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外企才发现苏州毒土地?我们检测员都干什么去了?
2024/4/1 跨越全球

    

     跨越全球(vvq0000)——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跨越全球”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跨越全球:vvq0000

     上海的一家国企上市公司,就像是一位孤胆英雄,单枪匹马地挑战苏州的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这场面真是让吃瓜群众都目瞪口呆。

     在最近,上海国资旗下的上市公司陆家嘴在公告里披露了一纸诉状,他们说自己正在起诉前国企子公司苏刚集团,并且索赔高达100.4亿元。这100.4亿元的索赔金额,可就几乎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民事诉讼官司了。话说这官司一审就上到了江苏的省高院,而且二审还会去到最高法。这说明原告从一开始就准备跟被告方干到底,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动静闹得这么大,真是让人看了都捏把汗。

    

     这场纠纷可以追溯到七年前的一次引人注目的土地拍卖。2016年,江苏苏刚集团,在他们昔日的胶化厂地块上,成功实施了环保改造,并获得了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环保达标认证。此后,这片土地被苏刚集团精心划分成17个地块,顺利实现从工业用途到住宅、商业、公园以及教育用地的转型。2016年,地产市场正值大名鼎鼎的涨价去库存运动的高潮期,土拍市场火爆得只能用疯狂二字来形容。那时候,地王频现,而苏州土地市场的疯狂程度更是全球罕见。正是在这一年,苏刚集团将这17个地块全部投入拍卖,成功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这块起拍价31.5亿元的前化工企业污染用地,在拍卖中经过19家企业222轮竞价,最终被陆家嘴公司以68.4亿元收购。此外,陆家嘴还需收购苏刚绿岸地产项目95%的股权并承担16.85亿元的债务。这使得陆家嘴为这块土地支付了超过85亿元,是其原始评估价的6倍。在拍卖结束后,苏州苏高新集团参与竞拍的19家企业之一,向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送文件,要求终止项目交易,原因是这违反了苏州市政府对苏刚集团转型升级的初衷。这使得原本的合作伙伴面临破裂的危机,而这场纠纷的真相也引发了众人的猜测。

     然而,一个月后,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苏刚集团和陆家嘴公司出人意料地宣布达成了和解协议,使得上述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也为这场纠纷埋下了深深的伏笔。除了这个充满迷雾的插曲,按照陆家嘴公司的说法,在当时土地交易的时候,苏刚集团提供了一份详尽的风险说明书,指出这17个地块都曾受到工业污染的影响,但已经通过有效的治理恢复到合格水平。然而,其中只有一块地,也就是4号地块,存在焦化厂污染遗留问题。

    

     根据苏刚集团出示的、由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出具的报告显示,4号地块的治理相对较为简单且成本不高,开发商只需进行简单的治理即可进行开发使用。那时,苏刚集团是北大方正集团的一部分,而北大方正又是国企,因此可以说苏刚集团有强大的背景和实力。也许是因为对国企的信任,陆家嘴公司并没有再找另外一家第三方环境评估公司进行额外的检测,而是直接采用了苏刚集团提供的报告。

     在楼市繁荣时期,陆家嘴公司急于将房子快速出售,即便存在潜在问题,他们也倾向于将之视为他人的问题。他们拥有了所有必要的资源,便立即开始了在这片土地上的开发施工。不过,那个被苏刚提醒过的4号地块,他们决定暂时搁置。

     在接下来的7年开发期间,陆家嘴公司在这片土地上投入了近22亿元。最终,他们在8个地块上建起了住宅楼、幼儿园以及与英国合作的雷凌学校,还配备了一些商业综合体和写字楼,规模庞大。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总开发投入累计达到了107亿元。

     按照计划,住宅楼楼盘二期项目将于2021年年底正式交付。但有一个前提,与二期楼盘位于同一地块的配套学校必须先交付。当初,苏州市政府明确要求在该地块上连带开发一所学校作为配套设施。为了提升项目的吸引力,陆家嘴公司邀请英国雷丁学校共同打造其在中国的第一所分校。这所学校具有国际影响力,选址在苏州绿岸项目的2号地块。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所学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这场纠纷。

    

     陆家嘴苏州楼盘的其他项目在交付验收时直接沿用了苏刚早先提供的环境检测文件。一期居民楼的业主甚至早在2019年就已收房入住。不过,英国总校方面在收楼前坚持要求进行第三方的环境检测评估。这一额外的检测要求,使得一个投资超过百亿的项目陷入了困境。

     2021年,陆家嘴公司震惊地收到了一份检测报告。报告显示,他们在苏州绿岸项目中的雷凌小学和中学所在地块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苯丙烷和萘这两种被认定为一级致癌物的化合物超标严重,这些有害物质会迅速损害人体的健康,增加患上多种癌症的风险。而这些化合物恰恰常见于化工焦化厂的废料之中。

     经过进一步调查,陆家嘴公司发现这些污染物是来源于苏刚集团进行土地无害化处理时的疏漏。在这样的环境下,别说为未成年人建设学校,即便是路过时吸几口粉尘,对人体都可能产生损害。这个发现让陆家嘴公司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当初的决定。

