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勇闯“戒色群”,因一句话被百人邀约:别装了!
2023/4/25 21:02:00 实用商业心理学

     保守、自律、拒绝乱搞。

     本着“好男人不可错过”的宗旨,她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女追男,隔层纱”,这个男孩很快答应了她的追求,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然而随着交往,她发现有些地方不对劲,男友竟然有个恐怖的秘密......

    

     作者 | 拂苏

     来源 | 励职派(ID:xzzhichang)

     01

     热恋中的小情侣,肯定少不了浪漫的约会。

     一次气氛正好,女孩“情难自禁”,心中小鹿乱撞。

     她慢慢将头靠近男朋友,想要亲他一下。

     没想到嘴巴都快碰一块了,男友竟一把推开她,还大声呵斥:

     “请你不要做这种淫邪的行为。”

    

     周围所有人齐刷刷地看过来,女孩当场社死。

     万分尴尬之时,男友却再一次语出惊人:

     “这是不好的行为,女孩子要矜持。”

     女孩当时就懵了。

     怎么现在“接个吻”还能上升到“淫邪”了?

     看着男友“一本正经”的模样,女孩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太过“饥渴”?

     可越到后面,女孩越发现男友对于“男女之事”不仅是保守,甚至她的每次靠近,都很警惕。

     难道他“不行”?

     怀着这样的疑问,女孩多次旁敲侧击,终于找到了答案:

     不是他不行,而是他要“戒色”。

    

     在男友眼中,“淫邪”是羞耻而恐怖的。

     沉迷其中,不仅身体会垮掉,还会破坏家庭。

     不得不说,他这种思想境界,不是我等凡人可以理解的。

     可问题来了,如果一直“戒色”,结婚之后怎么办?

    

     男友的回答再次震惊女孩:

     “婚前禁欲,婚后为了繁衍可以破戒。”

     为了繁衍的大任,不得不向自己最厌恶的“淫邪”低头,真是令人感动。

     可惜好景不长。

     有一次男友过生日,女孩精心打扮赴约。

     男友瞬间血气上涌、把持不住,竟主动邀请女孩共度良宵。

     万万没想到,两人发生关系还不到24小时,男友就翻脸了。

     而分手的理由如此荒诞可笑:

     “后悔被你迷惑,害我破了戒。”

    

     抵制婚前性行为的是他,完事提裤子就跑的也是他。

     对女友毫无愧疚之心也就罢了,还倒打一耙。

     真是奇葩中的奇葩。

     更过分的还在后面,他还向女友索要赔偿金:

     “你转一些钱给我吧,我帮你一起随喜、消业,这样能减少一些罪恶。”

    

     睡完人家,还要人家给你钱,真是长知识了。

     女孩气急了,多次逼他出来讲清楚,结果他就是不敢出来。

     还是他舍友看不过去,偷偷告诉女孩真正原因:

     原来他被“戒色群”的群友蛊惑了。

    

     “戒色群”?

     当男友舍友把宣传单的照片发给她,她才相信这一切是真实存在的。

    

     为了深入了解,她先用小号加了传单上的二维码,备注说自己是个男孩,“深受手冲困扰,想要戒色”。

     三秒钟女孩就被拉进群了,简直大开眼界。

     里面基本就是一个群主,天天发什么《寿康宝鉴》、《戒为良药》,让人每天诵读……

     简单总结一下:

     不戒色,健康人变残疾人;戒了色,残疾人变健康人;就是这么牛批。

     他们还宣扬说交过两个以上男朋友的女生是淫毒化身,碰不得看不得,不然会罪恶深重。

     群里谁有女朋友,基本也都是劝分不劝和。

     一想起前男友的迷惑行径,再看到“戒色群”这般人的奇葩行为,女孩怒从胸中起,想到了一个绝佳的的复仇计划:

     “既然号召戒色,那就看看这些群友的忍受力有多强。”

