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们该何去何从?
2018/10/22甄小眉 非凡医品

     前言

     新 医 改 难 以 成 功,

     体 制 内 的 医 生 境 地 尴 尬,

     自 由 执 业 举 步 维 艰,

     好 医 生 们 该 何 去 何 从?

    

     剖析当今医改

     国家财政的大致情况是钱够多,但是分配得极其不公平。最终导致在医疗投入这一块不可能做到有新的投入。那么中国财政有多少钱呢?数据显示,中国财政收入总额占GDP的20%——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仅次于美国。但是我们的钱是怎么用的呢?首先,44%用来养公务员了,此外,还得养一大批国有垄断企业的员工和干部。这部分员工总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8%,工资收入和福利却要占到全国职工总数总额的55%。有这么一大批既得利益集团,吞食了大量的财富,于是乎我们的医疗和教育总投入在国民经济总值中的比例是3.8%。政府每年拨付的合作医疗经费,全国农民分摊下来每人每年一分钱。大病医疗报销额仅仅为大病花费的8%。

     以上说的是没有钱,所以搞不成医疗改革的原因。再进一步,有钱就一定能搞得好改革吗?不一定。钱投进去了,能不能公平地分配,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然而,目前我们全社会每年80%的医疗资源被850万官员们占用了。剩下来的13亿人,分享余下的20%。

     因此,中国现今的医改难以成功的原因是:政府没有钱可以投入到医疗上;没有一个公平分配医疗资源的制度。

     然而,医改的关键在: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医疗服务体系,让高中低各种需求的人,都能公平享受到,与其付出相匹配的医疗保障。仅仅在医疗体制内谈医疗体制改革是绝不可能成功的,必须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前提下才有可能成功。

    

     当代中国医生现状

     当下,在新医改难以成功的背景下,体制内大部分中国医生的处境不容乐观:

     1) 医生要晋升难。晋升按年资排辈,上级不退休就没有机会,上升通道有限。

     2) 大部分医生的收入每况愈下。医保亏空、控费压力巨大等因素导致灰色收入斩断,医生原本不高的收入断崖式缩水。

     3) 形式的事情多,临床价值得不到更好的体现:写与临床无关的文章、做无关的课题,各种评审、开会等等,耗掉了医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4)医患关系不和谐,医闹事件频发。一直以来,医生和患者之间难以建立信任关系,医患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的局面。前不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妇产科赫英东等三位医生在值班工作期间,遭到患者孙某及家属郑某等三人的无端殴打。

     试问,谁来保障医生的人身安全和利益?好医生该何去何从?

    

     自由执业的桎梏

     如何扭转工作量大、收入低、压力大的窘境?如何做回一名纯粹的医生?如何既可以治病救人,又可以体面赚钱?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医生自由执业是解决该问题的唯一途径。随着政策的开放,国家鼓励医生自由执业,越来越多的医生离开体制,出来谋求多点执业,建立医生集团或诊所。此外,老百姓对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样刺激着医生自由执业的市场。医生自由执业在国外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在中国却举步维艰。据了解,国外八成医生是自由执业专注于临床,二成是受聘于公立医院。

     然而,中国医生不敢轻易离开体制是有苦衷的。在中国,老百姓看病往往只认医院,医院只要名声大,就备受病人青睐。于是乎,三甲医院每天“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好医院的医生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名不经传的小医院的医生“无人问津”。大医院的名声是医生获客的品牌,依附于大医院,医生看病应接不暇;脱离体系,医生可能什么都不是。换言之,老百姓“只认庙不认和尚”的情况制约着体制内的医生走出来。

     但是,医院品牌也好,医生品牌也罢,归根结底的是品牌和信任问题。其中,信任危机源于当今医生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医院的医疗服务叫人不敢恭维,水平、资历不够的医生比比皆是,莆田医生也披着“好医生”的袈裟......如何淘汰这部分滥竽充数的“伪医生”?如何重建患者对真正的好医生的信任?如何打造医生个人品牌?倘若医生手握信任和品牌这两把尚方宝剑,哪怕哪天离开体制去自由执业,也不至于没有患者。

    

     赢得患者的信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生想要获得患者的信任,需要持续的输出。传统的输出的形式无异于撰写和发表科普文,通过科普,可以增加患者的医疗知识、提高医疗素养和增进其对医生的好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医生借助互联网的工具增加其曝光率。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开通微信公众号、注册个人微博、在网上发声、做直播等方式传播专业知识、个人理念,提高曝光率和知名度。这些无疑都是有积极效应的。

     但是,微信公众号上,限制了患者与医生的互动,粉丝难以沉淀;微博能发IP,但是粉丝进不到微信中来;音视频、直播则无法发布科普文。每种方法都存在着“短板”,制约着医生有效积攒粉丝。然则分开运营,需要极大的人力和物力。有没有便捷的方式,让其变得简单而且高效?这时,非凡医品横空出世。

     打造医生个人品牌

     非凡医品集微信群、公众号、微博、直播的优点于一体。在这个虚拟的诊所群里,医生既可以面向患者发布科普文章、音视频,又可以做直播,患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医生的动态。医生可以通过一键转发的功能快速地将其所有作品分享到微信、微博、头条等媒体上;也可以通过群发助手的功能轻轻松松地将内容转发到其微信各个目标群,没有重复和遗漏;还可以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同时可以设置定时转发,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品牌传播效率和曝光率。

     此外,患者还可以分享医生诊所群里的所有的作品。医生和患者可以在群里互动,患者与患者之间也可以在群里交流。患者还可以申请成为医生好友和医生私聊病情。高频、近距离的互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黏度,有利于医生打造个人品牌,最大限度地累积粉丝。

     问诊形式分线上问诊和线下问诊两种。其中线上有诊所群的直接咨询、电话问诊、远程问诊等形式;线下问诊主要形式有手术预约。此外,医生线上、线下问诊收费与否取决于医生,收费多少也由医生而定,极大地赋予了医生的自主权。换句话说,在这里,患者完全属于医生。

     医生多样化的科普传播,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水准和对自身的认可。此外,医生还可以将三甲医院的金字招牌、自己的履历、资质名誉,通过同行关联、同行推进、患者评价、轻松地转化为自己的信誉。如此多管齐下,有利于打造医生的个人品牌,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这样医生还用担心日后没有客流吗?

     那么,患者如何找到医生?

    

     轻松找医生

     患者有多种途径进入医生诊所群。首先,直接扫医生诊所群的二维码进群。其次,关注医生作品进群。再者,下载非凡医品APP,搜索医生名字。此外,还可以通过名片分享和疾病分类查找医生。

     患者进群容易,医生运营群简单,这样便于医生获得患者,维护患者。医生得以轻松自如地运营自己的诊所群,真正实现自由执业。

     后语

     有个人品牌和患者信任两大基石的强力支撑,

     体制内的好医生离开体制自由执业不再是难题。

     非凡医品以此为主线,贯穿APP每一个功能,

     强化医生和患者的使用体验,

     让每一个医生真正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诊所,

     最大化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同时,让每一患者实现精准就医。

    

    

     每个医生

     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诊所!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非凡医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