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个手艺人
2018/6/20 15:30:00 非凡医品

     体制内如鱼得水的请绕道

     体制内浑浑噩噩的请绕道

     专供:医生的手艺活,期望能卖个好价钱

     大医院如同办人民公社。公社社员就是医生,活也干了,苦也受了,就是医生的收成不见多。当年大炼钢铁,确实是花力气和代价了,确实也没有好收成。

    

     为什么呢? 医生干的是临床的活,类同手艺人。我们应该是把手艺活干的地道和服务到位,就能获得更好的回报。然而,并不是。

     接受考核的往往是收治病人数、药占比、医保费用、SCI或论文发表数。从早忙到晚,加班成常事,也不见得能够考核上有更好表现。根本不看手艺做的怎么样。

     考核与实际偏差,劳动与回报不成比,导致必须要依赖器械、药品等回扣才能维持医生得以生活的收入。

     不过,现在两票制、大医保局、以及医药销售管控等,医生手艺活卖的越来越贱了。

     好在,滚滚长江东逝水,自由执业的浪潮不可挡。

     除非回到之前公社、大包大揽的年代,医生必然是要走向市场化的,于主动或被动。按照国外的2-8原则,今后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医生占比在20%,而其他80%多通过医生集团、团队、或诊所从业。当然,中美贸易战是否对医疗市场化也有促进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如果严格要求按照符合国家准则,以及WTO要求,那么医疗的市场化应该是可期待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除非一些附属医院的重点学科,比如魔都的某山脑外科或皮肤科、某济的风湿免疫、第X院的骨科等,这些科室的医生可能不需要去考虑市场状况,潜心研究好专业和科研,带教好学生。

     而其他多数的80%医生,包括在二级医院、社区医院、甚至还有相当量的是在三甲大医院但是并不是具有疑难或研究创新能力的科室医生,应该都面临着如何应对变化的市场。

     服务能力的提升

     如果面对真正的市场,我们在医院所做的一些诊疗处理,有可能并不合适,有时候可能不是特别规范。往往可能需要重新去学习或尝试新的、符合规范要求的诊疗处理。这个对于一定资历的医生或许也是一个挑战。

     服务意识的改变

     认同医疗是服务性行业,医生也是服务性人员。在大医院是很少提供服务的,因为紧缺,或者别无选择(在普遍不信任的医疗环境下,大医院或许是唯一可以做点背书的,并不是多好的缘故)。久久在大医院,突然出来面对市场,承认自己就如同理发师、大厨一样的手艺人,还是很忐忑。

     但是,如果不这样,就期望更上一层楼,到顶尖医院的重点学科成为大拿。不然,将自己绑架、搅合着民众和政府的绑架,吹捧你是白衣天使,诋毁你是白狼。自己给自己挖坑,也算是很傻很天真。

    

     利用好新型医疗形态发展的时机

     就如现在的线上互联网问诊,2011年基本上都还面临法律不允许的境地,到现在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已经认识到其便利性,也有相当付费的意愿。部分医生成就在每月增加数千的收入也是比较普遍的事情,更多的在上万或数万。

     那么现在的多点执业、自由执业,比如共享诊所、或医生集团、或开业诊所等形态,虽然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但是坐等那一天,还不如好好的做好准备。

     比如,无论在线下门诊患者,还是线上直播、文章、音视频关注,还是引见的病人,都能够沉淀到自己的自己的诊所群。

    

     而公立医院,其实有天然的优势,有众多的客流,但是如果不维护不沉淀,就会流失,也没有互动,当然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服务购买。

     选择合适的医生平台或工具

     之前,有一个20多位医生紧急会诊,情急之下只能选择在微信群进行,没法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只能说明微信是一个伟大的产品,而遗憾的,5年没有变化的互联网医疗app,离真正的医疗市场和医疗服务似乎还较远。

     如果拿项目业务、和产品来比较,有些互联网医疗app更接近于在做项目打单,满足一个个的功能垒砌而成,而微信是一款产品,她并没有把各种功能放在自己脑门却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场景和需求。

    

     非凡医品3.0版近期上线,来源于医疗的需求,但是高于需求。希望能够成为一款医疗的易用、有用的产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非凡医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