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不好?主要原因是脑子不好使、思维不敏捷
2019/3/6 23:23:23陈权 稻田报告

     来源:陈权高级顾问

     经常听到身边一些朋友或者同事这么说:其他人登台发表演讲,总是能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自己上台之后,刚说一两句话,就出现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接着说,结果卡壳了、说不下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也偶尔碰到一些学习演讲的同学这么问:老师,为什么你对某件事情发表看法时,总是能做到观点新颖、论证严谨。既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滴水不漏;又说出别人未曾谈及的另一面。而我呢,讲得跟同学们都差不多,观点毫无新意、内容也毫无亮点,让听众觉得味如爵蜡!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其实,在笔者看来,个中原因非常简单。说浅了是关于思路的问题;说深了就是关于思维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语言是思维的产物。如果思维不活跃,一方面是思路不清晰,讲着讲着就模糊了,要么卡壳,要么短路,当然讲不下去了;另一方面是思考不深入,看事情只看表面,不会透过表面去挖掘其本质,当然讲不出别人所讲的高度、说不到别人所说的内涵,当然思想也不深刻了。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演讲水平的高低,实质上决定于思维能力的高低。

     嗯?既然思维对演讲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继续探讨关于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路、在演讲中常用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思路究竟有那些等等问题了。

     一、什么是思维

     其实,研究思维的学科有很多。比如,哲学曾经研究过思维。不过,哲学研究范畴却是:作为意识的思维,它跟物质有何联系;作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它跟感性认识又有何关联。再如,脑科学也研究思维,它研究的对象是思维活动时,脑生理、化学、电的变化规律。另外,心理学也研究思维,它研究的范围是:人到底是怎样思维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人是如何推理的等等。

     从上面三大学科的研究对象看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思维的内容,才是我们的“菜”,才对我们的演讲有所帮助。

     既然如此,那心理学是如何探讨思维的呢?我们结合下面这种图(见图1-1),先从心理学的概念开始,再一步一步地聊到思维的类型。

    

     图1-1

     教科书上,心理学的概念是这样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及其心理活动的科学。于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共有三大方面:心理特性、心理发展、心理过程。

     而这其中,心理特性还细分为两大块,即人格和能力,也就是某人在心理测验的帮助下,他属于何种人格、他具备何种能力这个意思。

     心理发展,它主要指的是人的毕生发展,也就是人在不同阶段(儿童期、青年期、老年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是怎样的。

     心理过程,它也继续分为三大块,一是认知过程,属于智商的范畴;一是情感过程,属于情商的范畴;一是意志过程,属于逆商的范畴。

     知道了心理过程有三大块之后,如果我们再对心理过程中的认知过程进行进一步探讨的话,这个课题就是二级学科了,也就是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了。

     那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些什么呢?它主要研究的对象有五块: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即认知过程就是信息通过感觉和知觉输入了大脑之后,经过记忆和思维处理,最后以语言等形式输出的过程。

     大家看到了没?思维就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我们再继续探讨思维是如何加工信息的话,这个就是三级学科了,也就是属于思维心理学的范畴了。

     那思维心理学主要研究些什么呢?它研究的对象一共有四大类:一为思维的方式,比如,表象与想象、直觉与顿悟、逻辑与推理,决策与判断等。一为思维的种类,比如,抽象思维、归纳思维、概括思维、逆向思维、高位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等。一为思维的过程,它还可以继续细分为感知、分析、插删、整理、合成等五个环节。一为思维的结果,比如,概念的形成、理论的发明、问题的解决等。

     而在这四大类中,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种类对我们撰写演讲稿的作用非常大。所以,我们下面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演讲稿撰写思维一共有哪几个环节

     可以这么说,人脑的思维过程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它是多种思维活动交错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得出,思维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首先,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对来自感知的客观事物的信息进行加工;接着,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模式,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说白了,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

