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的高架桥上,白血病人的手举了一夜
2021/7/23 17:15:23 偶尔治愈

7 月 20 日,暴雨封城,郑州单日降雨量达到当地设立监测站以来的最高值。洪水席卷而来,公路、医院、学校、地铁、村庄、养老院……河南省会城市的无数角落里,都有陷入困境的人们。
刚做完化疗的肿瘤患者,身体虚弱的白血病人,做了产检想回家的孕妇,突然受伤急需送医的老人。在郑州的火车站、高铁站、高架桥、酒店大堂,这些病人被突然袭来的暴雨困在公共场所里,或是难以休息,或是延误了治疗。与常人相比,他们历经了更多凶险,也应该得到更多帮扶、关注。
7 月 23 日,郑州的地面交通正在陆续恢复中。

存放药剂的冰全部融化
大雨从数十米高的候车厅顶倾泻而下,摊成一张巨大的水幕。雨水击打着一排排座椅,溅起水花,尔后迅速在候车厅地面漫延开来。
7 月 20 日下午, 56 岁的陈小花在郑州东站亲历了这一刻。她的丈夫、57 岁的王建设一个月前查出患有肺腺癌,刚在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郑大一附院」)结束了第二次化疗。按照计划,夫妻俩将在这天搭乘 T123 次列车,返回驻马店老家。
但突如其来的暴雨将数万名乘客困在了郑州东站。气象数据显示,仅当日下午 4 时 - 5 时,郑州的降雨量就达到 201.9 毫米,相当于一个小时,就下了 2020 年三分之一的雨。
候车大厅的显示屏上,一趟趟列车接连晚点,包括 T123 次列车。时间推移,晚点、停运的列车越来越多。在雨水灌注的郑州东站内,王建设夫妻俩等到时近晚上 7 点,才得知 T123 次列车已经停运。

7 月 21 日,郑州东站,旅客正在拍摄退票通知。
图源:IC photo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把票退掉。据夫妇俩介绍,郑州东站当时滞留了大量乘客,在几乎所有列车停运后,「工作人员开始往外赶人」,让乘客不要待在站内。他们随着人群走到车站门口,发现雨水大得惊人,「瞬间没过腰」,只能再度折回车站内。
在距离郑州东站约 15 公里远的郑州火车站,同样有需要救治的病人遇到麻烦。
刘莉向其他媒体讲述了母亲的遭遇。7 月 20 日下午 1 点多,刘莉的母亲因为火车站台地面湿滑而摔倒,腿部受了伤。强忍疼痛上车后,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腿几乎不得动弹。雨越下越大,火车原地等待 4 个小时后确认停运。刘莉担心母亲的伤势,打了急救中心电话,电话那头的答复是「救护车全部出动,已无车可派」。
暴雨切断了车站与外界联系的道路。在车站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刘莉的母亲被转移到值班室,等待外界救援。
同样是在郑州站,7 月 20 日这天,马涛、徐一芳夫妇也没能按原计划返回商丘老家。徐一芳有 5 个多月的身孕,因为最近身体不舒服,担心胎儿安全,夫妻俩专程赶到郑州做检查。和数以万计的乘客一起困在车站内,妻子徐一芳显得非常焦虑,「人多雨大,她的身体不舒服,只想快点回家或者找个地方好好休息。另外,也担心发生意外,影响到肚子里的宝宝。」
「那个时候,我很担心她的状态。但我不知道我们还要在车站等多久。」马涛说道。
到了 7 月 20 日晚,夜色渐浓,暴雨仍在肆虐。郑州东站里已经没有热水,王建设、陈小花夫妇买了些八宝粥和矿泉水,草草吃过晚餐,在车站内坐了整整一夜。人在老家驻马店的女儿王梅也彻夜未眠,父亲刚做完化疗,身体很虚弱,她担心他出现意外。

