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7家医院集团引入最强“法宝”!社保“总额管理,结余留用”
2018/10/22罗湖区人民医院 非凡医品

     这两三年来,深圳市罗湖区的居民普遍发现一个新变化,家附近的社康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越来越实用了——

     不“缺医”了:社康的医生水平越来越高,有些大医院的专家还在这开工作室;

     不“少药”了:三甲医院有的药,这里都有;

     不“缺检查”了:常规的X光检查等在社康中心就能直接做;

     社康更主动了:社康的工作人员会主动到一些老年人的家里,安装扶手,防止他们跌倒。

    

    

     这些变化,都源自2015年8月罗湖区正式启动的一场医改:整合区属5家公立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成立唯一法人的罗湖医院集团。

     这一“罗湖模式”很快成为全国“典型”,于2017年9月获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向全国推广。

     最新消息是,2018年10月14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50个近期的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就包括2018年底前,广东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选择一个县(市、区)作为试点,推广深圳罗湖医院集团的经验。

     很多吃瓜群众看不懂,这个医院集团到底是啥?

    

     那是为了什么?

     强基层!集整个集团之力,做强社康中心,让居民在家门口,不用动辄到医院去“抢破头”!“未来罗湖希望打造全国最强的社康中心”!

    

     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罗湖区建立了很多激励机制,比如收费价格、财政补贴向基层倾斜,但其中最核心的“法宝”当属——

     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留用”模式

     打个简单的比方,医院集团签约管理的居民是100人。这100个人,按照去年的水平,社保局要支付1万块钱给医院集团,今年如果节约了,用了9千,那么这1千块钱就可以作为结余,留给集团使用。

     这样一来,签约的居民越健康,越少生病、少住院,医院集团的成本支出就越少,医保基金结余就越多,医护人员也越受益。

     在这个“法宝”的激励下,医护人员会尽力让居民在社康中心就能看好病,并做足预防工作,让居民少生病。

    

     经过罗湖区的先行探索,2017年,这类基层医疗集团在深圳“全面开花”,全市10个区(新区)都基本挂牌成立了基层医疗集团。

    

     2018年6月7日,深圳首次召开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指出:“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学习推广罗湖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不能‘墙内开花墙外香’!”

     他要求,全市新成立的基层医疗集团要尽快开始实质运作!

     近日,一个最有力的“实锤”落地了!

     ▽

    

     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举行了医保费用总额管理协议签订仪式,深圳8家基层医疗集团加入 “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医保基金管理方式改革试点。

     这8家分别为——

    

     加上最早“吃螃蟹”的罗湖医院集团,实行这一医保模式的改革试点单位已增加到9家。

    

     简单来说,这些基层医疗集团都将在医保的经济杠杆引导下,整合集团内的资源,主动将资源向基层倾斜,向居民健康倾斜。医院集团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从“治病挣钱”向“防病省钱”转变。

    

     来罗湖医院集团做院长前,孙喜琢曾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当了12年院长,但医院做得越大,他就越困惑。

     “近20年中国医院的发展,我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也是从中体味最深刻的人。医院病床数扩大了3倍多,但我发现许多病人仍在走廊过夜,高额的医药费仍让老百姓望而却步。这是为什么?医院做大做强并不能让老百姓看好病,反而越治越多,问题出在哪里?”孙喜琢皱起眉头说。

     而在罗湖,他的眉头开始逐渐舒展。

     按照传统医院的运营模式,病人越多,医院越挣钱。以医保病人为例,去医院看门诊、住院、做手术的病人越多,政府社保部门支付给医院的医保费用也越多。

     而深圳罗湖区成立医院集团、实行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留用”模式后,医院集团开始想方设法让病人少生病少住院,有问题尽量在社康中心就搞定。

    

     因为,居民越健康,医院集团越受益。

     医院集团各社康中心管辖的签约居民,生病越少,已经“到手”的医保基金就支出越少,剩余这部分就会“奖励”给医院集团。

     这里有个公式

     结余留用额=基数年度签约参保人医保基金记账总额×(1+基数年度全市医保基金人均记账金额增长率)-当年签约参保人医保基金记账总额-当年已通过现行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方式给予的奖励

     这就给了医院和医护人员为居民做好健康管理的动力,主动从“治病”转向“预防”。

    

     先行一步的罗湖医院集团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

     在集团内各医院门诊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2017年社康中心总诊疗量比改革前的2014年增加217%。

     居民也从中尝到了“甜头”:

     2017年,罗湖医院集团住院次均费用下降了422元,低于全市医保结算标准1404元。

     医疗机构和居民,成了“利益共同体”。

    

     罗湖医院集团还做了很多改革之前绝对不会做的事情。

     比如,推出了“老人防跌倒工程”,由社康中心全科医生上门评估老人居家环境,对罗湖区65岁以上有需要的居民,免费在家中的卫生间安装防跌倒扶手、放置防滑垫、安装小夜灯、赠送手电筒,并教大家一些防跌倒的“小技巧”。

    

     如今

     随着8家基层医疗集团

     新加入“总额管理、结余留用”阵营

     深圳其他区的居民

     也将更多享受到社康中心的贴心服务

     “少生病、少负担、少住院,看好病”

     -End-

    

    

     每个医生

     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诊所!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非凡医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