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所有的母亲,都被岁月温柔以待
2024/4/1 美在高处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幅《母亲》,来自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丢勒。相信很多第一次看这幅画的朋友,都会觉得有点吓人。猛一看,特别像童话故事中的巫婆,但她的确是丢勒为自己母亲,完成的一副素描画。

     其实,老年人的美,基本上都不是第一眼的美了。我们要有耐心,多看一会就能发现其中更深沉的那种美。

    

     丢勒自画像

     先来说说画家丢勒(1471 - 1528)。这个人可了不起,对于德国而言,他就像达芬奇之于意大利,吴道子之于中国,算得上是开山鼻祖的那一代。

     丢勒出生在德国纽伦堡,比达芬奇晚生了几十年。是丢勒把文艺复兴的艺术理念,带到了德国。但同时,他并没有全盘接受意大利文化,而是警觉的保留着德意志属于自己的风格。

    

    丢勒父亲像

     丢勒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匠之家,但他勤劳的父母,还是把日子经营的有声有色。特别是他的母亲,一生养育了 18 个孩子。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位女性,几十年下来,身体承受了什么样的负担。

     丢勒 20 几岁成名后,经常被雇佣到各地去画画,后来又成了皇帝的御用画家。有一次,他出门画画,2 年后才回来。

    

     我们大概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吧。一个很熟悉的人,如果经常能见到,对他的形象变化是不敏感的。但一旦隔一段时间不见,再次见到的时候,会发现竟然变化如此之大。

     丢勒也是这样。时隔 2 年和自己母亲再次相见,让他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悲伤。母亲现在已经 63 岁了,在生活的压迫下,看起来已经没有人的样子了。枯瘦、驼背、满脸的皱纹,牙齿也基本上已经掉光了。

    

     然而,即使母亲的身体被挖掘到了极限,她还是坚韧的操劳着,一分钟都停不下来。

     丢勒这时候已经 42 岁了,早就过了那个多愁善感的年龄,但他仍然没有能够强忍住泪水。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回报自己伟大的母亲,能做的似乎只有一件事,就是为他的母亲画一张画,让她的伟大永远留下了。

    

     然而,母亲并不太能接受儿子的请求。她认为自己很丑,而且也不配拥有自己的画像——画像应该是男人和贵族们才有的权利。她不停地说自己还有很多活要干,还是去画别人吧。

     于是,丢勒坚持要画,母亲就坚持推辞。最后没办法,才勉强同意了儿子,给自己画一张素描——素描比油画能更快速的完成,所以她是想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这张画,就能感受到母亲的那种不情愿。

     大多数画像,模特都是要看向我们的,这样眼睛里才能讲出更多心理的故事。但是你看这位母亲,她把眼睛侧过去,丝毫不想呆在画里和我们交流。她噘着嘴、瞪着眼、好像还在生儿子的气。

    

     她不知道,儿子现在正在用画笔,抚摸着这份伟大的母爱。每一条皱纹,丢勒都不想去放弃。他完全有能力,把母亲画得更美。但是,那些表面的美,哪里比得上这一条一条的皱纹,更让人动容呢。

     这幅画完成两个月后,丢勒的母亲就去世了。丢勒先是在这幅画上,写了一句很悲伤的话:“我亲眼看到她闭上眼睛和嘴,我为她的离开感到悲痛,以至于我都无法表达这种情绪”。

    

     随后,他又在纸上写:“这就是阿尔布雷特·丢勒的母亲。1514 年祈祷周前的星期二夜间两点逝世,享年 63 岁”。丢勒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是我们可以在这句话里面看到,他是多么为自己的母亲自豪。

     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幅画,你感受到那份伟大的爱了吗?如果爱与责任都不能算作美的话,那我们还要美这个概念干嘛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美在高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