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上的今天 || 3月25日
2018/3/25 中科院理化所

     1655年3月25日

     惠更斯发现卫星“土卫-6”

    

    

     荷兰天文学家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他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土星的第一颗卫星“土卫-6”,它是土星最大的卫星。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钟表学家,他是介于伽利略与牛顿之间一位重要的物理学先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善于把科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透彻地解决问题。在摆钟的发明、天文仪器的设计、弹性体碰撞和光的波动理论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1663年他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第一个外国会员。

    

     1666年,刚成立的法国皇家科学院选他为院士。

    

     惠更斯发现的“土卫-6”(Titan,又称为泰坦星)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是土星卫星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太阳系第二大的卫星。由于它是太阳系唯一一个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因此被高度怀疑有生命体的存在,科学家也推测大气中的甲烷可能是生命体的基础。

    

     1997年,美国宇航局和欧洲16个国家的宇航局联合发射了卡西尼-惠更斯号探测器,用于探测土星这个神秘的环状星球。

     这个航天器由绕行土星(Saturn)的“卡西尼”号和登陆“土卫-6”(即泰坦)的“惠更斯”号组成。

    

     航天器于1997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在2004年7月1日进入环绕土星的轨道。

     2004年12月25日,“惠更斯”号与“卡西尼”号分离,“惠更斯”号在2005年1月14日降落在泰坦。它将“卡西尼”号作为中继,成功地将观测资料传送回地球。这是有史以来探测器第一次在外太阳系天体上着陆。

    

     “卡西尼”号探测器陆续发现了土卫六上的湖泊、风暴,土卫四含氧大气层与火山活动、土卫二的巨型冰喷泉,为科学家拍摄了453000张图片、执行了250万次命令,并搜集了635GB的海量素材。

    

     “惠更斯”号着陆器也揭示了土卫六的真相——这颗星球与生命出现之前的地球非常相似,会下甲烷雨、有湖泊海洋,许多复杂的碳氢化合物都存在于土卫六的大气之中。有科学家推论,土卫二、六很可能具有滋养生命的条件。

    

     2017年9月15日下午7点55分46秒(GMT+8),这个人类迄今为止发射的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行星探测器结束了20年的征程,在土星的怀抱中消殒。“卡西尼”号按计划坠入土星大气层、与土星融为一体。

    

     “惠更斯”号永远地沉睡在了由惠更斯发现的“土卫-6”上。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科院理化所”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理化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