     如果问:在演讲稿的拟定过程,我们的思维活动也会如此复杂吗?笔者认为,跟上面的常规思维过程差不多。根据个人的实践经验,这个具体的撰稿思维过程为五步:第一,感知,也就是演讲者首先要认真地感知客观事物。第二,分析,即在整体概念上将客观事物拆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者各个要素),目的是为了能够透过事物表象而理解其本质。第三,插删,也就是在即将叙述客观事物的时候,要插入其他同类事物和自己观点、个人主张,同时,还要避开一些不利于自己演讲主题的原事物的其他一些组成部分,目的是让自己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第四,整理,由于存在着删减和插入的情况,我们需要对这些要素的先后顺序进行重新安排,以便让这些要素的排列更有逻辑性。第五,合成,即将重新整理好之后的那些要素合成演讲稿的主要框架和一些个人发明的理论。整个思维过程如下图所示(见图1-2)。

    

     图1-2

     1、要认真感知客观世界

     撰稿思维的第一步:感,即感知的意思。也就是说,演讲者首先要认真感知这个客观世界,细心观察事物,才能获取到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不同凡响的信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都知道,人往往都是由感而发的,所谓的感言就是因为有了感想才发言。

     既然如此,那怎么做才算是细心地观察呢?笔者认为要从如下两大方面入手(见图1-3):

    

     图1-3

     首先,是观察的深度。一般来讲,事物都有三个层面,依次为表面层、幻象层、本质层。我们观察事物时,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层的话,感悟就不深刻了。所以,我们还必须透过表面层、幻象层而直达本质层。

     说起来也真奇怪!同一个事物,我们在幻象层所看到的跟在表面层所看到的却完全不一样,但在本质层所看到的跟在表面层所看到的又是一样的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这么一折腾已经彻底理解事物本身了、达到表质合一了。

     其实,对事物的这种认知过程,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也有类似的话语,他说:参禅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可谓的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所以说,如果观看事物时越专注、越投入,自己的体会也就越深入、越入微,最终所发表出来的言论也会越深刻、越新颖。

     其次,是观察的广度。如果问:怎样的观察角度才算是比较广呢?笔者认为:要从这四大方向出发。第一,是同类事物的上级,也就是要看的事物比目前的事物还要高一个级别;第二,是同类事物的下级;第三,是同类事物;第四,是不同类事物的同级。比如,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这门学科,那它的上级是经济学、同级是市场营销学、下级是薪酬管理,不同类的同级是行政管理。

     所以说,如果观看同类事物或者有关联的事物越多,那供自己选择的材料也就越多,最后所发表的言论也就越广泛、越全面。

     综上所述,作为演讲者,在某个现场碰到某个话题要进行即兴演讲也好,在某个场合遇到某个任务必须做命题演讲也罢,我们都必须认真对待、全面观察、细心体会,既要做到往深处看,又能做到往广处看。

     或许上面的讲解有点理论化了,我们还是看一个典型的案例吧。

     2018年4月10日,美国投资家、量子基金共同创始人罗杰斯参加了由中民投(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博鳌对话晚宴,并发表了即席演讲,主题为“亚洲的崛起与西方的陨落”。

     在演讲中,罗杰斯表示:五百年前,航海时代改变了世界版图;两百年前,铁路又改变了世界版图;现在,“一带一路”的倡议将会再一次改变世界格局。如果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那么,21世纪必将属于中国。

     罗杰斯进一步强调:20年前,我就看好中国了,随着对中国了解得越多,我就越坚信中国的未来更加美好!我们都知道:在世界历史上,英国曾经伟大过一次,罗马也伟大过一次,但中国在历史上却伟大过三到四次。虽然说,中国也经历过三到四次完全的崩盘、崩溃,但是,中国一旦经过触底后会马上反弹,又上升到顶峰。所以,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极其乐观,我不但投资了中国的农业、环保等股票,还搬到亚洲来住,并让孩子学习中文。因为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为21世纪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那一天,有很多听众听到这段话精彩的演讲之后,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什么?20年前,罗杰斯就能够准确地预测到中国将在21世纪崛起?他是在吹水吧!

