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振动频率中隐藏的秘密:440HZ,一个阴谋?
2023/4/3 23:39:38 稻田报告

     来源搜狐号:键盘中国中文期刊近年来,科学家已经证实宇宙的振动本质,一切万物都有其特定的振动频率,只要频率相近的人、事、物,就会互相吸引。频率可以影响频率,这是个已知的事实,就像食材与其它成分混合,就会影响整个料理的风味。

    

     众所周知,声音的本质是传播媒介的振动,耳膜将其转化为神经电位,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听觉。而对于人类所定义的每个音高,都有与之对应的客观频率,赫兹(Hertz,Hz)是指每秒周期运动次数,通常在做乐器的调音时,都会用La(A)音做为基本音,所以,当我们说A=432Hz时,指的就是音的声波每秒振动432次。1939年9月,英国标准协会(BSI )在伦敦召开了一次正式会议,会议规定了中央C上的标准音高为A=440Hz。这一规定在1953年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接受并沿用至今,成为目前世界通用的国际音高标准。也就是说,从1953年开始,我们听到的“符合标准”的音乐,频率都是440Hz。440Hz:一个阴谋?阴谋论研究者指出,在德国纳粹时期,当时的科学家研究出440Hz的频率能使人在潜意识里更加服从,更容易受控制。因此,纳粹的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Paul Joseph Goebbels)强制人们使用440Hz,通过这种手段使人们的思想和感情专一化,成为一种特定意识的奴隶。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随后,资助德国纳粹的洛克菲勒家族通过捐赠大笔资金,让美国音乐家协会(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Musicians)赞成以A=440Hz作为通用标准。所以到了1953年,ISO把440Hz定为了全球通用标准音高。这一标准的建立是洛克菲勒家族暗中推动音乐控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根本目的是通过440Hz频率的强行推广来引发集体癔症,激化人的情绪从而达到减少人口数量,实现人类种族优化的优生学目的(淘汰劣等种族)。Leonard Horowitz 博士在一篇题为《音乐崇拜控制论》的文章中写到:正是被强制使用这种频率的音乐产业,造成了大规模人群的激进、动荡心理,以及让心情不悦的人们身体产生疾病。有观点认为:432Hz是一个柔和、温暖、舒服的频率,你的身体会感觉到放松,甚至有愈合伤口的特殊效果;比如水的频率、宇宙的频率、大自然的频率,都是432Hz。而当今主流音乐的440Hz频率是不自然的,丧失了神圣振动和泛音的对称性。有人认为440Hz的标准音高会对人们的行为与意识造成不良的影响,是被蓄意制造的。这些观点并非空穴来风。根据记者劳伦特·罗森菲尔德(Laurent Rosenfeld)在1988年9月发表于《全球战略信息》(Executive Intelligence Review)的一篇文章所述,1939年9月英国标准协会(BSI )规定世界通用的标准音高为A=440Hz的那场伦敦会议,还有一些不得不说的事情:“其他一些人,如勒内·杜梅斯尼尔(Rene Dumesnil)——低音准的另一位推动者表示,伦敦大会的决策是事先就定好的,组织者先问音乐家、工程师、乐器厂家、物理学家他们是否同意将标准音定为440Hz,而那些不同意的人根本没有收到参加会议的邀请。”

    

     林登·拉罗奇另外,在以拉罗奇本人名字命名的“拉罗奇运动”中,他和他的追随者还曾经在意大利提出一个法案,认为应该在古典音乐领域重新建立以432Hz为标准音的准则,称其为“哲学调式”。该法案包括对接受国家资助的音乐家进行强制执行的内容,其中包括罚款和没收非威尔第标准(也就是以432Hz作为标准音高)的定音音叉。历史学者詹姆斯·托比亚斯(James Tobias)认为,这一研究的实质目的是:“在音乐中寻找能够激化大众情绪反应,甚至引发集体癔症的方式,从而达到控制人口的目的。”1957年8月31日,全民偶像“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海外演出在加拿大温哥华帝国体育场举行(加拿大是他除美国以外唯一举办过演唱会的国家,共计五场),场面轰动感人。但在加拿大记者约翰·柯克伍德(John Kirkwood)眼里,那场演出是个“集体歇斯底里,精神错乱的灾难现场”。大概四个月后,猫王便以平民身份应召入伍。

    

