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抽筋,可能是这个部位长了肿瘤,两种检查手段可以及早发现它!
2019/3/1 9:00:00 中医

一说骨质疏松,腰酸背痛,很多人就会吃钙片,可实际上有些人的骨质疏松是因为体内某个地方长了肿瘤!所以吃了钙片不能发挥作用,那缺钙和肿瘤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加速骨质疏松的“瘤子”
出现这个“小瘤子”的人还真不少!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5%,更年期妇女中发病率为2.1%–3.4%。当这个黄豆大小的“小瘤子”出现的时候,会加速骨质疏松的速度,还会对身体其他部位产生危害。

案例1:81岁的爷爷去医院检查骨质疏松的指标,骨密度减低,是明显的骨质疏松,术后复查恢复到正常水平。
案例2:王阿姨最开始出现的是嗓子不舒服,吃东西噎得慌,然后腿抽筋、麻,吃钙片不管用,一次抽筋会持续1分钟左右,夜里睡觉加剧。
案例3:39岁的大哥从2008年开始有肾结石,持续了10年,到2018年3月份才手术拿出肾结石。常常出现腿抽筋,运动后更严重。

骨头有骨皮质和骨松质,骨松质像网一样,支撑纵向和横向的压力,如果长了瘤子,出现骨质疏松,瘤子就会不断把骨里边的钙往外溶解,横向骨小梁被吸收,剩下纵向骨小梁,网状结构慢慢消失,变成栅栏一样的结构,纵向支撑没有问题,但是横向支撑就会出现问题,摔倒的时候,力量从旁边过去,没有横向支撑,就容易骨折。

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小瘤子”长在颈部深处,这个病叫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早期无明显特定症状。
甲状旁腺长瘤子后,不听人体的血钙的调度,不断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从骨头内往外溶解钙,导致骨密度减低,骨质疏松,血钙升高。
血钙增高后,会引起消化道症状、肌肉骨骼症状、泌尿系统症状、心血管症状等。

1消化系统
有胃纳不振、便秘、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可能与血钙过高,刺激胃黏膜分泌胃泌素有关。
2肌肉
四肢肌肉松弛,张力减退,患者易于疲乏软弱;心动过缓,有时心律不齐,心电图示QT间期缩短。
3泌尿系统
由于血钙过高导致有多量钙自尿排出,患者常诉多尿、口渴、多饮,尿结石发生率也较高,一般在60%~90%之间,临床上有肾绞痛,血尿或继发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后可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的尿结石的特点为多发性、反复发作性、双侧性,结石常具有逐渐增多、增大等活动性现象,连同肾实质钙盐沉积。提示:肾小管内钙盐沉积和质钙盐沉着可引起肾功能衰竭,在一般尿结石患者中,约有2%~5%由这个病引起。
【专家提醒】血液中钙量过高,易造成结石、软组织钙化,而且骨骼不断流失,导致的结石会反复出现。

在生长发育期,骨头受力时,钙从血液里储存到骨骼中;当人体吸收钙不足,血液需要恒定的钙,甲状旁腺促使骨骼中钙流出,调整血钙;当甲状旁腺长瘤子后,甲状旁腺受刺激,不断从骨内往外溶解钙,骨骼中钙越来越少。

【专家提醒】中老年阶段,骨骼已经无法再沉积钙,很难通过饮食补充,中老年阶段要慎防钙从骨骼中流失。
查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方法
查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方法主要是两种,一种是血液检查,一种是影像学检查。
抽血检查甲状旁腺激素,如果增高,要高度怀疑疾病的发生。
影像学检查分为超声和核素扫描,超声可以看见甲状旁腺的增生,2—3毫米就能诊断出来。超声检查后如果怀疑是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以通过核素扫描做进一步诊断。

【专家提醒】血液检查发现甲状旁腺激素增高,同时通过超声和核素检查确认了甲状旁腺增生的结节,就可以确诊了。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手术难度大
由于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的后方,紧邻各种重要的器官,下图中的红色气球就代表病变的位置,白色柱子和红色柱子分别代表气管和食管,可以看到,神经处在气管食管沟里,甲状旁腺的瘤子就长在神经旁边,做手术的时候不能损伤到神经以及周围的气管和食管,损伤周围任何一个器官,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难度非常大。

微创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最有效的办法。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可以用微创治疗,超声可以看见结节,通过皮肤直接把微波针插进结节里,加热病变,温度达到60度以上就能把结节烧死,不用开刀,也不会留疤。