     其实,罗杰斯并不是信口雌黄。早在1984年,罗杰斯就曾经来过中国。他发现:那时的中国没有像美国媒体宣传中的那样邪恶、很坏,去了就会被杀死。在骑摩托车环游的过程中,罗杰斯还发现:每个人都从清晨工作到黄昏,非常的勤奋;每个人都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的纪律,会把平均收入的35%储存了下来。

     于是,经过如此近距离的、全方位的观察之后,罗杰斯马上意识到:相比起美国人仅有2%的平均储蓄率,随着中国人的收入越来越多,那中国必将成为世界上下一个最伟大的国家。

     大家看到了吧!感知就是准备演讲稿写作之前的第一步。作为演讲者,必须观察观察再观察,这既是演讲者的一种基本功,更是一项长期的修行。

     2、要善于拆解事物或现象

     撰稿思维的第二步:分,即分析的意思。如果说,感知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外部特征的直接反映,属于感性认识;那么,思维中的分析,就是对客观事物内在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属于理性认识。所以,在思维的活动过程中,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我们要揭示某种现象的本质、了解某个事物的本身的时候,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的浅层。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我们就透不过现象把握本质、不能继续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发现事物运动的特定规律了。

     既然分析如此重要,那每当面对需要进行演讲的某种现象或某种事物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呢?具体的步骤和重要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笔者认为:所谓的分析就是在思想上对整体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进行拆分、并将其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的过程。

     其具体的拆解步骤有两步:首先,要根据某种理由、或者某个原则对其进行拆解。然后,再对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打散,以便我们更好地观察它们的深层关系、研究它们的内部结构。

     其重要的拆解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分割,其二是分类。为了能将这两种方法讲得更加通俗易懂,笔者决定将自己发明的另外一个理论模型――《艺术美的元理论》也搬到这里来,因为该模型重点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其主要内容如下:

     演讲是一门艺术,它追求的是一种美,希望能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

     什么是美呢,它是一种规则,即美感的产生是先分后对(见图1-4)。

    

     图1-4

     怎么分呢?当然是上面介绍的两种方法:分割和分类。

     如果对象是有形的,我们就采用分割的方法,在空间上对其进行拆分。

     第一种情况,从纵向维度出发,把事物分为上、中、下等三个部分。像天空、大地、海洋,就是属于这种分割方法。

     第二种情况,从横向维度出发,把事物分为左、中、右等三个部分。像前面、中间、后面,就是属于这种划分方法。

     第三种情况,从深向维度出发,把事物分为里、外等几个层次,像核心层、中坚层、最外层,就是属于这种划分方法。

     如果对象是无形的,分割不了,那我们就采用分类的方法。分类的依据有时序、程度、习惯等三大原则。

     在时序上,还可以细分为时间和序数两种情况。

     像“公元前、公元后”、“过去、现在、未来”就属于直接式的时间分类法,因为这几个词语都是直接用来表示时间的。

     像“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就属于间接式的时间分类法。尽管说,这些词语不是用来直接描述时间的,但从其意义上,我们还是可以从中体会到时间的存在。

     像“第一、第二、第三”“个、十、百、千、万”就属于数字式的序数分类法,因为每组词组都包含有具体的数字。

     像“首先、其次、再次、然后、最后”、“甲、乙、丙”就属于文字式的序数分类法。虽然说,这些词语并不是由数字组成,但根据其意思,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这些词语是有先后顺序的。

     在程度上,同样也细分为优劣、强弱、深浅、快慢等很多种情形。

     比如,“优、良、中、可、差”和“冠军、亚军、季军”,就属于优劣式的分类方法。

     再如,“高层管理、中层干部、基层员工”和“金领、白领、蓝领”,就属于强弱式的分类方法。

     针对无形的对象,还有一种叫习惯式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将事物拆分为若干部分之后,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不明显,大多情况下是平起平坐的。但是,人们的表达习惯却给它们加上了先后顺序。比如,“金、木、水、火、土”、“红、蓝、黄”、“东、西、南、北、中”等,就属于这种分类法。