     于是,陆家嘴公司重新委托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这17个地块进行了环境检测。然而,检测结果让他们更加震惊。整个区域内,包括之前检测出的2号和4号地块在内,共有4个地块存在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均超过安全值。这表明这些地块并不适合居住。

    

     2022年3月,中央环保督查组接到群众举报,称苏州绿岸项目存在严重的土地污染问题。督查组进驻苏州,指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重新进行检测。然而,检测结果再次让人震惊。原来之前检测出的4个地块存在问题,现在扩大到了14个地块。这意味着大部分地块都存在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

     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陆家嘴公司不得不采取行动。他们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无害化治理方案。在完成治理之前,这些地块将被暂时封锁,以防止任何人受到有害物质的伤害。同时,陆家嘴公司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减少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影响。

     陆家嘴公司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他们寄予厚望的苏州绿岸项目突然间陷入了严重的环境危机。检测报告显示,这片土地上存在着严重的土壤污染,苯丙烷和萘等一级致癌物的超标程度令人触目惊心。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损害,增加患上多种癌症的风险。而这些化合物恰恰常见于化工焦化厂的废料之中。

     这个结果让陆家嘴公司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当初的决定。他们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超过100亿的资金,然而现在不仅项目要无限期停工,还要面对巨额的违约金支付给购房者以及多个已经签约的入住商家和学校。更糟糕的是,这些还没有计算对陆家嘴公司股价的影响,最终的损失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陆家嘴公司的市值大约在500亿左右,而在地产最景气的那几年,每年的利润也不过30亿左右。面对如此规模的损失,他们显然无法承受。气急败坏的陆家嘴公司第一时间向苏州市的环保部门进行了举报。然而,2023年年初,苏州市环保局却反过来给陆家嘴公司开出了一张542万元的罚单,理由是在不合规的有毒地块上搞开发。这一举措无疑让陆家嘴公司感到震惊和愤怒。

     在公众的视线之外,陆家嘴公司一气之下将苏康集团、苏州环境科学研究院、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以及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部告上了法庭,并索赔巨额赔款。这场官司无疑给陆家嘴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虽然家丑不外扬,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他们必须公开披露对公司运营有重大风险的事情。因此,这场官司的细节被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事情的经过。

    

     在2001年,广西环江县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的袭击。这场暴雨导致了上游矿场的坍塌,有毒物质趁机渗透进了下游万亩农田。此后,中科院专家团队介入,开始了长达22年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尽管挖出了上万立方米的土壤,但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无法恢复到先前的自然状态。

     这次陆家嘴公司面临的治理难度远超农田治理的复杂性。因为农田上什么都没有,治理成本相对较低。然而,陆家嘴公司在这片土地上已盖好了房子,治理过程中需要拆除建筑,而地下埋藏着巨大的水泥地基和错综复杂的管道,难以预测的地下水流也给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最终的治理成本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双方因此陷入了僵局

    

     即使土壤污染得到治理,重建房屋后,是否有人愿意购买这里的房产、送孩子到这里的学校就读仍是一个问题。舆论中更多的是陆家嘴公司的单方面陈述,这更像是一份免责声明。我们平时购买蔬菜水果都会检查其品质,很难相信一家公司购买土地进行开发前不会进行第三方检测。毕竟,这片土地曾是污染大户,坊间一直传闻污染严重,陆家嘴公司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会毫不知情吗?还是当时双方已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约定,如今因房子难以销售而旧事重提呢?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但此事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首先,如果受害者是一家民营企业,他们是否有勇气将苏刚集团和苏州地方政府一起告上法庭?或者他们最终只能自认倒霉,退出市场?其次,当年在这17个地块上施工的工人们现在怎么样了?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土壤和粉尘,如果身体后来出现异常,他们会不会归咎于自身原因?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没有雷丁学校的出现,这个土地问题是否还会被曝光?在雷凌学校之前,这17个地块经过了无数次的买卖和行政审批流程,尤其是这个项目涉及到化工用地转为商业、住宅和教育的审批流程应该更加严格。然而,整个过程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其中的问题。所有环节都出了问题,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再进一步思考,如果这所学校不是一所洋学校而是一家普通的民办小学,学校是否有勇气要求苏州、苏刚和陆家嘴三方重新进行环境检测?双方是否会像当年一样达成一些不为人知的和解协议?这些问题让人细思极恐。过去我们以为地产行业潜在的风险只集中在银行、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之间,但从这次百亿诉讼事件来看,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对于全国范围内已经购房的广大业主来说,除了化学污染的担忧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尚未知晓的风险?他们应该如何获得真正的安心呢?要解决购房者的信心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地产繁荣周期中的利益问题。在这个周期中,巨大的利益暂时掩盖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假如当前楼市依然繁荣如昔,我们或许会看到陆家嘴公司和苏刚集团联合辟谣的新闻。土地资本化确实让中国整个社会享受到了西方国家难以企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也造就了一批利益集团和富豪。但随着各方对楼市繁荣背后的矛盾和问题保持沉默的日子逐渐过去,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类似的纠纷浮出水面。

    

     明:刊载此文来源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跨越全球 -

     小爱请点赞,大爱请分享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跨越全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