手术治疗是把瘤子拿出来,微创治疗是原位灭活,让瘤子在里边死掉,创伤小,术后就能下地走动。上面提到的三个案例就是通过微创手术治疗恢复正常的。
缺乏维生素D是病变源头
维生素D促使钙吸收,是钙吸收的“催化剂”,当人体缺乏维生素D的时候,即使补充足量的钙也无法吸收,达不到效果,如果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还可能导致血钙增加,越补越麻烦!维生素D的缺乏是病变的源头。
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缺钙,长期缺钙就容易导致甲状旁腺增生长瘤子,瘤子不断把骨里边的钙往外溶解,使得骨头里的钙越来越少,骨质越来越疏松,血钙越来越高,形成恶性循环。
【专家提醒】很多人术后还是会有甲状旁腺激素升高,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导致缺钙,缺钙后促使甲状旁腺激素增生,补充维生素D后,甲状旁腺激素会下降。

提示: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能促进钙吸收,与肿瘤也有关系,缺乏维生素D更容易长肿瘤,人体有充足的维生素D,肿瘤的发生率、复发和转移率都会降低。
缺乏维生素D是很普遍的现象,日常生活中要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防止骨质疏松,也防止长肿瘤。
专家提醒: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好方法,晒太阳的时候不能隔着玻璃,隔着玻璃挡住紫外线,晒太阳就没有效果了。
附:养生保健小知识——
这些下酒菜,伤肝伤胃还致癌!
喝酒时别吃这些食物
1胡萝卜
胡萝卜具有很高的保健作用和医疗价值,但美国食品专家却告诫人们:“胡萝卜下酒”的吃法是不利健康的。

因为胡萝卜中丰富的胡萝卜素和酒精一同进入人体,就会在肝脏中产生毒素,引起肝病。
所在,人们要改变“胡萝卜下酒”的传统吃法,胡萝卜不宜做下酒菜,饮酒时也不要服用胡萝卜素营养剂,特别是在饮用胡萝卜汁后不要马上饮酒,以免危害健康。
2凉粉
凉粉在加工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白矾,而白矾具有减缓肠胃蠕动的作用,用凉粉佐酒则会延长酒精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

因而增加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同时也增加了酒精对胃肠的刺激,减缓了血流速度,延长了酒精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促使人醉酒,危害健康。
3熏腊食品

因其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和色素与酒精产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食道与肠胃黏膜,还会诱发癌症。
烧烤
在烧烤过程中,不仅食物中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了,同时还会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而且,肉类中的核酸经过加热分解产生的基因突变物质,也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提示:当饮酒过多而使血铅含量增高时,烧烤食物中的上述物质与其结合,容易诱发消化道肿瘤。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还易损害口腔与食道黏膜,甚至诱发癌症。
按照这5步喝酒, 少伤肝!
1喝酒定量,不能无度
对于喜欢喝酒的人来说,医生建议:男士一天不要超过2个酒精单位,女生不要超过1个酒精单位(1酒精单位=10ml纯酒精,约相当于36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45ml白酒)。
具体一点来说,男性每天喝酒不要超过720ml啤酒(1.3瓶啤酒),或300ml葡萄酒(半瓶葡萄酒),或者90ml白酒(3口杯白酒)。提示:女性最好每天喝酒不要超过360ml啤酒(1罐听装啤酒),或150ml葡萄酒(1/4瓶葡萄酒),或者45ml白酒(2口杯白酒).
2慢慢喝,给肝脏代谢的时间
喝酒的速度如果比肝脏内处理的速度快,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肝脏大概每小时能分解10ml纯酒精,所以一个小时之内,喝完360ml啤酒(一罐听装啤酒),150ml葡萄酒(一小杯葡萄酒)或者45ml白酒(一口杯白酒),这个速度是比较适合的。

3温着喝,酒精挥发肝脏更轻松
白酒、黄酒是可以温着喝的,在加热过程中,酒精和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酒精浓度有所降低,自然能减轻肝脏的负担。
4别空腹,肉是最好的下酒菜
空腹时不要饮酒,因为那样酒精会被胃直接吸收,肝脏会应接不暇。而蛋白质、脂肪在胃内停留的时间最长,能够减缓胃对酒精的吸收,所以最适合作为下酒菜。
当然吃太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对健康也不利,所以,建议大家最好选择鱼类、贝类、鸡肉、瘦肉、蛋、奶酪等动物蛋白或者是多吃一点豆制品等植物蛋白也可以。
5多喝水,冲淡酒精加快排泄
喝酒的时候多喝点水,不但能够稀释血液里的酒精浓度,同时还能“填饱”肚子,间接减少你的饮酒量。水喝多了自然“走肾”,所以,还能加快排泄速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