     花了大量的笔墨终于把拆解的两种方法讲完了,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很无聊,这些方法很简单啊!干嘛要浪费我们的时间呢。

     其实,笔者想表达的意思恰恰就是要从本质上去认识并掌握这些拆分方法。因为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只有选出最佳的拆分方法,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在听众面前讲别人讲不出的观点。

     为了能够说明白这一点,我们再拿上面罗杰斯在博鳌的这场演讲来说吧!其实,要对中国进行分析,拆分的方法可是多了去了。

     比如,从现在地理位置的角度出发,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国是有边界的、是有形的。如果以长江为线,可以将其分为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两大部分;如果以方位为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七大地区,依次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再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的边界是变化的不固定的。如果以时序为维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四大帝国时代:第一帝国为商、第二帝国为汉、第三帝国为唐、第四帝国为清。

     但是,罗杰斯并没有按照上面所列举的那些分类方法去对中国进行分析,如果按照那些方法的话,就不会得出“21世纪必将属于中国”这样的结论了,因为从发展规律来看,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没真正出现过两个帝国时期紧密相连在一起的情况。

     那么,罗杰斯采用的是怎么样的分析方法呢?其实,他是从国家发展潜力这一维度出发的,也就是将一个国家拆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四大方面,接着再对其进行一一分析。所以,罗杰斯观察到:在文化方面,中国人勤奋、吃苦耐劳、从清晨一直工作到黄昏;在教育方面,中国人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要孩子从小就遵守纪律;在经济方面,中国人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观念、喜欢储蓄等等。

     从上面罗杰斯的这些演讲内容可以看出:罗杰斯的观察视角独特、分析方法恰当、预测中国未来的走势准确,怪不得他赶紧卖掉已经住了31年的美国别墅而搬到亚洲来。

     3、要插入或者删减一些东西

     撰稿思维的第三步:插。请注意,在这里,插指的是插删,也就是说,它既包括插入还包括删减等两种情况。

     为什么要插入呢?因为当我们把事物(或现象)拆解为若干模块之后,如果仅仅是调换了一下它们之间的位置又组装起来就完事了,那真没意思。这只是新瓶装旧酒罢了,既谈不上创新,也算不了突破,一点意义都没有!

     所以,我们还需要对其插入一些其他成分才行。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显得有点不一样。既然如此,那我们应该插入一些什么东西呢?笔者认为,有三样东西很重要。

     一为其他事物。插入其他事物之后,我们就更容易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对事物的理解会更加全面。当然,其他事物也不是随便插入的,而是要有关联才行,像上文所介绍的同类事物、同类事物的上级、同类事物的下级等等,就可以。

     一为他人观点。插入他人观点、特别是选用了名家名言之后,更能证明自己观点或者个人思想的超越性和正确性。当然,所插入的他人观点也必须是有助于自己的演讲主题才行,否则,倒不如不插还好。

     一为自己的思想。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这一点是最最最关键的。因为演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念、自己的主张。而在演讲的过程中,所插入的那些对事物的分析、对现象的描述、对他人观点的引用等等,其作用无非是烘托演讲者的演讲主题。完全可以这么说,演讲者之所以要把演讲稿撰写地得如此有条理性、有逻辑性,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能跟社会的现象、眼前的事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说服听众。

     同时,我们还需要删减一些东西。

     为什么要删减呢?因为无论是事物还是现象都存在着正反两面,当把它们拆散之后,其中的某些内容跟演讲者的演讲主题很吻合,是演讲者所需要的的;而某些内容又是不利于演讲者的演讲主题的。所以,演讲者在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对现象或者事物的合理一面给予肯定,之后,借助“但是”两字在自己演讲观点的外围建起一堵墙,把不利于自己演讲主题的现象或者事物的另一面隔离出去,以便让自己的演讲观点既鲜明又具有包容性,更易于说服听众。

     既然是需要删减一些东西的,那我们究竟要删减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删减一些矛盾的。如果某些内容对演讲主题来说,是起着相反作用的,那我们必须删减它。

     其二,删减一些多余的。因为在演讲中主要是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主,所以,对事物或者现象的描述,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删减一些次要的东西。

     其三,删减一些重复的。如果分析对象中的某些内容跟从其他途径引用过来的资料有所类似,那我们也必须果断地删减它。

     讲了半天的理论,可能大家又被绕晕了,我们还是再拿上面罗杰斯的例子来证明这些理论吧!

