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必备的一味药,小到口舌生疮,大到中风神昏都能用!
2022/9/1 9:00:00 中医知识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安宫牛黄丸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其以治疗急症闻名,与至宝丹、紫雪丹并称为凉开三宝。功擅清热解毒,镇惊开窍,常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安宫牛黄丸用来治疗温热病引起的高烧不退,神志昏迷,包括今天很多的急性感染病,效果显著。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安宫牛黄丸组方中的君药之一——牛黄。

    

    

    

    

    牛黄

    

    

     牛黄为牛科动物牛的干燥胆结石。《神农本草经》将牛黄列为上品。牛黄也叫“丑宝”,《本草纲目》中说:牛属丑,故隐其名。

     天然牛黄的珍贵,在于它的稀缺性。牛黄的获得具有偶然性,因为牛患胆结石的概率很低。

     古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就说:“药中之贵,莫复过此。一子及三二分,好者值五六千至一万也。”

     药性: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肝息风,清心豁痰,开窍醒神,清热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本草纲目》记载牛黄能够治疗:惊痫寒热,热盛狂痓;疗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主中风失音口噤,妇人血噤惊悸,天行时疾,健忘虚乏;益肝胆,定精神,除热,止惊痢,辟恶气,除百病,清心化热,利痰凉惊;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说:牛黄入肝,治筋病。凡中风入脏者,必用牛、雄、脑、麝之剂,入骨髓,透肌肤,以引风出。若风中腑及血脉者用之,恐引风邪流入于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也。

     李时珍说:牛之黄,牛之病也。故有黄之牛,多病而易死。诸兽皆有黄,人之病黄者亦然。因其病在心及肝胆之间,凝结成黄,故还能治心及肝胆之病。正如人之淋石,复能治淋也。

    

    

    牛黄应用

    

    

     1热病神昏,中风痰迷

     本品性凉,气味芳香,入心经,既能清心热,又能豁痰开窍而苏醒神志。用治温热病热入心包及中风,惊风,癫痫等痰热阻闭心窍所致神昏谵语,高热烦躁,口噤舌謇,痰涎壅盛等症,常与麝香、冰片、黄连等开窍醒神,清热解毒之品配伍,如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亦可单用本品为末,竹沥水送服。

     2惊痫抽搐,癫痫发狂

     本品入心、肝二经,有清心凉肝、息风止痉之功。常用治小儿急惊风,壮热神昏,惊厥抽搐,每与胆南星、朱砂、天竺黄等同用,如牛黄抱龙丸(《医学入门》);治疗痰蒙清窍之癫痫发作,症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搐者,可与全蝎、钩藤、胆南星等配伍,以加强豁痰息风、开窍醒神之功。

     3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本品性凉,为清热解毒之良药,用治火热内盛之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常与黄芩、冰片、大黄等同用,如牛黄解毒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2010年版),若咽喉肿痛,溃烂,可与珍珠为末吹喉,如珠黄散( 《绛囊撮要》);用治痈肿疗疮、瘰疬,可与麝香、乳香、没药等合用,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如犀黄丸(《外科全生集》)。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非实热证不宜用。《本草经集注》:恶龙骨、地黄、龙胆、蜚蠊。畏牛膝。《药性论》:恶常山。畏干漆。《本草经疏》:伤乳作泻,脾胃虚寒者不当用。《品汇精要》:妊妇勿服。《名医别录》:堕胎。

    

    

    古方配伍

    

    

     《温病条辨》:配郁金、犀角、黄连、朱砂、梅片、麝香、真珠、山栀、雄黄、黄芩,研末炼老蜜为丸,金箔为衣、蜡护,为安宫牛黄丸,治温病邪入心包,神昏谵语,兼治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

     《素问病机保命集》:配朱砂、龙脑、郁金、甘草、丹皮,研末,炼蜜为丸,为牛黄膏,治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

     《鲁府禁方》:配辰砂、白牵牛(头末),共研末,为牛黄散,作一服,治中风痰厥、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治小儿病用量减半);温香油下治痰厥;黄酒入蜜少许送下治急慢惊风。

     《圣惠方》:配川大黄、蝉壳(微炒)、子芩、龙齿,研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煎金、银、薄荷汤下三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治小儿惊热,发歇不定。

     《圣惠方》:配朱砂,研末,每服,以水磨犀角,调下,治小儿心肺烦热,黄瘦,毛焦,睡卧多惊,狂语。

     《圣济总录》:牛黄研末,淡竹沥调下,为牛黄竹沥散,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治小儿胎风热,撮口发噤,鹅口疮、不能饮乳。

     《外科全生集》:配犀角、麝香、乳香、没药,研末,以黄米饭捣烂为丸,晒干(忌火烘),为犀黄丸,陈酒送下三钱,治乳岩(乳癌),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

     《保婴撮要》:配甘草、金银花、草紫河车,研末,炼蜜丸,为牛黄解毒丸,量儿服,治胎毒疮疖及一切疮疡。

     《圣济总录》:配朴硝、炙甘草、升麻、山栀子、芍药,食后煎姜、蜜汤,放冷调下,治伤寒咽喉痛,心中烦躁,舌上生疮。

     《本草汇言》:牛黄为治心之药,必酌佐使得宜而后可。故得丹砂而有宁镇之功,得参、苓而有补养之妙,得菖蒲、山药而有开达心孔之能,得枣仁、远志而有和平藏腑之理,得归、地而有凉血之功,得金、银而有安神之美。凡诸心疾,皆牛黄所宜也。

     《本草纲目》:《别录》言牛黄恶龙胆,而钱乙治小儿急惊、疳病,凉惊丸、麝香丸皆两用之,何哉?龙胆治惊痫,解热杀虫,与牛黄主治相近,亦肝经药也,不应相恶如此。

     《本草经集注》:人参为之使。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返回主页面回复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 背诊 | 面诊 | 舌诊 | 汗诊 | 目诊 | 辩证 |

     | 刮痧 | 拔罐 | 艾灸 | 点穴 | 足疗 | 打坐 |

     | 拍打 | 拉筋 | 青筋 | 指甲 | 痘痘 | 结石 |

     | 肝硬化 | 家居风水 | 三伏贴 | 醋泡蛋 |

     | 妙招 | 测试 | 冬病夏治 | 自己能治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知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