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类型及艾灸治疗方法
2022/3/8 中医学友会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是指月经周期、经色、经量等发生变化并伴有其他症状。

     月经是女性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表现于外的生理现象,是生育力的象征。其来也“如潮汐,每月一度”,若月经失于常度,则为月经失调。

    

     临床具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01

     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超过7日,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称月经先期,也称“经早”“经期超前”“经水不及期”等。本病主要是由血热妄行和气虚不能固摄冲任所致。

     02

     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延后7日以上称月经后期,又称“经迟”“经水过期”。本病有虚有实。虚者或因营血亏损,或因阳气虚衰,以致血源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实者或因气滞血瘀,或因寒凝经脉,冲任不畅,致使经期延后。

     03

     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时提前时延后,称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月经衍期”“经乱”。肝郁疏泄失常,或肾虚封藏失司,均可使气机失调,血海蓄溢失常,导致月经先后无定期。

     04

     月经过多

     月经周期不变,但经量明显增多,或行经时间延长,超过7日不净,总量也因而增多,或称“经水过多”。基本上同月经先期,主要由气虚或血热,冲任受损,不能固摄所致。

     05

     月经过少

     月经周期正常,而经量明显过少,甚或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少于两日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量过少”“经水涩少”。基本上同月经后期类同足;实证因经血不畅,均可导致经量减少,进一步发展,可致闭经。

     所谓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月经不调病因比较复杂,以上类型既可单一出现,也可互相并发,有属虚属实、属寒属热的不同,须结合经色、经质及全身证候进行辨证论治。

    

     01

     月经先期

     血热:月经周期缩短,经血深红而黏稠,量多,胸闷烦躁,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气虚:月经量多,色淡,周期缩短,疲乏心悸气短,下腹空而重着感,舌淡苔薄,脉弱。

     02

     月经后期

     血虚:月经周期延迟,月经量少色淡,下腹空痛,消瘦,面色萎黄,肌肤不荣,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淡红少苔,脉细弱。

     血寒:月经周期推迟,量少色暗,下腹掣痛,得温稍减,肢冷,舌苔薄白,脉沉迟。

     气滞:月经周期推迟,量少色暗红,下腹胀痛,情绪抑郁,胸闷,呃逆,胸胁及乳房发胀,苔薄白,脉弦。

     03

     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气郁结:月经周期及经血量变化不定,经血黏稠,色紫暗排出困难,胸胁两乳发胀,下腹胀痛,精神抑郁,常叹息,舌苔白,脉弦。

     肾虚:月经先后不定,量少色淡,头晕耳鸣,腰膝酸痛而软,夜尿频繁,便溏,舌淡苔薄,脉沉弱。

     【灸治原则】以调气、理血、扶脾、补肾、疏肝、固冲任为总则。选冲、任脉及足三阴经穴治疗。

     【取穴】阴交、关元

     【辨证加减】

     气虚证配足三里、气海;

     血寒证配归来;

     血虚证配血海;

     气滞、肝郁证配太冲;

     肾虚证配三阴交、肾俞;

     血热证一般不选用灸法治疗。

     【操作方法】艾条温和灸,患者仰卧,暴露腹部,点穴定位,将点燃的艾条对准腧穴进行温和灸,以患者温热舒适为度,每次每穴20-30分钟,艾灸7天休1天。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图文源于网络,侵删)

     声明

     如转载本平台内容须标明来源。

     本平台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往期热门推荐

     RECOMMEND

     冬至后,一年中最易生病的27天来了,这些事一定要注意!

     感冒、咳嗽、高烧,这样刮一刮,就完事

     观嘴唇,知健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中医养生推荐健康分享需要“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