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赚1800万,如今手脚溃烂:天才童星“陨落”背后,道出了原生家庭最大的灾难
2023/4/19 22:25:00 实用商业心理学
点击实用商业心理学↓, 回复"3030"
获取「20节人际高手课:如何用朋友圈赚钱」
作者:凰兮
来源:NLP研究院(nlpcn1997)
016岁赚1800万却手脚溃烂,没钱打针
前段时间,当前童星小彬彬(温兆宇)提到,自己和新女友小英,在越南登记结婚,评论区一片骂声:

一开始,不懂这是什么原因,后来一查发现,小彬彬这居然是三婚了。
小彬彬曾被称为“魔鬼父亲”,因为他家几个儿子,年纪小小就成了童星,拼命拍戏。
长子小小彬(温玄烨),两岁出道,接拍11部电视剧、4部电影,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下一站,幸福》。
二儿子迷你彬(温玄煜)出道更早,不满周岁就开始拍戏,8部电视剧、1部电影,参加过的综艺节目更是将近20个。
小儿子萌萌彬(温玄熙)虽然还没演过戏,但小彬彬带着三个儿子组成所谓的“彬彬家族”,经常一起上综艺。

这几个孩子吸金能力也强,爆红时,片酬高达百万;出道两年,就赚了1800万。

然而,童星的总是难逃“长大后人气暴跌”的诅咒,随着年岁增长,几个孩子失去了“工作”。

两年前,小小彬曾被拍到皮肤溃烂。
原来,他从小就有异位性皮肤炎,每个月都得打针,一针差不多500多人民币。
对此,父亲小彬彬表示:“以前要拍戏才打针,现在不拍也就没必要了,太贵了。”
听听,这是人话吗?
按理说,几个孩子那么拼命拍戏,片酬应该不少,怎么现在针都打不起?

而他们的父亲,800万的房子、100多万的车子……
小彬彬没有收入,孩子们其实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几岁的孩子,为了这个家,全年无休,放了4天假,已经算“多”。
学校更是没去过,26个字母都背不出。
更可怜的是,他们供养全家生计,而父母给予他们的,却是破碎的家庭。
母亲换了一个又一个,渴望父亲的陪伴,只能不停讨好。
小小彬一直对外坚称:“我的爸爸是最好的,最棒的。”
或许只是害怕,他们连这个糟糕的父亲都会失去。

02你所经历的不幸都会传给下一代
这几个孩子,在本应无忧无虑的年纪,被父母过度地包装、营销,最后活得比社畜更累。
其实无论是当童星,还是小网红,如果只是一次两次,可以当做孩子人生中的一种体验。
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如果不顾孩子感受,剥夺他们的童年,那也太残忍。
然而,有一个更可悲的事实是:
作为“魔鬼父亲”的小彬彬,本身也是童星出道。
他之所以被称为“小彬彬”,正是源于曾出演《星星知我心》的小彬彬,从此爆红。

年仅4岁,就拿下金钟奖,至今仍是该奖项最年轻得主。
只是,他的演艺生涯停在1988年,渐渐被人遗忘。
他的儿子们,其实是重复着这位父亲曾经的命运,无论是出道,还是“无爱”。
小彬彬的母亲曾在接受采访时提起,她不能理解舆论为何要指责他们这些大人。
因为在她看来,比起她儿子,孙子们至少能相互陪伴,已经“很幸福”。趁着大火,把赚钱放在第一位,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看到这里,恍然大悟。
小彬彬从小便在缺乏爱和理解的环境下长大,所以成为父亲后,他也给予孩子爱和理解。
他毁了孩子的童年,正如他曾被毁掉那样。

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智模式,形成于人们自我构建的成长过程中。孩子对人事物的最初感知和反应,皆来自于重要他人的影响,并在多次发生后,慢慢成为其一生的关系模式。
就像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的:“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影响到这个人的性格、三观、思维、习惯,这种影响是毕生的,难以磨灭的。”
许多人在儿时受到了来自重要他人的伤害,总会暗自发誓,“以后一定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然而,事实往往是“长大后我成了你”。

