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基层医生遇到美国医生
2018/10/17 非凡医品

导言
不论大病小病,生病了跑三甲医院,是中国式就医的首选,大医院闹哄哄像菜市场,小医院门可罗雀患者寥寥无几。大部分的患者认为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偏低,小病往大了治,大病反倒不重视,基层成为“随便看一看”的代名词。基层医生面临着没有患者,患者不信任的诊疗危机。

基层医生现状堪忧
基层医生误诊率高
中国医生的诊治水平本就非同质化,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又处在整个金字塔的底层,诊疗错误,诊断不出来的情况并不少见。对同类型疾病的辨别能力的缺乏,往往造成患者几年,甚至几十年以错药治疗疾病的情况。

村医父亲误诊10年
基层患者患病的人数数量可观,尤其是慢性病的人数往往占绝大多数,由于诊疗方案的错误,或者对基层医生的不信任,导致对医嘱的遵循情况不佳,大部分的基层患者一生病就是爆发性的,情况不容乐观的急病。
基层医生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缺乏
大部分基层医生缺乏对疾病诱发因素的控制,疾病方案的正确评估,及多种因素的统一评价和认识,基层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治疗方式就是使用静脉用药。平价输液的标志在基层医院中屡见不鲜,甚至占据了基层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

输液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
培训机会的缺乏
医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拓展,积极获取新知识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迭代以及多学科的交叉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由于不同医院级别的划分,导致基层医院医生获得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相比与高级别的医院,可谓少的可怜。大部分医生的技术是吃老本,习得的知识多是上学获得的知识,或者是老一辈经验式的传承。单一的硬套式的诊疗方式,暗含着诸多潜在的风险。

基层医生获得的群众认同感又比较低。即使有一部分医生想通过学习新的技术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诊疗技能,但是面对患者的不信任和诸多的质疑,很多医生坚持不了几天,就选择放弃了。动力不足也是基层医生技术难以提高的主要问题。
基层的美国培训机会
基层医生诊疗水平低的现状,牵动不少医生的心,越来越多的医生试着在为基层医生搭建公益渠道,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培训。
其中何刚、石应姗等在美医生颇具有代表性。在针对一个疾病的案例培训中,举出材料例证,多个医生讨论,层层剥离解析,让基层医生不仅知其所然,并知其所以然,是其培训的主要方式。


受到培训的基层医生也有自己努力的新方向。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生收到鼓舞,在新的思维方式和诊疗方案的启发后,不少基层医生热情很高,不仅积极参与各类培训讨论,还通过读研等进修方式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能。

而在诊疗过程中患者的信任和习得的新知识,也为基层医生带来不少的成就感和信任感,很多医生反馈自己学到了新的思考方式,解决了不少以前想不通的难题。而这都得益于像何刚一样在美国就业,但还在国内医生辛苦付出的华人医生们。

好消息是在2018年10月,纽约病理刀客何刚和他的团队将非凡医品上APP上直播,畅谈他自己对中美医疗现状和差异的看法,以及对赴美培训的经验,届时可以和何医生面对面,互动探讨。还不快到何医生的诊所群里来。
10月
与“刀客”非凡之巅
不见不散
长按扫码进入医生诊所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非凡医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