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刘一军博士:不懈探索“大脑迷宫”的儒雅长者
2015/8/18 千人智库

     高效引才,科学决策!关注请点击蓝色“千人智库”

     文/本刊记者 杨正楠

     大脑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但其又似一座神秘迷宫,令不少科研工作者心向往之又望而却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部长刘一军博士就是一位走在脑科学研究前沿的先行者。刘一军曾任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终身讲席教授,建立了该校首个脑功能影像实验室,并在世界顶级杂志《Nature》上发表过两篇脑功能影像的方法学论文。后因心系祖国,他舍弃了已有的优厚条件,回国继续探索“大脑迷宫”。

     然而如今,他的步伐不得不戛然而止。2015年7月17日,刘一军博士在参加一场会议时突发脑溢血,因抢救无效,当日于重庆逝世,享年52岁。得知消息后,熟识他的朋友、学生纷纷扼腕。就在今年5月,《千人》杂志还曾力邀刘一军博士参与学术会议,并对他稳重而开朗的精神风貌印象深刻。刘博士的去世不仅是脑功能领域一颗巨星的陨落,也意味着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离开了我们。为此《千人》特撰文回顾刘一军博士的生平,借以表达对其英年早逝的叹惋和追思。

     勇跨多领域,抵达学术高峰

     凭借肯钻研、负责任的性格,刘一军在科学海洋上乘风破浪,一往无前。1986年,他取得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士学位,后前往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攻读神经生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脑成像领域奠基人之一Peter T. Fox教授,工作重点主要围绕智能信息处理、功能神经影像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脑科学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博士刚毕业,刘一军便崭露头角。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并实现了智能信息处理中时间聚类分析(TCA)的理论和方法,并在脑功能影像研究领域里推广应用(Nature,2000);在双回波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工作,为功能磁共振信号生理基础提供了重要依据;在神经网络领域里的工作,即条件内区域连接相关分析(WICA),拓展了大脑平行处理时间分离的概念(Nature,1999),为后来在功能神经连接研究中的成功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后,他成为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终身讲席教授,担任该学院精神病学系全球性成瘾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并建立了McKnight 脑研究所功能影像研究室。在校期间,刘一军曾先后主持美国健康研究院(NIH)、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基金(NSF)、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心脏协会及诸多私人基金会研究项目,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食物成瘾、老龄化、脑健康等,被誉为世界脑健康功能影像的开拓者之一。

     刘一军博士在脑成像领域成果斐然,人尽皆知。但事实上,影像并非他的专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千人计划”联谊会医疗器械小组组长赵勇博士追忆道:“一军思维非常活跃。为获取研究所需知识,他跨越诸多领域,与不同专家合作,并一直尝试新的研究方法。我认为这种精神值得中国的学校、研究所好好借鉴。”正是对科研的这种热忱,让刘一军在美国获得了高学术地位、终身教授职位和可观的国家资助。

     终圆回国梦,力促国内科研

     尽管在国外取得了不俗成就,但刘一军始终牵挂着祖国。在美期间,他多次回到中国进行访问,与国内主要功能神经影像研究单位开展广泛的、实质性的合作,力促中国在脑成像领域追赶世界。仅2009-2010年,刘一军就在本领域的SCI核心杂志上与国内合作发表论文23篇。但他不满足于隔靴搔痒,最终于2013年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中国,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全职工作。近两年来,他在校组建了强大的脑科学科研团队,主要致力于动态脑功能影像和神经网络分析处理的新方法和计算模型,其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在神经发育及精神障碍分析、成瘾和肥胖的脑机制、针灸的中枢神经机理、癫痫的发病机制等领域。

     刘一军并不只顾自己埋头苦干,他也深明科学家肩负的社会责任。长居国外、回国仅两年,刘一军已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应各地科研机构之求,不辞辛苦地前往指导工作。他深知中国科研水平并不落后,只是成果往往难以发表在国际期刊。因此,他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帮助修改合作单位撰写的论文,细心到逐字逐句。刘一军同样注重对青年的培育,这些年,他通过培训班等方式教导了万余学员,其中大多成为了中国脑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力量。

     展人格魅力,悉心栽培后辈

     在不少学生眼中,刘一军不仅是位严谨的学者,更是位慈爱的老师。他无时不关注着自己带领的青年学生,经常以邮件和电话的形式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甚至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实验室亲自进行指导。据刘一军在西南大学的秘书邱思友回忆,自己刚与刘教授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有压力,唯恐打扰到他。但是深入接触后发现,刘教授很注重发掘他人的科学想法,无论其大小和水平,只要具有特点,便会耐心加以指点。有一位学生曾给他发邮件表达科研上的困惑,刘一军彼时正赶往机场,因怕学生着急,马上回电话帮其梳理思路,聊了两个小时,饭也没顾上吃。

     刘一军教授不仅悉心指导科研人员,也乐于为大众科普自己领域的知识。他曾参加“金庸书院科学论剑”活动,据活动组织者介绍,在接受采访之余,刘教授还尽量通俗地向记者讲解脑科学和大脑皮层的进化史、磁共振的运作机理和发展史等,以渊博的学识和条理清晰的谈吐感染并折服了在场听众。

     他的人格魅力不仅体现在科研上,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与其相识,且给予他高度评价。拜明生物董事长白仲虎博士曾简洁地表示:“刘博士沉稳、睿智、富有激情,是那种可以做朋友,可以做师兄,可以做合作伙伴的人。”晚辈们心中的刘老师则儒雅而又活泼可爱。与学生相处时,无论是开会还是吃饭,他都喜欢营造轻松的氛围,询问实验室最近发生的趣事,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还尽量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刘一军在西南大学的学生小童回忆:“刘老师很喜欢吃零食,还曾特意从美国给大家带回杏仁。在他生病前一天,我遇见他拿着公文包和葡萄干来熬夜加班,他还问我要不要吃。”得知老师逝世的消息后,学生们都表示难以接受,并后悔没有多劝劝他少熬夜,注意身体。

     无论是对待科研还是生活,刘一军都一直保持积极乐观。他曾笑言自己也是位诗人,热爱人生,热爱自然,并告诉学生,只有热爱才能做好科研。“科学和艺术之间互相促进,两者都需要以充满想象力的精神去画出我们脑海中的那条通路、那张图,去写出那个故事。”刘一军曾不止一次地如是说。

     编者按

     刘一军博士一生忠于科研,以自己的才华和态度一步步攀上了学术高峰。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以自己的学识与热情,服务于科研机构和教书育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脑健康功能影像研究的开展。褪下学术光环回到平日生活中,刘一军也时刻散发出睿智、友善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尊敬。身染疾病后,因难以放下工作,他将手术推至今年暑期,结果终究比时间慢了一步。刘博士的离世,在令人伤怀之余,也敲响了科研工作者身心健康的警钟。

     然大树虽倾,桃李却已遍天下。刘一军博士的研究不会就此废止,而是化作后辈追随其足迹的“养分”,指导他们在“大脑迷宫”中到达他未及之地。

     据悉,金庸书院拟定于2015年10月11日,在金庸故乡海宁金庸书院举行刘一军博士和刘旭博士的科学追思会。追思会将由赵勇博士与金庸书院共同组织,邀请广大熟悉和关心刘一军博士的朋友及希望了解其生平的人士参与。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千人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