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8,中国科研在变好吗?
2018/10/14 8:30:00 千人智库

     导读十年间,日新月异的不只是生活,还有中国的科研环境。那时候的文章好发吗?那时候的研究生是怎么做科研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转载自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

    

     前两天,看到一篇论文,我感慨道:“这篇文章作者的构思很巧妙啊!”身边小伙伴凑过来一看,“啧啧啧,2008年……这都十年前的文章了啊。”

    

     我突然间怔住了,是啊,原来2008年,已经是十年前了。想想十年前,我们还在用诺基亚砸核桃,用QQ养宠物、偷菜,用学习机玩游戏,守着电视机追台湾偶像剧。

    

     那时候,WIFI还没有普及,快递物流还没有兴起,没有微信、微博,台式机还多是大块头,系统还是windows XP。

     其实这十年,日新月异的不只是生活,还有中国的科研环境。那时候的文章好发吗?那时候的研究生是怎么做科研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2008—2018,中国科研十年变迁。

     01

     研究生招生数量变化

     我们都知道,研究生一直在扩招。那么究竟这十年来,全国到底扩招了多少研究生呢?

     根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基本维持6%左右的增幅。截止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589800人,比2007年增加22.9万人,增长了63.6%。

    

     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增长近3%。相比于2007年,博士研究生2016年招生77252人,增长了33.1%。

    

     有不少人吐槽说,研究生扩招会造成学历贬值,但其实现在的扩招并非盲目的,而是为了满足国民对知识的需求,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带来的好处是,以后读研会更加容易。同时也会带来难处,即研究生就业竞争的加剧。

     02

     发文数量的变化

     以Science为例,2008年全国第一单位一年发Science还不到10篇。发一篇Science,单位是要开新闻发布会的,甚至可以入选全国科技十大进展。

    

     虽然现在能够发一篇CNS仍是大新闻,但已不那么稀缺。很多刚回来的青千,在海外期间就已收入囊中。

     内地各高校院所近来势头也很猛,截止2018年8月,就以第一单位在CNS上发表论文高达68篇。

    

     数据来自:青塔

     03

     教职门槛变化

     文章越发越多,文章越发越好。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发现高校教职门槛越来越高了。

     2007年,当时毕业研究生的感受就是,博士毕业可以留在原单位,混个两年拿副高。现在呢,我们的感受就是,留高校不混个几年海外经历,凭什么留?两年副高?能留下就烧高香吧!

     04

     研究方式的变化

     虽说现在做科研,比十年前压力大了很多,但互联网时代真的给科研带来了很多便利。

     关于投稿

     “从前的投稿很慢,车马邮件都慢,四五个月只能够投一篇文章。”

    

     十年前的论文投稿,是将打印稿,通过航空邮寄的方式,寄送到国外期刊编辑部。需要按照刊物要求准备几份,由编辑寄送给审稿人,等审稿人返回意见后,寄回给编辑,编辑将修改意见再寄回给原作者修改。

    

     稿件要在路上折腾这么久,也难怪当时发文数量不多了。

     关于文献检索

     现在我们搜文献的方法,可以说是很多了。

    

     要知道,在十年前web of science还没有发展起来,更别说2011年才建立的sci-hub了。

    

     不过好在那时,谷歌未退出中国市场,大家最流行的还是用谷歌学术和杂志官网来进行文献检索。

     关于仪器设备

     十年前施一公团队,甚至整个亚洲还没有冷冻电镜。

    

     日本已经有二十多台的STEM球差校正透射电镜,中国还没有一台。

    

     居世界第五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还正在建设中。

    

     而现在这些高大上的设备,我们普通实验员不仅能用,甚至只需要在网上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实现预约。

    

     图片来自科学指南针官网(www.shiyanjia.com)

     不得不说,现在真的是做科研的好时候。十年前的研究员,可能不敢想象,有一天我们会骑着共享单车,用着共享仪器,在手机上就能够看文献,寄送样品就能够做测试。

     十年,甚至若干年后,研究生们又会怎样做科研的呢?AI指导实验设计,预测实验结果?从反应加样到样品回收的全自动化?数据自动处理,文章自动生成?……

    

     我不知道,未来研究员做科研,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但中国科研的未来,正等着我们去创造。

     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千人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