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10年内,年薪超百万:当代大学生收入期待是如何被抬高的?
2022/11/20 23:43:42 实用商业心理学

     点上方实用商业心理学 , 回复"3030"

     获取「20节人际高手课:如何用朋友圈赚钱」

    

     昨天,看到了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由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发起,针对全国各地大学生的一份就业调查。

     将回收到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了几点很有意思的结果。

     例如,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热衷互联网行业;他们最向往的企业前三名分别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京东;他们在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前三分别是自我成长、价值感、高薪... ...

     其中有一项结论,引发了很多人的争议:

     「超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

    

     01年入百万幻想大于现实

     很多人觉得这个数据很好笑。

     超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 10 年内会年入百万,这就好比是自己在小时候发愁,自己将来是考清华还是北大一样。

     即便我们常说,这一代的 00 后物质基础夯实,时代发展也带给了她们许多契机,但若想要真正实现年入百万,恐怕依旧是没有踏入社会所不能理解的概念。

     这并不是故意唱衰年轻人,而是很多数据都能证明这并非一件易事。

     比方说,在 2020 年,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2,189 元。

     比方说,在上市公司的薪酬榜上,要想达到年薪百万,在 A 股的上市公司高管中至少也是前 20%。

     再比方说,在 2020 年,中国薪酬指数研究机构发布了《2020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根据数据显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薪酬指数最高,毕业生平均薪酬为 10,818 元,其次是北京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为 10,698 元,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三,毕业生平均薪酬为 10,673 元。

     你要问,年入十万可不可能,我觉得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要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年入百万,那就意味着至少在十年内,公司每年给你的涨薪幅度都必须要在 50% 以上。

     你品,你细品。

    

    图源:中国薪酬网

     02样本偏倚别给大学生贴标签

     那问题来了。

     既然真正要达到年入百万这么难,为什么还有超过 6 成的大学生这样认为呢?

     我们能很容易想到的一些原因。

     比如,还没有真正踏足社会时,对薪酬的期待过高。这点我们都有过经历,大学在校期间跟室友畅想未来时,信誓旦旦地说第一份工作的保底工资至少得 8 千,不然才不会去。

     结果毕业后才发现,能找到一个 5 千、五险一金齐全的工作都相当艰难。

     又比如,还没有真正进入职场时,对自身发展期待过高。就像很多人在刚刚进入职场时,会对自己强大的学习能力抱有十足的自信,认为只要公司给自己一个机会,就一定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结果毕业后才发现,能给机会的公司,很少是因为自己十足的自信,更多的则是看中了你的价钱只需要 5 千。

     当然,这是在事后诸葛亮,当年别人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这些所谓的“真理”时,自己也一脸不以为然。

     既然主观想法很难纠正,那客观事实是否有误差?

     小汇认为有。

     前面忘了说,虽然说这份报告是针对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做的调查,但最终回收得到的样本数据只有 2700 份

     要知道,许多大学的毕业生都不止 2700 人,用这些人就来代表这届大学生,实属有点偏颇了。

     再结合年入百万的结论来看,这仅有的样本很有可能发生了偏倚。

     毕竟,我们不能一边说大学生应该要有理想、敢拼搏,一边又说着这届大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吧?

    

     03#高薪目标不只是期望过高

     虽然这份报告参考性有限,但不妨碍它透露出一个事实。

     这个事实虽不如“年入百万”这样骇人,但“过分地期待高薪”,的确是很多处于校园与职场交界处的大学生想法。

     其实,这种想法十分正常。

     甚至不止刚毕业,接下来的第一份工作、第一次跳槽,大多数人都会习惯性地对薪资产生更高的期待。

     如果有能力,期待当然会兑现,但就怕只有期待。

     毕竟,职场不是运行在期待之中,而是存在于现实之内。

     不过要说的是,越来越多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薪资期待过高,一部分原因也是来自整个社会和职场的氛围。

     之所以大家都对互联网行业趋之若鹜,最典型的就是因为“互联网高薪神话”。当自己把未来的规划制定在互联网行业内,那有一个符合大环境的期望薪资则是必备的。

     但只是单方面地考虑市场的价格,却不去审视自己的价值,是无法达成双赢,总有一方会败兴而归的。

     再加上移动互联网、5G等颠覆性的科技发展,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对贫富的认识比较浮躁。

     时下,很多人年纪轻轻、涉世不深,但却对阶层概念有了鲜明的划分。有几辆车、几环有房、年收入多少等等,这些都会左右部分人对社会的看法。

     乃至于,当有调查表示:中国有 13 亿人没有出过国、有 10 亿人没有坐过飞机、有6 亿人的月收入不到一千... ...时,许多人表示大为震惊。

     说到底,“年入百万”不仅仅是个人过高的期望导致,还有可能是由于整个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抬高”。

     但,抬上去了,会不会掉下来?

     The End -

    

    


     如果不能控制时间,你就难以平衡家庭和事业。掌握了科学的时间管理法则后,既能轻松获得自由,又能摆脱焦虑无力。为你推荐于盈的《精英都在践行的时间管理术》,教你学习、工作、家庭3不误。帮助你管理好时间、打理好家务、经营好关系、教育好孩子。想要了解更多,可以戳视频看看↓↓

     你是愿意主动管理时间去过日子,还是让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把你给过了,全看你现在的选择!

     一次线下课至少上千元,现在在有书,只需要149元?

    

     (已更新完毕,可永久回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实用商业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