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上的今天 || 女天文学家莫里发现分光双星
2018/3/27 中科院理化所

     1889年3月27日

     女天文学家莫里发现分光双星

    

    

     美国女天文学家

     安东妮亚·莫里

     Antonia Maury

     有一类双星,子星之间的距离很近,即使用望远镜也很难区分,但分光光谱能证明它是有两颗独立的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这一类双星叫分光双星。

    

     分光双星是1889年3月27日由美国女天文学家莫里(Antonia Maury)首先观察到的。

     自莫里发现了第一个分光双星后,近100年里天文学家已经发现的分光双星达5000多颗。

    

     今天,在这个同样的日子里

     我们应该纪念

     这位女天文学家对科学的贡献

     女性在天文学的发展中非常重要

     满天繁星

     为这些女天文学家的贡献闪耀喝彩

     下面再给大家介绍另外两位女天文学家

    

    

    

     美国女天文学家

     亨丽爱塔·斯万·勒维特

     Henrietta Swan Leavitt

     在一百多年前,还无法用计算机数星星的时代,有一个人凭借纸和笔,算出了一项惊世的发现。

     她就是那个发现如何测量宇宙的女人。

     这个划时代的发现直接导致天文学上的重大变革。

     毫不夸张地说,她直接颠覆了人类的宇宙观。

     然而,直到今天,她依然没有得到她应得的荣誉,鲜少有人知道她的伟大贡献。

    

     哈佛天文台

     1893年,勒维特来到哈佛天文台担任计算员。

     这是个"苦差事"。不太恰当地说,她的工作就是数星星,数它们的亮度,距离等各种特征。

     在那个年代,宇宙的规模完全是个未解之谜。

     哈佛天文台主任爱德华·皮克林招募了一群女职工。虽然哈佛的女计算员们为天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她们大多数人的名字却不被人们所知。她们总是以“计算员”这一名称整体出现在文献的细枝末节当中。

    

     连算盘都没有的她们只能靠笔和纸加上非凡的耐心,日复一日地进行运算,勒维特就是其中的一员。

     她日复一日地对变星的位置和亮度进行着枯燥的测量与计算数值,执着、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麦哲伦星云

     功夫不负有心人,勒维特细心地在当时的麦哲伦星云中发现了一些星星的特别之处。无论它们处在哪个位置,亮度变化的规律都是一致。

     如果能从这个规律中找到计算距离的方法,这岂不是一把相当好的量天尺?比起之前靠经验数据来估算,不就更准确了吗?

     于是她立即将这一系列的发现和设想系统地整理成一篇论文。

    

     1908年,这篇论文在《哈佛天文台年鉴》上公开发表。

     在她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哈佛天文台的新台长沙普利通过她的定律,用完美的数学计算出了银河系周围恒星的距离。

     天文学家哈勃便是通过勒维特的方法,利用仙女座大星云和三角漩涡星云(M33)之中的一批造父变星,推算出了两个星云与地球间的距离均为90万光年。

    

     在此之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停留在哥白尼的日心说。那时人们普遍相信,太阳就是银河系的中心,而银河系就是宇宙的全部。

     这一发现无疑颠覆了人类的宇宙观,而这一切正是以勒维特的发现为基石完成的。

    

     然而,勒维特却没来得及看到这些成就,因为在1921年她就身患癌症而逝世了。瑞典科学院的哥斯塔·米塔-列夫勒曾考虑提名其获选诺贝尔物理学奖,遗憾的是,诺奖从不授予逝者。

    

     直到今天,她的发现仍被用于帮助我们了解天体的距离,探索那神秘的宇宙。

    

    

    

     美籍英国女天文学家

     塞西莉亚·佩恩-加波施金

     Cecilia Payne-Gaposchkin

     她1900年在英国出生,1919年获得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学习物理学、化学和植物学。

     后来,因为听了亚瑟·爱丁顿讲述他到非洲拍摄日全食照片中太阳旁两颗星的位置以确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演讲,激起对天文的兴趣,并因此改变了研究领域,成为爱丁顿的学生。

     她在剑桥大学完成了学业,但当时女性无法获得学位。在和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哈罗·沙普利见面后,她于1923年前往美国攻读天文。

    

     1925年,她成为拉德克利夫学院(现为哈佛大学的一部分)授予的首位天文博士。天文学家奥托·斯特鲁维称,她的论文是“所有天文博士论文中最卓越的”。

    

     1956年她成为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首位女性正教授,之后成为天文系系主任,也是哈佛大学首位女性系主任。

    

     【科学史地位】

     塞西莉亚·佩恩-加波施金获得博士学位代表女性进入了天文学的主流研究。她进入了当时以男性为主的科学社群,并大大激励了许多女性,带起了女性在天文学中的潮流。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科院理化所”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理化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