     罗杰斯以发展潜力为维度把中国分为四大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但奇怪的是,在演讲中,罗杰斯只谈中国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对于中国的政治,他是避而不谈的。为什么呢?因为罗杰斯的心理非常清楚: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完全不一样,如果讲中国的一党制更能够带领中国走上复兴之路,那样的话会有拍马屁之嫌;如果像其他无耻政客那样点名批评中国政治制度不够民主,那整个场面就会很尴尬。于是,干脆删掉这部分的内容,不讲为好。

     在删减的同时,罗杰斯也添加了一些其他东西。

     首先,插入一些历史方面的知识。比如,中国的过去曾经辉煌过,也曾经跌入低谷,一共有好几次。

     其次,插入并修改了保罗?肯尼迪的名言:如果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那么,21世纪必将属于中国。

     再次,插入自己的见解: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极其乐观,我不但投资了中国的农业、环保等股票,还搬到亚洲来住,并让孩子学习中文。因为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为21世纪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在演讲之前,罗杰斯还插入了另外一段很特别的内容。那就是让他的两个宝贝女儿分别用中文表演了节目。其中,大女儿朗诵了一首唐诗,即李白的《静夜思》;小女儿朗读了一段绕口令,名字叫《门口有个人》。

     不得不说,针对这场演讲,罗杰斯在演讲稿写作思维环节,删减的工作做得很到位。

     4、对插删之后的事物或对象重新排序

     撰稿思维的第四步,整,即整理。在前面,我们不是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若干部分了吗,不是也删减了一些矛盾的、多余的、重复的东西,同时又插入了其他事物、名家观点以及自己思想了吗?

     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安排好它们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和先后次序,以便撰写出一个逻辑性强、符合听众心理期待的演讲稿。当然,在思维阶段,我们一般不要求撰写全稿的,只要拟定一个详细的演讲写作提纲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应该怎么整理呢?

     第一步,比较,确定其先后顺序。

     如果事物是有形的,那就好办多了。可以采用体积、面积、长度等量度对它们进行测量。之后, 根据测量结果的数据大小,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

     如果事物时无形的,可能有点麻烦。我们需要先对抽象的事物进行概括,把不能量化的事物概括为有等级性的事物。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其进行比较。

     第二步,归类,确定其类属关系和上下级关系。

     怎样归类呢?我们必须要先设定一个标准,才能够给已经排好先后顺序的事物进行归类。比如,我们测量了一所企业大学的所有教室,测量数据从大到小依次为:2000㎡、1500㎡、1200㎡、700㎡、600㎡、500㎡、180㎡、160㎡、150㎡、90㎡、80㎡、70㎡。那我们就可以这样设定归类标准:1000㎡以上的,为特殊教室;1000㎡以下的,为普通教室。

     怎样分级呢?还是拿上面企业大学的教室为例吧!当我们给企业大学的所有教室分类之后,会突然发现:这样的分类太粗犷了,还需要再继续细分。于是,我们就将特殊教室命名为报告厅,而其中,2000㎡以上的,为大报告厅;1500㎡到2000㎡之间的,为中报告厅;1500㎡以下的,为小报告厅。同时,将普通教室命名为培训室,而其中,500㎡到700㎡之间的,为大培训室;150㎡到180㎡之间的,为中培训室,90㎡以下的,为小培训室。这样一来,这些教室的数据之间,既存在着类属关系,又存在着上下级关系了。比如,160㎡的教室归类于中培训室,而中培训室的上一层概念为普通教室。