03父母可以是明灯也可能是一生的噩梦
我有一个朋友,他就是从小看着父亲家暴母亲,发誓以后绝对要好好对待未来的妻子。
可当他结婚了,在一次争吵中,他打了老婆。
事后,他后悔极了,当场跪下求原谅。
然而,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第三、第N次……
最后,他们离婚了,他无比痛苦,不敢再找一个伴侣。
正如弗兰克·卡德勒所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原生家庭影响一个人的价值感的形成,影响其未来婚姻关系、人生格局。
而这个人本身又会成为TA孩子的原生家庭,影响着下一代,而下一代会不自觉地复制原生家庭展现给他们的模样。
很让人绝望是吗?
但这并不代表无法被治愈。
前不久,傅首尔曾发了一篇长文,登上了微博热搜。
在长文中,她提到自己的童年。
父母离婚、母亲视她为累赘、寄养在外婆家、家里穷、只能嚼别人嘴里的泡泡糖、为了让妈妈回来,不惜喝洗洁精水……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她敏感、自卑,不敢信赖、依赖任何人。
正应了那句:好的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明灯;“恶”的父母,则会变成孩子一辈子的噩梦。
幸运的是,她遇见了能够充分接纳、信任她的老刘。一段幸福的婚姻,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治愈原生家庭的不幸。
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将伴侣、婚姻视为“救世主”。
诚如武志红说:“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真正要治愈自己,唯有自救。
04给你什么样的牌尽量打好它
有心理学家曾对近700名孩子,进行长达32年的跟踪研究。
研究发现,那些曾在童年经历过创伤的孩子,有一部分长成了获得“成功”的人。
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天赋,只是比常人更相信,他们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未来。
正如东野圭吾所言:“悲观也没用,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我们都希望拥有“完美的家庭”,但所谓的“完美”,从来都不存在。
如果我们当真成长在不幸的原生家庭,与其一直指责、抱怨,活在过去的阴影中,不如主动掌控自己的生活。
1、面对曾伤害过你的父母,你可以选择原谅,更有权不原谅。
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11岁的女孩不行被继父强奸,长大后成了性工作者,并因此认识了丈夫,组建新家庭。
她以为自己早已遗忘、放下了不堪的过往,其实仍常常为之发脾气、痛哭流涕。
当然,你不该为过去而活,一味执着于过去的自己,并不明智。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辨别清楚,错误的到底是谁,由此摆脱自我厌恶感、耻辱感。
放下包袱,大胆地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走下去。

2、无需时时与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你本可独立。
孩子总是对家有所眷恋,健康的家庭会让孩子有归属感,即便是不健康的家庭,也可能存在各种困锁孩子的东西,让他们觉得,离开了家就不能生存。
可实际上,我们可以尽管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违法犯纪的除外)。
如果父母因此难过,可以劝慰他们“我能独自养活自己,您们应该为我感到骄傲和高兴”……
3、维系亲情的同时,更要坚持自己的三观和立场。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懂得坚持以自我为中心——这不是要你变得自私,而是在面对父母的质疑、控诉、暴力时,坚守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当然,独立不等于我们就一定要断绝亲情关系,有些矛盾不至于此。
在和父母产生矛盾和分歧时,这时以自己的感受为主,好好地谈清楚彼此的感受——如果是错误的观点,就应该改变。

伊能静曾在一个节目中表示:“走过原生家庭,不是要和家庭和解,更重要的是跟自己和解,不要放弃爱自己。”
我们不需要为原生家庭发生的事情负责,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当一个人不再执着于过去的不幸,便能拿出独立的身份与力量,踏实地过好自己的人生。
即使你没有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将原生家庭欠你的,一点点地找回来。
让悲剧的轮回,在你身上停止,给予下一代,全新的幸福轮回。
-END-作者:凰兮,一个爱听故事的撰稿人。来源:本文系中国nlp学院(nlpcn1997)原创,这里每天分享实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好文好课(婚姻、亲子、职场)。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任何时候,强大的表达力,都意味着强大的竞争力、幸福力、影响力。
如果你希望自己:
家里闹矛盾时:几句话就让
老公孩子乖乖听话,甜蜜幸福。
开会发言时:每一次都能一语中的,成为公司里说得上话的人;
公开说话时:总能让人
点赞、捧场,轻松吸引贵人相助;
这一次,为你推荐马丁老师,他将10年的表达经验,融汇成这堂《27堂表达修炼课》,让你成为大智慧、大格局、高情商、有魅力的人。

27堂课彻底重塑你的表达力涵盖日常30+表达场景从容搞定任何场合长按二维码,马上领取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实用商业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