     接着,就给他们来了“致命一击”。

     女孩向“戒色群”发了几张自己清凉的自拍,还发了一条喘息声的语音,内容要多诱惑就有多诱惑。

    

     结果,一声娇喘,数百人当场破防。

    

     号称要戒色的“戒色群”几乎全军覆没。

     最后,女孩被踢出了群聊。

     02

     在国内最大的“戒色吧”里,至今已聚集了六百多万“信徒”。

    

     这些狂热的信徒们,把“戒色”当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

     他们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不知疲倦地信奉着所谓的“真理”,制造出一种极端的魔幻感。

     凭借着这股深信不疑的狂热,他们一心将队伍发扬光大。

     戒色传单被贴到了各种地方。

     大大小小的厕所;

    

     大街小巷的电线杆子;

    

     连铁门背后也没有放过;

    

     甚至国外也有所涉及;

    

     当然,“戒色吧”不是男性专属,越来越多的女性“戒色吧”正在崛起。

    

     而他们所信奉的“真理”,也是如此简单粗暴:

     他们把所有罪恶的根源,都归咎于“淫邪”。

     甚至把这种思想视为“真理”,当成解救自己的良药。

    

     对每一个“信徒”来说,“手冲”是第一宗罪:

     lu多会上瘾,lu多会伤身,lu多会损伤气运。

     破解的唯一方法,只有“戒色”。

     在这种荒谬逻辑的推动下,各种“戒色群”、“戒色吧”应运而生。

     你可以不相信他们的“真理”,但你不得不相信他们蛊惑人心的本事。

     在贴吧里,会有人告诉你,一旦沾染上“淫邪”,就会有报应。

     比如,脱发。

     如果正值青春却秃了,那么你指定是lu多了——瞧,被色 欲控制的结果有多严重!

    

     比如,伤肾。

     如果你们发现自己变丑了,或者智力明显下降了,不是因为别的,就是你不该做的事情做多了。

     哼哼,具体是什么事,懂的都懂。

    

     此外,抑郁症、社交恐惧症……这些也都是你的“因果报应”。

     看医生吃药都是不管用的,只有“戒色”,你才能重获新生。

    

     如果你不“戒色”,不仅身体受伤,你的“运道”也会损伤。

    

     如果这些都阻止不了你继续沉迷“淫邪”,他们会祭出最后法宝——24种后遗症详解。

    

     小腹胀痛、全身无力、骨质疏松、大脑损伤、尿毒症.....

     总之,只要你还有欲望,就没有你不会得的病,甚至还会面临生命的枯竭。

    

     只有“戒色”,你才能慢慢回到正轨。

    

     被这些荒谬的言论充斥着的论坛,宛如一个大型降智现场。

     用各种“因果报应”进行绑架,将“性”的危害无限夸大。

     洗脑自己的同时也互相洗脑,只是为了成就“大业”。

     这不由让我想起《葵花宝典》中的绝世神句: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殊不知,他们早已掉入别人的陷阱。

     03

     要想拯救万民于水火,必然少不了“大师”级别的领路人。

     吧主“飞翔大师”,可谓首屈一指。

    

     “戒色吧”的主要理论来源,就是他写的一本书《戒为良药》。

     书中主要鼓吹“只有戒色才能到达人生巅峰”的理论。

    

     为了将自己的理论发扬光大,他还开起了公众号。

    

     在喜马拉雅上也开了语音课程,

    

     还与时俱进,拥有了自己的APP,

    

     甚至还有专门的人员,将相关内容推广到了海外。

    

     而这一切的苦心经营,如今看来都是“值得”的。

     由于“大师”的理论太过深入人心,出版的书籍买家已遍布全国。

    

     组织的线下活动,只要以“助印”的名义倡导,就能让“信徒们”掏钱印刷宣传单。

     每逢大大小小的宗教节日,“信徒们”还会自动捐钱,简称“随喜”。

     这等好事,大师真是“功不可没”。

     可是,不是说好了“戒色吧”是公益组织吗?

