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2024/4/1 美在高处

    

     连日来,断断续续地读完了《邓小平时代》。六百多页的编年记事,虽读得辛苦,但很适合初窥全貌。读罢全书,能够理解邓小平奠定千秋功业,是智商、情商和逆商三者的作用。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主导科技发展,在经济上力挽狂澜,把国家从文革的泥淖中带入现代化的进程,彰显智商。

    

    改革开放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青年,集体宿舍成为了她们暂时的落脚点

     外交的自信是情商最有力的佐证。查了一下邓小平年表,从 1977 年 7 月三中全会复出后,1978 年 7 月,访问朝鲜;10 月访问日本;1978 年 11 月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1979 年 1 月底 - 2 月初访问美国,之后再也没有出访过。主要工作放在了国内,做事极有节奏。

     香港问题上,作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创立者,彼时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对于今日之香港都十分有意义——“香港驻军是主权的体现”“切不要以为没有破坏力量”“香港如果动乱,中央一定要干预”。

    

    1983 年承德的计划生育宣传牌

     然而,最让我敬佩的也许并不是凡此种种,而是三起三落的起起伏伏。下放江西时,前途未卜,家人也受到牵连,得知儿子终身瘫痪的消息后,他“一言不发,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虽然需要“隐忍”但他从未放弃回到北京的想法,积极面对、修炼“内功”,在至暗时刻往往更加清醒。伟人之所以为伟人。

     那个年代,就像航行时要撞到冰山,如何航行,又如何避免撞山需要睿智的见解,以及改正的勇气。钱穆先生说要带着温情与敬意去诠释历史,如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美在高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