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暴跌,港股创五年新低,跌出来的机会在哪里?
2022/3/18 价值线

    

     价值线

    有用、有料、有趣

    

    

    


     A

     A股、港股双双暴跌

     发生了什么?

     俄乌战争,除了俄罗斯股市外,最受伤的竟然是港股,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

     今日港股恒生指数一度跌破21000点关口,盘中低点刷新2016年7月8日以来近5年多新低,至收盘恒生指数报收21045.21点,跌幅3.93%。

     恒生科技指数跌势同样猛烈,再创该指数发布以来的新低。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普跌,美团再度大跌,盘中一度跌破150港元,跌幅一度超过10%。同程旅行、携程集团-S、京东健康等亦大幅下跌,阿里巴巴盘中一度跌超5.5%,最低触及93.4港元,续创上市以来新低。

     A股方面,各大指数低开低走,创业板指午后继续下探收跌4.30%,权重宁德时代、爱尔眼科大跌约7%;沪指收跌2.17%,贵州茅台、招商银行跌4%,中国中免跌超6%;深成指收跌3.43%,五粮液跌逾5%。

     盘面零星热点为“资源类股票”和“三胎概念股”,三胎概念主要受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消息的刺激。

     至收盘,A股两市超3700只个股飘绿,两市成交额破万亿,资金净流出近700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超80亿元。

    

    


     B

     国际油价飙升至14年新高!

     欧洲天然气价首破3000美元/千立方米!

     股市重挫的背后,是俄乌战争开打之后不断飞出的“黑天鹅”。

     消息面上,美东时间周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国和欧洲盟国正在探讨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问题。

     俄乌战争爆发之初,美国和欧美态度比较明确,不会在能源上制裁俄罗斯,主要是担心对全球经济杀伤力太大,尤其是对欧洲影响太大。但俄罗斯在战争中没有能够“速胜”,给欧美民间舆论反弹创造了时间空间。

     美国今年有中期选举,欧洲部分国家也有比较重要的选举(比如4月法国总统选举),民意要求对俄罗斯有更多行动。

     迫于选票压力,欧美开始考虑在石油等关键资源上制裁俄罗斯,由此引发了这一轮油价、粮食价格大涨,对股市产生了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同时,美国即将进入加息周期,开始考虑缩表,本来就让欧美股市感到压力。现在,经济制裁将进入“不计后果”的阶段,使得全球股市都面临很大不确定性,造成了投资者恐慌。

     本周一开盘,布伦特原油期货在开盘几分钟内一度暴涨18%,突破139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一度突破130美元/桶,均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随后价格小幅回落,截至发稿,布伦特原油期货报127.2美元/桶,WTI原油期货报124.17美元/桶。

     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数据,2021年,美国平均每月从俄罗斯进口超过2040万桶原油和成品油,约占美国液体燃料进口的8%。

     若美国正式颁布对俄罗斯石油的禁运,原油价格短期还有上涨空间。摩根大通近日甚至预测,若俄罗斯石油中断,原油将看多至185美元!

     欧洲天然气价格再创新高,北京时间3月7日16时,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飙升至每千立方米3000美元(折合人民币18956元),盘中一度上涨70%!

     在社交软件上,欧洲人民已经惊呆。

    

     在俄乌冲突之前,美国2021年全年的CPI上涨幅度已达到7%,2022年1月份更是达到了7.5%,2月欧元区通胀率达5.8%,都处于历史高位。

     俄乌战争后能源价格继续上涨,欧美的通胀压力就更大了。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实际利率大幅上行,必然将对高杠杆、高负债的资产定价造成冲击。

     以史为鉴,国际原油在2000年迎来脉冲式上涨,导致利率大幅度攀升,从而间接刺破了美国互联网股的泡沫,导致美国最终在2001年3月-11月遭遇经济衰退。

     上周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警告称,这场战争以及随后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该组织表示:“尽管前景极不确定,但其经济后果已经非常严重。”

     3月16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在即,若通胀持续升温,在能源缺口无法填补的情况下,则只能靠大幅度加息来抑制投机和需求,这将导致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今年加息的速度和力度超过预期,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

    

    


     C

     俄乌局势升级以来,

     大宗商品谁涨得最凶?

     自今年2月22日,普京宣布承认乌东民间武装自称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以来,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市场对大宗商品供应的担忧加剧,能源、黄金、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

     价值线研究院整理了自2月22日以来,截至3月7日收盘,国内外部分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涨幅排行,其中,天然气、原油、化工、铁矿、镍、强麦等对原料进口依存度较大的品种,受冲突影响较大。

    

    

    


     D

     机会总在下跌中出现

     仍看好这两条主线

     机会总是在下跌的时候出现,尤其是在连续的大幅调整之后。价值线结合近期全球局势、两会政策和行业动向,对“双碳”和数字经济这两大确定性的长期趋势和机会做了全新的梳理。

     1、碳中和碳达峰

     “双碳”仍然是未来至少持续十年的大级别主线。

     国内方面,在刚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双碳”目标继2021年之后再次被写入。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报告突出了“有序”两个字,对过去一年在部分领域中出现的无序扩张进行了纠偏,不过纠偏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加科学的实现“双碳”目标。

     去年12月以来“双碳”相关赛道的持续下跌在很大程度上也已经消化了政策纠偏的短期负面冲击,部分赛道和个股估值趋于合理水平。

     海外方面,俄乌战争所引发的油价高涨和天然气短缺,将促使欧美各国加速“碳中和”的进程。德国已于近期宣布将100%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提前15年至2035年。美国政府则在近期宣布计划五年内拨款近50亿美元建造数千座电动汽车充电站,以加速电动汽车渗透。

     具体来看,对于新能源汽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细分环节上,锂盐巨头美国雅宝最新发布的2022年产量指引不及预期,叠加俄乌战争引发的供应链问题,锂电上游供应紧张短期内恐无法缓解。中游电池企业向下游顺价进展积极,但上游涨价过于猛烈,短期仍然承压。未来重点关注龙头电池企业向下游顺价是否顺利以及能否结合低价长单库存、技术进步、规模效应从而较好地消化上游涨价压力。

     下游整车端,工信部部长肖亚庆6日接受采访时则表示,由于今年前两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非常好,均增长了一倍多,预计今年能达到预期目标,并可能大幅超出预期目标。整车销量能否重现2021年贯穿全年的超预期表现,仍是决定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景气度和估值的关键所在。

     对于光伏,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德国提出到2028年,将太阳能设施的发电能力提高三倍左右。

     根据隆基中性预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到220GW,同比增速超过35%,继续维持高速增长。产业链细分环节上,随着硅料Q2新增产能达产开始贡献增量,供应链压力有望稳步缓解,利好下游电池片和组件。此外,HJT技术量产在即,金刚玻璃HJT微晶整线联动试运行顺利完成,华晟二期2GW项目HJT设备开始进场,预计二季度末形成2.7GW的异质结产能。关注HJT等新技术带来的机会。

     2、数字经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较大的稳增长决心,从“三驾马车”来看,扩投资是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数字经济将是扩投资的重要抓手。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今日也表示,将加快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包括加快完善网络型设施、加快打造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超前部署前瞻性设施。

     上个月出台的“东数西算”工程将成为带动数字经济产业链投资的关键。银河证券表示,随着未来全社会对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东数西算”首先利好上游配套设施提供商及服务器厂商。同时,由于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东数西算”还将利好新能源消纳,间接利好能源IT。此外,“东数西算”工程将带动“信创”生态加速迭代,同时在数据传输中将催生数据流转、存储、计算的安全需求进一步提升,利好“泛安全”类厂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价值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