥气候最易伤肺,霜降前后有几种润肺水果可以常吃。如银杏的果实白果,可以拿来做菜吃,白果炒芹菜等;梨、萝卜也是很好的润肺食物。

     ② 每天搓揉迎香穴

     迎香穴就在鼻翼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这个穴位对消除鼻塞的作用很明显,觉得呼吸不畅的时候,赶紧揉一揉这个穴位,也有助预防呼吸道疾病。

    

     ③ 吃点蒸南瓜、南瓜粥

     感冒咳嗽,建议吃些南瓜,蒸南瓜、南瓜粥都不错。南瓜富含胡萝卜素,它在人体中会转化成维生素A,而维生素A有保护呼吸道和上呼吸道黏膜的作用。

     2. 腿

     霜降后应注意双腿和关节的保健,预防“老寒腿”,因此需要开始加强保暖。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

     调养法:每天按摩双腿外侧

     防治老寒腿,不妨经常按摩大腿外侧。沿着两腿外侧上下按压揉动,按到脚的时候搓搓足底。这样有助于人体阳气的提升,阳气充足了,气血运行也就有劲了,老寒腿自然会减轻。

     “霜降三防”要做好

     ① 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为防止秋燥,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类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莲藕及各种豆类制品等。

     ② 防秋郁

     首先保持好的生活规律,心情不好,该做什么还是得做什么;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

     ③ 防秋寒

     霜降节气,气温骤降,老年人极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

     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尤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睡觉时一定盖好被子,特别是保证腹部、头部等不要受寒。还有,年轻人也该穿秋裤了!

     起居环境注意室内养生

     1、适宜温度。室内温度不要开太高,本来秋天干燥,温度高,湿气蒸发,就更干燥,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相差大,也容易感冒。

     2、适宜湿度。在干燥情况下病毒细菌更容易繁殖,所以要保持房间湿度,可以用加湿器,也可以用一盆水搁在卧室。

     3、加强通风,早晚要开窗通风15分钟。

     4、屋内可以适当搁一些花草,湿润一下空气,但是晚上不要搁在卧室里。

     霜降吃这五样

     1、柿子

     霜降前后是柿子的最佳食用期,此时柿子个大、皮薄、汁甜,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很好的食疗价值。

     富含果胶,能润肠通便,有助缓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还可辅助降血压、软化血管,还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在预防心脏血管硬化上的作用,被称为有益心脏健康的“水果王”。

     提醒:

     柿子含鞣酸,易与铁结合,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贫血患者应少吃;

     鞣酸还会加重胃部不适,患慢性胃炎的人不宜吃;

     柿子含糖量比一般水果高1~2倍,糖尿病人也少吃;

     普通人每天吃中等大小柿子一个即可。

     2、羊肉

     这个时节,很多人总觉身体懒洋洋,睡不醒,可以适当吃点羊肉。据李时珍,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但烹饪应以清淡为优,如清炖羊肉、羊肉炖萝卜等。

     3、栗子

     功效:性温味甘,能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

     熟吃栗子还能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

     推荐:红薯板栗粥

     材料:红薯80克,板栗10颗,糯米50克,小米25克。

     做法:糯米、小米用清水洗净浸泡15分钟,红薯、板栗去皮切小块,清水浸泡备用;砂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烧开,加入糯米和小米,小火煮15分钟;倒入板栗,继续煮10分钟,倒入红薯,熬至红薯板栗熟透即可。

     4、花生

     功效:花生素有“长生果”的美誉,能健脾和胃、润肺化痰、益气止血。

     推荐:香菇花生黑豆汤

     原料:香菇10克,花生50克,黑豆50克,红枣6克,瘦肉150克,姜3片,盐,水适量。

     做法:香菇泡软去蒂,瘦肉洗净切块,放进沸水煮5分钟后沥水备用;锅里烧开水,放进猪肉、香菇、花生、黑豆、红枣和姜,熬煮10分钟。转为小火煲1.5~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5、山药

     功效:补脾养胃,是很好的健脾食材,吃法很多,煮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推荐:山药红枣粥

     特别适合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的人。

     原料:鲜山药60克,大枣30克,梗米50克。

     做法:鲜山药切成颗粒,大枣、梗米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稀粥即可。

     (图文源于网络,侵删)

     声明

     如转载本平台内容须标明来源。

     本平台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往期热门推荐

     RECOMMEND

     小心!天冷以后做这10个动作,血管可能崩溃

     世界上最疼的是哪些病?但愿你一个都遇不到

     注意!天冷了用暖贴?小心用错伤身体!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中医养生推荐健康分享需要“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