7 月 20 日下午的郑州站。
图源:受访者提供
让王建设夫妇担忧的是,从医院出院之前,医生给他开了一剂「升白针」,用以应对化疗后体内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将白细胞提升至安全水平,否则将增加感染风险。「升白针」一般要在化疗结束 24 - 48 小时后注射,原本存放在冰块里,可以支撑到王建设回到驻马店再去注射,但因为被困在车站一天一夜,冰块已全部融化。
在微博上,一位网友说自己的弟弟是白血病患者,7 月 20 日刚刚做完腰穿手术,但因为暴雨,医院人满为患,弟弟被迫出院。
「没有交通工具,哪里都去不了,只能在火车站打地铺。能否给安排一下住宿呢?」她写道。
她发布的视频显示,郑州站候车厅中,人们成排睡在地铺上,或是干脆挤做一团。「不止我弟弟一个患者,有很多来自不同医院的患者滞留火车站。」
国家铁路集团总公司 7 月 22 日发布的消息显示,由于暴雨导致部分列车停运,滞留郑州火车站的旅客约有 4000 名。
病人们想过到车站周边的酒店住宿。然而,酒店同样人满为患。在郑州东站附近,有一家酒店甚至乘机将房间价格涨到2800多元,最后被当地监管部门行政处罚。

高架桥上虚弱的白血病人
不仅仅是在火车站,郑州城其他公共场所的角落里,一些病人们也遇到了不同的遭遇。
48 岁的赵红是 M5 型白血病患者,在天津刚做完一期化疗。这段时间,她回到老家兰考县陪伴家人,手臂却突然出现血栓。7 月 20 日,侄媳妇钱曼丽开车载着她到郑州看病,打完疏通针后,她们决定在当天下午赶回兰考县。
但大雨突袭郑州城。当天下午 5 点多,车行至一座高架桥时,车流忽然停滞,她们被困在高架桥上。钱曼丽的丈夫陈涛告诉「偶尔治愈」,那时高架桥的上下口和下方道路积水已经很深,车辆无法通行。钱曼丽当即给陈涛发去定位,同时报警求助,「警察让她们暂时先在原地等待救援,因为郑州到处是险情,实在一时兼顾不过来。」
对于赵红而言,这是艰难的时刻。她的一只手臂植入了 PICC 导管,因为血栓,手臂肿胀疼痛。而植入 PICC 导管的那只手,还需要一直保持举起的姿势,以便让血液流通。为了节省汽油,钱曼丽把车熄了火,两人的手机很快也没了电,同家人失去联系。
高架桥下的郑州已是一片泽国。所幸桥上没有积水,也就没有被大雨淹没的危险。和妻子失去联系后,陈涛慌了,他在网上翻来所能找到的救援电话,「挨个打」,前后有两拨民间救援队尝试前去营救钱曼丽一车人,但水太深,只得作罢。

7 月 21 日,遭受暴雨袭击的郑州市主城区。
图源:IC photo
「救援队员给我打电话,一直说『抱歉』,实在过不去了。」陈涛事后回忆道。
夜黑下来,暴雨仍在倾泻。车上没有水和食物,也没有保暖衣物,钱曼丽坐在前排,赵红在后座,两人都无法入睡也不敢入睡,就这样一直熬到天亮。
暴雨之下,还有一些外地病人滞留在郑州的酒店大堂。
9 岁的小女孩萌萌去年查出白血病,7 月 21 日上午在郑大一附院做完化疗。这天中午,医院停水停电,她被要求出院。因为萌萌身体虚弱,「走不太远」,便跟着妈妈到附近一家宾馆落脚。
然而,宾馆已经满房。无奈之下,两人只能在酒店大堂过夜,「我把她捂得严严实实的。」她的妈妈告诉「偶尔治愈」,等到第二天有人退房,她们才能住进酒店的房间里。
「正常来说,她这两天又该化验了。但医院没水没电,就没法化验。」7 月 22 日,萌萌的妈妈说道,「如果明天我们能回家,就到老家医院化验。」
在郑州一所高校读大三的杨帆,此前确诊良性肿瘤,原本在郑大一附院住院,打算做肿瘤切除手术。不过,在医院停水停电之后,像他这样「还能走动的病情较轻的患者」,会被通知出院,留下的重症病人则被转移到另一个院区。
「我们病区的人,估计走了一大半。」杨帆说,7 月 21 日他离开医院当天,看到电梯已不能使用,只能步行下楼。他走出医院,等家人开车来接,发现「郑州的网络就像是瘫痪了」,网络信号差,甚至电话都打不出去。离开郑州时,许多道路已无法通行,交通十分拥堵。
杨帆的手术就这样推迟了。医院给他留下联系方式,等暴雨过后再重新安排时间。