     第三步,溯因,确定其因果关系。

     很多时候,演讲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播个人思想、宣扬个人观点、打造个人影响力。所以,演讲中的所有内容必须为演讲主题服务。换一句话说,就是在演讲稿中,所有的分论点跟最后的总结,必须构成因果关系。也只有这样,我们所撰写出来的演讲稿才具有说服力。

     因此,在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因果关系。如果这个论证关系不是很严密,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修改,甚至还需要重新收集材料并重写。

     综上所述,在整理事物的过程当中,我们的重点工作是要把握好事物之间的四种关系(见图1-5):

    

     图1-5

     1)次序关系。也就是某某排在某某的前面的意思。比如,甲乙丙丁,甲排在前面;冠军、亚军、季军,冠军在第一位。在演讲稿中,当遇到分论点的时候,我们也必须这样处理,因为这样,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2)类别关系。也就是某某属于某类的意思。比如,男孩、男人、帅哥,都属于男性;女孩、靓女、女人,都属于女性等。在演讲稿中,我们必须给材料分门别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听众一听就明白、一看就领会。

     3)层级关系。也就是某某是某某的上级、某某归某某管理的意思。比如,母亲管理孩子、领导管理员工等。在演讲稿中,一般是论点统帅论据,结论统帅理由、全局统帅细节等。

     4)因果关系。也就是因为某某和某某的出现而造成了某种结果,或者因为某某困境而必须采用怎样的主张和措施,等等意思。

     在演讲稿中,这种方式一般应用于观点的确立。例如,有一个SPQV模型(见图1-6),它就是由因果关系组成的,具体内容为:

     情境(situation),即现在我们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境?

     困惑(puzzled),即由于这种情境导致我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困惑?

     问题(question),即目前的困境让我们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观点(viewpoint),即因为上面的问题,所以我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和主张。

    

     图1-6

     5、确定演讲稿的写作框架

     撰稿思维的第五步,合,即合成。经过前面的几步操作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把演讲稿的写作框架确定下来了。当然,在确定演讲稿框架的同时,也可能需要合成一些其他的东西。

     那究竟还要合成一些什么东西呢?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写作框架。这个是我们最需要的,不过,由于这个框架不是两三句话就能够说清楚,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一块内容放在后面去讲解。

     2)相关概念。由于演讲的需要,我们有可能在演讲中要给听众介绍一些自己的原创性概念或者对一些老概念附以新涵义。比如,在一次演讲中,笔者为了能让听众马上搞清楚什么是绩效,同时又能引起听众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于是,笔者对“绩效”这个老概念给予新的解读:“什么叫做绩效?绩就是业绩;效,它包含三种意思,依次为效率、效果、效益。也就是说,企业里任何一位员工,他工作起来不但要有结果、有效果,同时,工作的效率也要高,并且能够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

     大家看到了没?在笔者的新解读里面:绩效这个概念是合成的、即由绩和效组成,而效又是由效率、效果和效益等三种意义概括而成。

     不过,话说回来,大家别害怕!因为需要演讲者去讲新概念的情况并不多,它仅仅出现在学术类或者科普类的演讲之中罢了。

     3)主要理论。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非常纳闷:能够把话说明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干吗还要给听众讲解什么理论?难道演讲者不知道这么做是等于“打手电筒捡粪—找死”吗?

     其实,笔者在这里很想强调的一点就是:演讲的宗旨是要给听众传播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情感。这其中,演讲者分析现象,是为了能把听众带进他设置的某种情境之中;演讲者抒发情感,是为了能与听众产生心理共鸣。但是,前面这两步都是基础性工作。演讲者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大家想想:如果演讲者说出自己的主要观点时,仅仅两句话或者某条口号,那么,这样的话语是不是显得有点苍白,有点空洞?

     所以,有时候,演讲者还是要给听众讲一个关于自己发明的理论。这样才能显得自己对事物或者现象的见解很有深度、很有新意!

     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就不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怎样发明并合成一个理论了。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稻田报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