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阴影下的春运返乡
2022/3/2 偶尔治愈

    

     一个月后,中国将正式迎来为期 40 天的春运高峰。在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广泛传播风险与回家过年之间该如何选择,再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今天凌晨,张文宏通过微博发声。他认为「从世卫组织的专家共识意见可以看出,中国实施的动态清零策略,也就是所谓的 PHSM(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已经被国际广泛采纳用于当前奥密克戎的应对」。「动态清零」能力是当前最为关键的公共卫生策略。

     12 月 11 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仍处于发展阶段,周新增确诊病例继续超过 400 万例,死亡率出现上升,奥密克戎变异株进一步增加了疫情不确定性,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元旦、春节即将来临,疫情传播风险较大,要在科学精准防疫上下更大功夫,发现一起疫情,就彻底扑灭一起。

     2022 年春节能不能返乡过年?这是很多在外工作的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去年春节前,国家曾发出「就地过年」倡导,很多人留在了工作地过年。据 3 月 8 日的新华社报道,2021 年春运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预计达到 8.7 亿人次,因为各地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客运量较往年降幅明显,比 2019 年同期下降 70.9%,比 2020 年同期下降 40.8%。

     至于今年能不能回老家,目前国家相关部门还没发布政策,但近期已有张家口经开区、广西凭祥市、银川、山西等多地区发布了针对不同群体的就地过年的倡议。12 月 8 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也发出倡议,2022 年元旦春节期间非必要不离沪。

    

    

     杭州:次密接公司职员隔离在酒店

     30 多岁的赵帅老家安徽,在杭州工作多年,2020 年的春节因疫情爆发他没回老家,2021 年春节前杭州发倡议书,倡导就地过年、「非必要不离杭,减少出行聚集,助力疫情防控」,考虑到孩子还小,返回老家要乘火车,新冠病毒传播风险高,所以他和家人都在杭州过年。

     赵帅还记得上一年公司发了「过年大礼包」跟留岗补贴,他带着妻子、孩子和父母跟老家的亲友远程拜年,只是不能给爷爷奶奶上坟有些遗憾,按老家的风俗,过年给逝去的亲人上坟、祭拜是很重要的仪式。

     为了弥补遗憾,今年他早早就计划返乡过年,但没想到杭州疫情一来,他因次密接被隔离,返乡计划搁浅。

     12 月 6 日,赵帅的两个同事从杭州去南京出差谈业务,往返都是乘高铁。结果因为同车厢有新冠确诊病例,同事与确诊病例相隔只有两个座位,成为密接者,赵帅成了次密接。12 月 12 日他们接到了通知,赶紧做了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13 日赵帅被救护车拉到一个酒店隔离,隔离时间多久也没确定,「管理人说,隔离时间长短要等一段时间看密接者是不是确诊病例。」

     「以前看新闻总觉得那些被隔离的人很遥远,没想到自己成了其中一员。」赵帅说,现在妻子孩子居家隔离,一开始还是有些害怕,但几天后发现也没什么,每天两次测体温、有人管送三顿饭,体温一直正常,他的工作大都在网上能完成,只是天天在屋里太憋闷。

     「同事手机上的码已经变黄了,我的还没变,只是带了星号。」赵帅说,今年暑期他曾回过一次老家,但与春节回家过年感觉不同,一是没过年的气氛,另一个是很多亲戚也在外地工作,平时不容易见到,只有春节才能聚。

    

     2021年12月13日,浙江杭州,写字楼解封后,隔离人员在杭州钱江国际时代广场外等待上车。

     在北京生活 20 多年的米夏也因疫情改变了计划,她本计划春节带着孩子回杭州和父母、姥姥团聚,为孩子明年转学看房子、办各种手续。「学校对小学生管理很严格,出京要报备填表,出北京容易,但回来可就不好说了。」米夏还记得 2020 年 3 月,国内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她带着孩子回京,机票被迫改签了两次,险些回不来。

     2021 年春节一家人在北京过的年,没敢回杭州,「记得当时规定从外地回北京的孩子要居家隔离 14 天,我们怕耽误上学就没回去。」 米夏自己判断,这个春节她很大可能也是回不去了,「即使回杭州了,还不知到时返京的管控政策怎么样,万一行程码带星、变黄了,那就耽误太多事了。」

    

     绍兴:企业员工难返乡

     在上海一家媒体工作的李政告诉偶尔治愈,他总结两年来自己应对疫情管控的策略:坚持错峰出行。一旦疫情平缓,他就休年假,回内蒙老家探亲或赴外地旅游、办事,一旦疫情防控趋紧,就不出上海。平时不赶五一、十一及春节的假期,这时候大规模游客流动,到处拥挤,被感染的风险也高。

     李政的经验似乎有些道理。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可能造成人员密集,疫情扩散速度加快,防控难度会有所加大。但就目前国内的防控措施来看,扩散风险并不是太高。在疫情常态化的管控中,已经总结出了一套经验,那就是「精准防控」,即如果某地区发生疫情,那么该地区的人流可能就需要管控,采取「就地过年」方式。