「不确定能不能顺利回家」
大量旅客滞留车站的情况下,当地铁路部门也开始行动。
国家铁路集团总公司发布消息称,7 月 20 日晚上,郑州东站恢复供电,开始疏散人流。滞留的旅客可以被疏散至武汉、长沙、贵阳等少数目的地。而为了安全起见,郑州东站对过往列车进行了限速甚至停运。
7 月 21 日上午,雨势有所减弱,郑州东站门口的洪水水位下降。王建设夫妇担心再拖下去,「升白针」将丧失药效,于是淌着雨水步行到郑大一附院。医生检查完毕,说「没问题」,就给王建设当场注射了「升白针」,并让他留院观察。

7 月 22 日,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门诊大楼。
图源:IC photo
下午,郑大一附院开始用大巴车,将病人转移到东院区,处于留院观察期的王建设夫妇也跟随前往。但因为此前已经出院,东院区也没有多余病床,王建设只能到附近寻找宾馆。但宾馆也都满房了,他们只能瞒着女儿到医院门口买了薄垫和小毯子,在医院的地下停车场休息。
后来他们告诉女儿,这一天他们走了两万多步。
在驻马店老家,夫妻俩的女儿王梅心焦不已,万一强降雨再度袭来,父母将再度面临危险。7 月 21 日晚上,王梅联系上一位顺风车司机,刚接通电话,王梅就哭了:「这有一个癌症病人,他化疗之后在火车站困了一夜了,一直没休息。还打了针,有了副反应。」
所幸,顺风车司机承诺第二天上午会去接王建设夫妇,王梅这才稍稍放下心来。第二天中午 12 点多,王梅在驻马店的高速路口接到了父母,到此时,两人几乎两天两夜没有吃饭,也没休息。
王梅告诉「偶尔治愈」,如今,她只希望父母休息好,从这次被困的经历中恢复过来。「一开始意识到没人救援他们的时候,我还有抱怨。但后来发现许多人的处境比父母更糟糕。」她说,至于父亲王建设半个月后计划开始的第三次化疗,她也不确定能不能成行。
在位于市区的郑州火车站,随着雨势减弱,乘客滞留情况也得到缓解。由于车站停电,车站工作人员一度打开应急灯,列队为乘客提供照明,维持疏散时的秩序。
据国家铁路集团总公司消息,截至 7 月 21 日下午,郑州站站房内积水已基本清理完毕;9 趟停靠郑州站的列车上的旅客已安全疏散。马涛和怀孕的妻子徐一芳,也在这天下午等到开车来接他们的家属,平安回到了商丘老家。
7 月 21 日凌晨 5 点多,被困在高架桥上的钱曼丽和赵红,重新发动汽车,启用车载电瓶给手机充了电,终于和陈涛再度联系上。早上 8 点多,高架桥上长长的车队终于开始缓慢挪动,看到出入口的水位下降,钱曼丽于是掉转车头,先安全返回郑州的一位亲戚家里。
「车上一天一夜,她们没有吃饭、喝水。姑姑是白血病人,身体更虚弱,受了很多苦。」陈涛对「偶尔治愈」表示,赶到郑州亲戚家的时候,两人「都快虚脱了」。
9 岁的小女孩萌萌,直到 7 月 22 日晚上依然和妈妈住在郑州的酒店里。7 月 22 日上午,他们原本拼到一辆回老家的车,但司机最终没有过来。萌萌的妈妈说,现在还不确定能不能顺利回家。「明天再看看高铁能不能走,不然,我们还是只能拼车。」
今天( 7 月 23 日),郑州铁路部门发布消息称,目前,郑州东站、郑州火车站仍有大量列车停运,郑州东站开行主要为局管内列车,郑州火车站具体开行列车,主要以现场调度为主,部分开行列车处于晚点运行状态。
「铁路部门正在抢通线路,尽快恢复运输秩序,但此次暴雨灾害影响较大,完全恢复正常运行仍需时间。」通知这样写道。
根据郑州市气象台发布的消息,7 月 22 日上午 11 点,郑州市雷电黄色预警信号解除。当天下午 3 点多,河南整体雨势减弱。7 月 23 日,郑州的天气预报为阴天间多云,有阵雨、雷阵雨。微博上,定位在郑州的许多网友说,郑州昨天的天空还曾短暂放晴。
「天晴、来水、来电,这一刻就是国泰民安。」暴雨过后,一位网友这样感慨。
(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文中具名人物皆为化名)
撰文:潘闻博 黄雯 戴凡恺 钟筱初
监制:李晨
首图来源:IC photo

— Tips —
如果您有与医疗健康相关的线索
或与疾病、衰老、死亡有关经历
欢迎投稿给我们
邮箱:features@dxy.cn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偶尔治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