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虹:国际肿瘤学界的领军者
2015/6/5 千人智库

    

     高效引才,科学决策!关注请点击箭头指向蓝色“千人智库”

     编辑/许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晋女院长吴虹教授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句话。作为国际肿瘤学界中为数不多的女性杰出代表,吴虹的求学和科研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1978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原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83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药理学系,师从哈佛医学院Rudolf Jaenisch的博士,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同年又获得Damon Runyon-Walter Winchell博士后奖学金资助,师从麻省理工学院白头生物医学研究所Harvey Lodish的博士,继续求学之路。

     1996年博士后毕业,吴虹进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分子生物学和医学药理学系担任助理教授,长期从事抑癌研究, 她所领导的团队在PTEN抑癌基因信号传递、肿瘤干细胞及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11年吴虹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院士。1978年至今,吴虹一直坚守在抑癌研究这条道路上。30多年的学习和科研生涯,培养了吴虹踏实的求索精神和卓绝的科研能力,科研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专注生命科学,致力抑癌研究

     癌症一直是困扰人类和医疗工作者的顽症之一。吴虹长期致力于肿瘤分子遗传学的研究,重点探讨PTEN抑癌基因控制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她的研究对于发现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虹”,吴虹一直在用努力和坚持积蓄力量,她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传统思维往往认为,女性科学家在学术上很难超越男性,而吴虹的经历却向人们证明,女性同样也可以在学术道路上走得很远很高。作为一名女性,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独立承担过6项美国NIH、DOD项目和10项基金会项目,并获得过10多项其它项目的资助,研究成果丰硕:在包括Nature、Cell、Science、PNAS、Cancer Cell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50多篇研究论文。

     吴虹曾担任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人类癌症动物模型协会责任委员会委员,多家专业杂志和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及基金会的评委。此外,她还多次受邀在国际重要会议上进行演讲,包括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s,Keystone Symposium,Cold Spring Harbor,美国肿瘤学家协会大会报告、美国血液学协会大会报告等,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作为国际肿瘤学界的领军人才,吴虹曾多次获得专业协会及基金会的各种奖项,其中包括皮尤学者奖(Pew Scholar)、霍华德?休斯助理研究员奖(Howard Hughes Assistant Investigator Award)等。此外,吴虹还是首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大卫?格芬医学院终身讲席教授(David Geffen Endowed Chair of Molecular Medicine)的科学家。这些奖项是对吴虹的肯定,也向人们传达了一个信号:在攀登科学高峰这条道路上,女性同样可以“撑起半边天”。

     心系祖国,不忘初心

     虽然身在海外,吴虹却心系祖国。1999和2000年,吴虹参与组织了美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科学前沿峰会,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中美国际交流合作做出积极贡献。除了促进中美国际交流,她还积极参与中国生物医学的发展,2003到2008年期间,她担任中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审核委员会的成员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同时,她还被选为中国生物医学研究员协会的委员会成员和秘书长,吴瑞基金会的委员会成员和秘书长。

     她的努力和成就,让北京大学向她抛来了橄榄枝。2013年,吴虹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虹从北京医学院(原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一路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回国后,吴虹继续抑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目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虹实验室已经建立了多种人类肿瘤的小鼠模型,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这些鼠癌症模型提供了独特的工具,既探索了人类癌症潜在的分子机制和对新疗法的开发,也为探讨人类肿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今实验室也开始着手研究胚胎干细胞的生长调控,这有助于促进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的研究。

     来源: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网、吴虹实验室官网、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千人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