     为何还要谈钱这么俗气?

     真是令人费解。

     令人困惑的又何止于此,

     那些沉迷“戒 色”的信徒们,真是“人傻钱多”吗?

     我认为不是。

     他们或许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一种更高级的自我欺骗方式。

     04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陷入“戒色”狂热的,大多是生活失意之人。

     囿困于浑浑噩噩的生活,生理需求就会被无限放大和感知。

     于是满足自己就很顺理成章。

    

     电影《羞耻》剧照

     但排解欲望这件事,的确是不能过度的。

     超出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自然会出现一些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

    

     本来“过犹不及”这个道理放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应验,但还没等他们自己想明白,就突然有人告诉他:

     “性是罪恶的根源。”

     再加上生活的压力和不顺,以及国内长期缺失的性育,就更容易被这些人哄骗。

     于是他们循着着蛛丝马迹,来到了“戒色吧”。

    

     电影《羞耻》剧照

     然后在这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自己并不孤单,大家都同病相怜。

     而且“戒色吧”里,乍看之下满眼都是“正能量”。

     吧友们对他关怀备至,给他加油打气,一片岁月静好。

    

     而他在这种“关怀”下,不自觉地就会放松警惕,慢慢沦陷。

     还深觉自己得到“真理”熏陶,已大彻大悟,很快就能迷途知返。

     于是他欣然加入,开始“修身养性”。

     犹记得《乌合之众》中曾经提到: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从众心理下,牺牲理智来获得心理慰藉,是多数人的选择。

    

     电影《羞耻》剧照

     其实归根结底,对他们来说,“戒色”的最大作用也就是“移情”。

     生活的困窘、事业的挫折、爱情的不顺……这些他们都手足无措,会下意识选择逃离。

     “戒色吧”就像一片“净土”,让他们能够暂时逃离世俗的失败。

     毕竟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他们需要为客观上的失意,找一个主观上的理由。

    

     电影《羞耻》剧照

     因为他们迫切需要的,只是突破现有困境的一个方向。

     “欲望”就这样成为了替罪羊。

     其实,何止是“ 色”,太多无辜的事情,都在为人们的失败背锅。

     例如,运气、家庭、世道……等等。

     不可否认,将欲望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是合情合理的。

     但因此走向极端,直接一刀切似的去“戒色”,就显得矫枉过正了。

    

     所以掌握好“度”显得尤为重要。

     否则,只能“便宜”了那些大师们:

     你在辛辛苦苦遵守信条,他却赚的盆满钵满。

    

     电影《羞耻》剧照

     要想生活顺利,“戒色”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甚至可以说,“戒色”只是遵循了人类的本能——逃避。

     人们之所以会选择逃避,是因为对当下的事情失去了掌控感,也正是说明他们已经达到了自己的负荷极限。

     在受挫的那一刻,焦灼、浮躁、质疑,会一点点把人蚕食。

     那种孤独与绝望,会让人难以忍受。

     但是你要相信,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当你在面对失败时,不妨选择“迎难而上”。

     或许,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 The End -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拂苏,一个时而清醒、时而纠结的文艺女青年。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励职派”(ID:xzzhichang),转载请联系公众号。

    

     任何时候,强大的表达力,都意味着强大的竞争力、幸福力、影响力。

     如果你希望自己:

     家里闹矛盾时:几句话就让

     老公孩子乖乖听话,甜蜜幸福。

     开会发言时:每一次都能一语中的,成为公司里说得上话的人;

     公开说话时:总能让人

     点赞、捧场,轻松吸引贵人相助;

     这一次,为你推荐马丁老师,他将10年的表达经验,融汇成这堂《27堂表达修炼课》,让你成为大智慧、大格局、高情商、有魅力的人。

    

    27堂课彻底重塑你的表达力涵盖日常30+表达场景从容搞定任何场合长按二维码,马上领取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实用商业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