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后背爱长“小米粒”,小心这种皮肤病
2022/8/10 19:55:00 腾讯医典她知

    

     一到夏天,很多后背爱长痘的女生都有一个困扰:“明明脸上皮肤不错,为什么后背总是长痘痘?洗个澡、穿吊带,都看得发麻。”

    

    

    

     滑动查看更多

    

     还有姐妹认为背上的痘痘跟脸上的痘痘是一回事,于是跟着网帖种草了很多护肤品,结果花了很多钱却没一点效果。

     其实,后背的这种痘,和我们所熟知的那种痘痘不同,是另一种皮肤感染——

    

     正常人的皮肤表面本身就寄生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最常见的真菌就是马拉色菌

     具体有多少呢?

     拿其中一种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举例,单是在头皮上的数量,就可以超过1000万个[1]!

    

     在正常情况下,它们能和人类的皮肤和谐共处,相安无事。

     可一旦因为各种原因(如患有敏感性疾病,像特应性皮炎、皮肤角化过度如脂溢性皮炎等),马拉色菌繁殖速度过快,就可能会对皮肤“发动攻击”,引起多种皮肤问题。

     高温、高湿和高油,都有利于马拉色菌的生长[2]

     背部刚好容易出现皮肤油腻和汗多的情况,因此马拉色菌就爱攻击后背。

     除此之外,头皮、脸部和胸部也是它们的藏身之处。

    

     而到了夏季,在炎热和潮湿的加持下,马拉色菌就更得意忘形。

     数据显示,75%的马拉色菌毛囊炎都是在夏季发病的[3]

    

     虽然后背的痘有时是马拉色菌性毛囊炎,但也有可能是其它的皮肤问题,例如寻常痤疮、暴发性痤疮等等。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及时就医,请医生做专业判断。

    

     在治疗上,其实对付马拉色菌并不难,由于是真菌感染,所以只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抗真菌药物就可以。

     这里献上正规的治疗大礼包 [2]!(记得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哦)

     外用酮康唑乳膏(替代品还有克霉唑乳膏、益康唑乳膏、咪康唑乳膏):每天用1-2次涂在痘痘处,持续大概1个月。

     外用酮康唑洗剂:起泡后保留5分钟,一周用3-4次,持续大约1个月。

     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成年人每天用200毫克,持续1到3周。适用于严重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或者外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自行服药治疗,并且肝功能有问题的不能使用。

     也告诫大家,在没有确诊的前提下,一定一定不要自己用药!!!

     至于网上推荐的“十滴水”“红霉素”“百多邦”“炉甘石”“激素类药膏”等,对马拉色菌毛囊炎通通没有作用,大家别拿自己做小白鼠!

    

     马拉色菌毛囊炎很容易卷土重来,但生活中做好这些,可以大大减少这种风险[2,4],赶快get起来吧!

     1.避免长期的汗水刺激

     夏天除了呆在凉快的地方,避开日晒强烈的时段出门、打伞、穿透气宽松的速干面料等,都能减少出汗和汗水浸渍。

     如果运动后大量出汗的话,建议及时冲洗干净并更换衣物。

    

     2.勤清洁

     如果你的皮肤爱出油,最好勤洗澡,避免皮肤过于油腻。

     养分少了,马拉色菌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还可以用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洗背,每周一两次,就像是除草,等它们稍微冒出点头,就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但不建议用磨砂膏等暴力清洗,否则容易过度刺激,损伤皮肤屏障功能,加重病情。

     3.合理用药

     除了汗和油之外,其他不利因素也会让人更容易出现马拉色菌毛囊炎,例如外用或口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因此,如果不是必须要服用,且有医生指导,建议大家尽量避免擅自用药。

     _

     祛痘攻略总结

     后背的痘需要格外警惕是不是马拉色菌毛囊炎;

     确诊之后,才可以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平时注意少油、少汗的防护措施。

     最后,祝看到这里的人,都能过上一个无痘的夏天。

     审稿专家

     刘文斌|北京航天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Jeremy D Jackson. Infectious folliculiti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infectious-folliculitis. UpToDate. Dec 01, 2020.

     [2]马拉色菌属. 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3] Suzuki C, Hase M, Shimoyama H, et al. Treatment outcomes for Malassezia folliculitis in the dermatology department of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Japan. Med Mycol J. 2016; 57(3): E63-66.

     [4] Kathryn Watson. 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pityrosporum-folliculitis. Healthline. Sep 12, 2019.

     内容制作

    

     推荐阅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腾讯医典她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