     美国佐治亚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副教授陈茁也持相同观点,他对偶尔治愈表示,春节期间大规模的人员流动确实会导致新冠病毒传播风险升高,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传染力比德尔塔毒株更强。今年 11 月底的感恩节期间,美国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数激增。感恩节类似于春节,是美国阖家团聚、外出旅行的重要节日,因为出行高峰人员流动性大、人群聚集,导致新冠感染病例增多。陈茁预计,随着圣诞节、元旦来临,美国人外出、聚会、旅游等活动增多,新冠感染的病例还会有新的一波激增。

    

     据浙江发布的疫情信息,自 12 月 5 日到 16 日 16 时,浙江三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343 例。其中,宁波 64 例,绍兴 254 例、无症状感染者 1 例,杭州 24 例。而据 12 月 13 日浙江发布的消息,截至 12 月 13 日 16 时,已有 5.2 万人被集中隔离,54 万人纳入隔离管控。

     浙江加强了对出行的管控措施,杭州萧山区、宁波镇海区、绍兴上虞区人员严格限制通过铁路出省,杭州、宁波、绍兴等 3 个地市其他县(市、区)的人员出省必须持有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个政策将一直延续到 2022 年 3 月 15 日。不过,这些区域降低风险等级后,出行政策将同步调整。

     在疫情影响下,绍兴当地企业的大量外来工人可能无法返乡过年。「我们是制造业企业,有 800 多员工,600 多人来自安徽、江西等多个省,今年春节估计工人大部分要在绍兴过年了。」绍兴柯桥区一家企业管理人员胡先生介绍。

     胡先生说,目前绍兴柯桥区企业都在正常上班,但路边餐饮娱乐等场所都关了,自己企业员工都住在宿舍区,没有限制外出,但企业也加强了对员工的防疫措施。

     对于在绍兴务工的外地人来说,今年返乡过年恐怕很难。胡先生说,他了解周边多家企业已倡导员工就地过年,上一个春节这些员工也是就地过年,但春节后疫情平稳他们分批休假回家探亲。春节期间企业会给员工发慰问金和补贴,也会组织员工搞联欢会。胡先生相信通过政府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很快就会清零,毕竟距春节还有一个多月,也许临近过年就会新的出行政策了,胡先生也希望过年能休个假,和家人外出探亲访友,否则员工都就地过年,他作为管理人员也走不了。

    

     专家:能否回家过年要综合考虑

     王维诗云「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少网友已连续两年没能返乡过年。也有网友担忧各地政策名为倡导实为严控,临近春节或突然严格限制出行,就走不了。

     「现在政策是倡导不是强制,春节确需外出的要向单位和社区报备,我们要掌握你去哪里、从哪里回来。」12 月 15 日,张家口经开区管委会防疫办人员在电话中告诉偶尔治愈,只是疫情管控要求精细化,要登记去外地的时间、返回时间,去往目的地,但现在出张家口都是自由的。

     距离春节还有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发布相关出行政策。

     广西凭祥市最早,当地疫情防控部门 12 月 5 日发布通知,倡导各门店、商铺的店员就地过年、网络拜年,减少人员流动。12 月 8 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提醒各有关单位,元旦春节期间尽量不要组织年会、节庆等人员聚集活动,非必要不离沪。12 月 9 日河北张家口经开区发通知,倡导全区党政机关职工等就地过年: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要率先垂范,一律在本地过年,一律不出境,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尽量不离开当地,确有需要的要严格审批管理。

     12 月 13 日,银川发布通告,即日起「非必要不离宁」,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提倡就地过节、过年。12 月 14 日,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发布提示,倡导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要率先垂范,尽量在本地过节过年,非必要不出省。

     广西凭祥疫情防控部门人员电话中告诉偶尔治愈,该市倡导就地过年不是说禁止外出,但建议离开凭祥的人先做核酸检测,春节可以返乡过年,提前向目的地询问是否需要报备登记,春节后返回凭祥时还要看家乡和凭祥的政策和疫情态势。

    

     面对人们的担忧,专家的表态起了些安稳人心的作用。据新京报、中国网等报道,12 月 12-13 日,在上海举办的「2021 凤凰网财经峰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年关临近,「我觉得绝大多数人,该回家、可以回家。」曾光也指出,春节回家是一个笼统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到时候是否能够顺利回家还要看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是否是绿码、所在的城市的风险级别等。但如果没有急事回家,最好还是就地过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就今年我国的疫情形势来看,局部的管控仍有必要,即如果某地区发生疫情,那么该地区的人流可能就需要管控,采取「就地过年」方式。但从全国大形势来看,各地都「就地过年」是没有必要的。但目前距春运还有一段时间,具体情况还需当时情况来看。

     即使不能返乡过年,也会是短暂的,疫情终将会过去,美国佐治亚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副教授陈茁将视野放在了未来。他认为,全球疫苗可及性缓慢提高之后,后疫情时代在一定时间内也会到来。我们需要在满足公众日常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将疫情应对常态化提上日程。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加强防治结合将有助于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同时切断传染链,降低新的大规模疫情出现的风险。

     (为保护受访人隐私,赵帅、米夏、李政均为化名)

     撰文:李华良

     监制:李晨

     首图、文中配图来源:IC photo

     — Tips

     如果您有与医疗健康相关的线索

     或与疾病、衰老、死亡有关经历

     欢迎投稿给我们

     邮箱:features@dxy.cn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偶尔治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