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2021,疫情时代的煎熬、治愈与安慰
2022/2/28 偶尔治愈

281808270,5411759。
这是两串非同寻常的数字。前者,是截至 12 月 29 日的全球新冠确诊总病例数;后者,代表着因新冠肺炎而失去生命的总人数。

全球疫情确诊病例地图,颜色越深代表该国确诊病例累计数越高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
2000 多年前,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流逝平日并不怎么惹人注意,但当我们站在辞旧迎新的节点,一种仪式感便油然而生。猛然回首,不免察觉到一些事实,比如开头的那两串数字。
是的,2021,又是一个被新冠疫情深刻影响、改变的一年。
过往的 365 天里,环球同此凉热。
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毒株迭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四伏。肆虐人间两年后,狡黠的病毒还没有偃旗息鼓的迹象。时至如今,封城下的西安疫情牵动人心——截至 12 月 30 日 24 时,这座「十三朝古都」的本土确诊病例已经突破千人。
过去一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与疫情须臾不可分。从年初开始,石家庄、邢台紧急按下暂停键,南京禄口机场成为传染的风暴眼,张家界欣赏演出的观众相继感染,扬州棋牌室中的老人接连中招,大连进口冷链食品导致疫情扩散……肆虐的病毒无远弗届,不管是祖国南疆的瑞丽,还是地处北国的满洲里,人们都经历了与疫病的短兵相接。

2021年 12 月 28 日,封闭管理第 6 天西安的夜晚
图源:IC photo
「疫病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曾有这般一针见血的评论。回顾往昔,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地理大发现时期的天花、19 世纪的霍乱大流行、20 世纪初的流感大流行,都曾如此深刻地影响历史之船的航行方向。而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在场者。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在其中,我们的目光从未离开这片念兹在兹、乃至生死与之的土地。在过往的一年里,大地上所发生的事情,依然历历可辨。
人口生育与国计民生关系甚深。
2021 年 7 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揭开面纱:我国常住人口数突破 14.11 亿人。不过,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诸多深奥而难解的问题,比如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家庭养老负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增大等等。
人口老龄化催生「银发经济」,这属于发展机遇。但从另一方面看,它带来的诸多问题,也是国家发展道路上的荆棘和绊脚石。
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是扫除这些障碍的重要工具。《「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多项举措,包括完善生育保险、规范生育医疗费用支付管理、做好医保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等,意在提升民众的生育意愿。
「三孩」政策,也被视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剂药方。2021 年,修改之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配套支持措施也在持续搭建之中。

图源:IC photo
事实上,想要让人口良性增长,根本上要解决教育、住房、医疗这三大问题。唯其如此,公众的生育意愿才能真正提高。过去一年国家对前两者的整顿,普罗大众已有目共睹。但医疗环境的变动,在普通百姓看来似乎还稍显迟滞。
治理医疗腐败现象是重中之重。一直以来,它都在滋生民瘼,人们对此有切肤之痛。
《尚书》说:「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过去一年,医疗反腐重拳出击,力求祛除这一顽疾。以 2021 年前三季度为例,至少有 19 名卫健系统官员、60 名医院院长因腐败问题受到查处。
在事关人命的癌症治疗领域,不规范诊疗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潜滋暗长。我们已惯见这种场面——为了延长病人生存期,患癌家庭耗尽钱财,却遭遇不规范诊疗,最终人财两空。
以「上海肿瘤治疗黑幕事件」为标志,2021 年,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和关注达到顶峰。肿瘤规范化诊疗也因此成为这一年的专项整治重点,这囊括了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放化疗、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等诸多层面。
过去一年还是新医改的第 13 个年头。改革行至深水区,风起云涌,惊涛拍岸。
12 月,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主任涉嫌性侵 21 岁的医药代表,已被警方刑拘。事实上,医药与医院之间的利益链条长期错综复杂,这是「看病贵」「药价高」的根源,也是新医改的实施重点。
过去一年,「三明医改」斩断这一链条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被大力推广。而在此之前,它还获得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的关注与肯定。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在这一年被频繁提及。其根本目的,是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使之均衡分布,在更大程度上为民众谋求福祉。
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2021 年 5 月,国家疾控局正式挂牌,这意味疾控机构的职能从单纯预防、控制疾病,转向全面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

图源:视觉中国
而作为撬动新医改的杠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也迎来关键时刻。2021 年,《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出炉,旨在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医保支付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人世变易,时代浮沉,我们的目光不曾离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
信息被泄露、遭遇网暴的新冠感染者;郑州暴雨中等待救助的孕产妇;缺乏发声渠道、不被注意的罕见病群体;深陷家庭养老困境中的白发老人;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精神障碍患者;还有因各种缘故被成瘾困扰的人们。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他们就在你我身边,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E·特鲁多医生的墓碑上刻着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现代医学精密而神奇,但在许多个面对疾病的时刻,它却显得渺小无力。我们如何更好地生存,如何同衰老、疾病、死亡共处?这是人类社会延续至今的一个古老话题,它永恒不衰,配得上无穷的深思和探讨。
岁序更始,时节如流。2021 年即将成为明日黄花,时间的接力棒,已转交到 2022 年手中。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和你一起记录中国人的健康状态,解读中国的医疗现状。
祝你新年快乐,健康顺遂!
撰文:潘闻博
监制:李晨
首图来源:IC photo
— Tips —
如果您有与医疗健康相关的线索
或与疾病、衰老、死亡有关经历
欢迎投稿给我们
邮箱:features@dxy.cn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偶尔治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