     1957年8月31日猫王温哥华演唱会现场阴谋论研究者认为,这场演出实际上是猫王所签的东家,也就是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对音乐频率控制的一次尝试。而猫王的经纪人——汤姆·帕克(Tom Parker)至今仍存疑的身份也为此平添一丝阴霾——在猫王死后,此人才承认自己是来自荷兰的非法移民,真名为Dries van Kuijk,18岁的时候偷渡来到美国——但就是这么一个18岁才从荷兰来到美国的人,不仅之后再也没有回去荷兰,在公众面前也只说过一次荷兰语,还只是跟预先安排好的荷兰记者的简单对话。

    

     猫王另外,也正是此人促成了猫王与美国无线电公司的签约,而这个美国无线电公司,则是在1919年由美国海军牵头建立,其背后推手便是洛克菲勒家族。

    

     猫王(右)与汤姆·帕克(左)音乐频率对身心的作用行文至此,我们不得不去讨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每秒钟多振动几下就能激化受众情绪,音乐的频率对于身心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历史上对这个话题的讨论不一而足,最早且成体系的讨论也许来自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他认为世间万物皆为数学,而音乐揭示的正是自然的结构,是耳朵听得到的宇宙和谐,具有把人和宇宙联系在一起的力量。特定的旋律甚至如同草药,能治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疾病。此外,他还相信每一颗行星都会产生一个独特的音符,这便是“宇宙音乐”。

    

     毕达哥拉斯将宇宙视为一把大竖琴,即所谓“诸天音乐”两千年后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开普勒(Johannes Keple)是毕达哥拉斯思想的传承者与拓展者,他以当时已经发现的行星(土星,木星,火星,金星,地球)在轨道上运行速度变化的比例为依据,赋予每颗行星对应的音调,认为自己找到了传说中的“宇宙音乐”存在的证据。先哲的异想天开并不为过。当现代物理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为振动波的时候,对于最为明显的波的表现形态——音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振动形式会对人乃至万物产生具体的效应。现代科学将音乐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归结于情绪受到感染以及内化、生理节律的共鸣等。2009年,德国进行了一项实验:让非洲原住民去听西方古典音乐并记录情绪。即便他们之前从未听过西方音乐,文化背景也迥然不同,但西方音乐中有三种基本情绪:快乐、忧伤和恐惧依旧可以被准确识别。432Hz曾被广泛使用432Hz曾被广泛使用。根据我国古代乐典《曾侯乙钟铭》的推算,周代黄钟律的标准音为864.07Hz。虽然十二音平均律到16世纪才被提出,但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这一标准音降八度便是432.035Hz。不仅如此,432Hz频率也可以在许多古代文明的宗教和文化中找到。阿南达·波斯曼(Ananda Bosma)是一位国际研究学者及音乐家,他表示:“出土的古埃及乐器大都被调到A = 432Hz,而古希腊人也是主要将乐器调为432Hz。古希腊神话传说里著名的歌手叫俄耳浦斯,他是音乐、死亡和重生的神,是安布罗西亚和转型音乐的守护者。他的竖琴也是调到432Hz。”也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古希腊、古埃及以至更遥远文明的音乐家们,都将自己的乐器调谐为432Hz。从西藏古老的颂钵、非洲的宫廷乐器科拉琴(Kora)、希腊古七弦竖琴,到荷兰木笛,莫不如是。在苏美文化里,人们在节庆及萨满的仪式里,会用到鼓、喇叭和竖琴,也都是调在432Hz;在近代史上,在音准被定为440Hz的1953年之前,音乐家们虽采用过许多不同标准,但古典音乐大师们,如:莫扎特、贝多芬、威尔第、巴赫等都是以432Hz来进行创作的。432Hz与440Hz的区别

    

     432Hz(左)与440Hz(右)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家们已经注意到,A = 432Hz的音乐不仅耳朵听起来更有美感,而且它也引起了一个在身体的脊柱和心脏更内在的感觉体验。而调频到A = 440Hz的音乐被认为是一个更外在和头脑的体验,更多仅在大脑掌管外部世界的一侧(左脑)被感受到。当把乐器调频到432Hz,结果是得到一个更放松的声音,而调频到440Hz时会使身体轻微地紧张,感觉到有很多侵略性的能量。音乐学者玛丽亚·雷诺德(Maria Renold)在《音阶、音级、音调和音乐会音高》一著中描述了她是如何测试440Hz和432Hz两种音高对听众的不同影响的。20年间,她询问了不同国家成千上万的人,以评估他们对不同音高的感觉。她说,90%以上的人都更喜欢432Hz的标准音高,人们用完整、正确、平和、阳光般等来形容它;相反, 440Hz的音高被形容为不舒服、狭隘和有压迫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稻田报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