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孕了,请你家关WiFi”,居民被邻居贴条,小孩神回复
2023/4/16 22:56:00 实用商业心理学

     点击实用商业心理学↓, 回复"3030"获取「20节人际高手课:如何用朋友圈赚钱」

    作者:老康

     来源:黄启团

     (nlpteam)

    

    “家有孕妇,请你把网络关掉”

     最近看到一个消息,山东某地的一个女孩下班回家时,不经意看到门上赫然贴了一张纸,上边写着:“因为家里有孕妇,请大家在睡觉和上班的时候把家里的WiFi关掉!”

    

     据周边的邻居反应,这户人家把自家上下左右邻居的房门,都粘了个遍,生怕别人的WIFI信号,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

     邻居家的小孩看到后说,晚上我爸爸需要工作,“叔叔要不你们搬家吧”

    

     更早前,广西一位女子,也因身孕怕辐射,威胁隔壁邻居关网络,不然就砸他楼下的车。

     邻居没放心上,结果一怒之下真把人车砸了。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过多指责这两位准妈妈。很多人在孕期吃不好、睡不香,加上激素水平的变化,很容易草木皆兵。

     早有专家解释:WiFi的功率并不大,产生的辐射比手机要小很多,担心WIFI辐射伤害身体纯属杞人忧天。

     只是从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准妈妈们对辐射的恐惧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面对我们内心的恐惧,是要求别人改变,还是我们自己先做一些调整,怎么调整

    

    你究竟在恐惧什么?

     恐惧是一件好事吗?

     当然了,心理学家黄启团先生曾经这样描述恐惧:“我们看到蛇,会恐惧,会害怕,于是会躲开,这样才能确保生命不受威胁。比如我们看到爆炸,会恐惧,于是会逃离,如此才能保障我们生存的机会。”

     “焦虑也是一种恐惧,对未来的恐惧”

     只是当我们恐惧时,我们究竟在恐惧什么?

     不确定性

     不确定结果是好是坏,不确定旁边的狗是否会咬我一口,不确定医生的诊断结果到底是好是坏。

     “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比“知道坏的结果”,还要可怕。

    

     克服恐惧,就是要摆脱不确定

     于是我们找人算命算姻缘、拜财神拜关公,像前文的准妈妈,让丈夫四处贴纸条关WIFI,本质上不过是减少一点不确定——wifi信号不一定对身体不好,但万一有辐射,伤害孩子呢?!

     为什么相同的场景,有些人处之泰然,有的人如临大敌,极度厌恶不确定性?

    

    心理学家贝克:小心这些认知扭曲!

     先讲一个故事:心理学家贝克7岁时发生一次意外,手臂被折断,后来又感染了败血症。

     接连的意外和生病,让他极度恐慌,学习,逃学,为此在一年级还留级。最后借着自助的方式,他还比同学超前一年毕业。他是怎么做的呢?贝克老爷子说:

     “如果我掉进洞里,我可以自己爬出来。我可以自己来,这种经验对我影响很大。”

     多年后,他总结了当初的经验:努力克服自己无能、很笨的想法,“‘我曾被击倒’这种想法会让我动起来。‘绝对不说死’,这种态度是一种挑战,把不利之处变成了有利之处。”

    

     1979年,他提出了至今享誉全球的“认知疗法”,告诉我们哪些“自动化思维”,将会让人恐慌不安。

     认真对比一下,这些扭曲的思维认知你有吗?

     1、糟糕至极。无论发生什么,第一时间想到最坏的结果,觉得要大难临头了!“如果TA拒绝我怎么办”“要是我得癌症怎么办”然后在臆想的后果中无法自拔。

     2、以偏概全。 因为一个细节,或是因为一点瑕疵,进行情绪化推理,忽略了其他条件。

     3、过度概括化。因为一次考试失败,认为自己以后所有考试都失败。因为一次做得不好,觉得自己以后都做不好。

     4、个人化。觉得所有事情都是由自己造成的,自己要背负全部责任。

     5 标签化和错贴标签。根据一件事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

    

    如何走出恐惧?觉察你的自动化思维

     “自动化思维是一种思维流,它与一条更大的思想流共存。自动思维不仅见于有心理痛苦的人,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动思维,但大部分时间我们是意识不到它的。——贝克”

     举个例子,咨询室来了一位案主(小张),小张埋怨道,上司总把跟她本职工作无关的琐事交给她,她身心疲惫却不敢推辞。

     而且上司似乎把更容易出成绩的工作多数都分给了学历更高的同事。

     她开始变得焦虑、恐慌,“这是什么意思?我要怎么办?”

     咨询师问小张,如果没有全部接受领导安排的任务,会怎样,会失去工作吗?领导这么做,只是针对你一个人吗?‘好事’从来没有分给你吗?

     小张想了好一会才回道:好像也没那么严重,只是如果我拒绝了,我过不了我心里的那关,我觉得自己不近人情。一些琐事那些高学历的同事也在做,容易出成绩的工作有时也会轮到自己。

     咨询师带她继续觉察她的自动化思维:如果我没有全部接受领导的任务,我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这是一个叫做“标签化”的认知扭曲。“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内心的不满意,比如对学历的不满意,对自己的低评价,投射到领导身上,认为别人也这么想,这么看自己。于是更加关注上司如何分配任务,一点点做不好,就怀疑自己的能力,更加失神落魄了。”觉察到自己的自动化思维后,小张开始做出了新的选择,适当婉拒上司的部分琐事,增加自己的学习时间,用能力的提升,破解对学历的耿耿于怀。

    

     知名心理学导师黄启团对此总结道,破除我们的自动化思维,有三个步骤:1、觉察。看到是哪些思维信念限制了你,正如你看到沙发上有一把水果刀,它就不会再伤到你。

     2、改变思维信念,做出新选择。譬如小张在职场上新的选择。

     3、践行你的新选择。上述三个步骤中,最重要是第一步,觉察你自己

     除了觉察我们的思维信念,你也可以觉察自己的潜意识

     恐惧,背后常常藏着我们不愿面对的痛苦,被我们埋进了潜意识。

     害怕跟人相处,潜意识可能是恐惧亲密;害怕承担责任,潜意识可能是恐惧差评;害怕黑暗,潜意识可能藏着一段创伤……

    

     向内,即是向上。觉察,去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

     正如《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所说的:“我们看不到自己,遇不到未知的那个自己,其实是因为,我们自己已经认同了我们的身份、思想、情绪或者身体。

     我们以为身份是我们自己,其实不是;

     我们以为大脑是我们自己,其实也不是;

     我们以为情绪是我们表达自己的出口,其实不完全是;

     只有这个肉身的躯体,才是实实在在和我们一同活在当下的。”你同意吗?看完文章觉得有收获,欢迎转发点赞哦。

     -END-作者:老康,资深新媒体人。来源:本文系黄启团(nlpteam)原创,学习心理学,过有钱有朋友的人生。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任何时候,强大的表达力,都意味着强大的竞争力、幸福力、影响力。

     如果你希望自己:

     家里闹矛盾时:几句话就让

     老公孩子乖乖听话,甜蜜幸福。

     开会发言时:每一次都能一语中的,成为公司里说得上话的人;

     公开说话时:总能让人

     点赞、捧场,轻松吸引贵人相助;

     这一次,为你推荐马丁老师,他将10年的表达经验,融汇成这堂《27堂表达修炼课》,让你成为大智慧、大格局、高情商、有魅力的人。

    

    27堂课彻底重塑你的表达力涵盖日常30+表达场景从容搞定任何场合长按二维码,马上领取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实用商业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