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的7个经典小药方
2021/10/30 16:28:29 北京王大夫

    

     最常用来治糖尿病的7个经方

     本人常用以下诸方治糖尿病及并发症,取得良效。

     1,白虎加人参汤糖尿病初期,或血糖控制不良时,常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口干舌燥,舌红苔黄等。方用:太子参15克,石膏(碎)30克,知母15克,炙甘草6克,粳米30克。原文:“……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石膏、知母清泄胃热;粳米以淮山药代之;人参用太子参或西洋参,合用以达到益气生津之功。合玉泉散意,加天花粉、葛根、生地黄、玄参,其效更佳。饥甚,加黄连清胃火;渴甚,加黄芩清肺热。

     2,桃核承气汤糖尿病常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大便干燥,便秘,为胃肠燥热、灼伤阴津所致。又多见口唇紫暗,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下静脉青紫,脉沉涩,为胃热灼伤阴血,血脉涩滞难行,以致瘀血燥热相互搏结。

     方用:桃仁(去皮尖)12克,大黄12克,桂枝(去皮)6克,炙甘草12克,芒硝6克(冲),生地12克,玄参10克。水煎,芒硝冲服。桃仁活血化瘀;桂枝通经活血;大黄、芒硝、甘草攻下阳明燥热内结。全方有泄热通下,逐瘀活血之功。合增液汤的意思,加生地、玄参,更为对证。便秘重者,大黄、芒硝后下;轻者,大黄同煎;兼气虚者,酌情加黄芪或太子参。

     3,真武汤患糖尿病时间长了,阴损及阳,导致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出现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全身浮肿,头眩心悸,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或白滑,脉沉迟弱(见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后期)亦可见。方用:茯苓、芍药、生姜、炮附子各9g,白术6g 。《金匮要略》消渴病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炮附子温肾助阳;白术燥湿健脾;茯苓淡渗利水;生姜助阳散水;芍药敛阴和营。合为温阳化气行水。糖尿病往往兼瘀血者,加丹参、益母草、桂枝,通阳活血;气虚明显者,加黄芪,或再加党参,益气温脾;肝阳上亢(合并高血压)者,加钩藤、天麻,平肝息风;焦燥渴者,遵照《金匮要略》消渴病篇:“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加用栝蒌根、淮山药生津润燥,瞿麦淡渗利水,炮附子温阳化气。共奏温阳化气利水、生津润燥止渴之功。

     4,肾气丸糖尿病日久,病入下焦,阴损及阳,导致肾阳虚损。证见神疲倦怠,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四肢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而弱。方用:干地黄24克,薯蓣、山茱萸各各12克,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克,桂枝、炮附子各3克。《金匮要略》消渴病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地黄滋阴补肾;山萸肉、淮山药补益肝脾;茯苓、丹皮、泽泻协调肝脾;附子、桂枝温阳暖肾。上药共奏双补肾阴肾阳之效。肾阳虚明显者,用肉桂替代桂枝,以增温阳之力;小便多者,仿“水陆二仙丹”意,加金樱子、芡实,补肾涩精;气虚甚者,重用黄芪益气;下肢轻度浮肿者,加牛膝、车前子,仿济生肾气丸意,温肾活血利水。

     5,五苓散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导致膀胱功能异常,排尿困难、尿不干净或尿失禁。早期偶在生气着急时,出现排尿时间延长;中期可见尿流变弱,排尿费力,排尿时间延长,多次排尿后仍余沥不尽,甚或小便失禁。为糖尿病日久,气虚及阳,气化失职,水蓄膀胱所致。方用:猪苓、茯苓、白术各9克,泽泻15克,桂枝(去皮)6克。《伤寒论》太阳病篇及《金匮要略》消渴病篇均有“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的论述。桂枝通阳化气;白术、云苓、泽泻、猪苓淡渗利水;加黄芪益气。方中黄芪重用,使收缩无力之膀胱功能迅速得以恢复。遵仲景原方之意,桂枝只宜少量,取其辛温通阳,又不耗伤阴津。

     6,黄芪桂枝五物汤糖尿病日久,气阴两虚,血脉瘀阻,肢端失养,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多呈对称性,下肢为甚。有麻木、触电感、蚁爬感,继而刺痛,甚则可呈放射性或痉挛性作痛,夜间尤剧。

     仿黄芪桂枝五物汤法,自拟方:黄芪9克,桂枝9克,熟地9克,玄参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牛膝10克。黄芪、桂枝、熟地、玄参益气养阴以治本;当归、桃仁、牛膝活血通痹治其标;另可配合外洗方:桂枝、乳香、没药、苏木、川红花。煎水浸泡外洗,以温阳和络,活血通脉。《金匮要略》用于治疗血痹,即所谓:“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乃阳气不足,阴寒凝滞,血脉痹阻所致。

     本证以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涩为辨证要点。

     7,酸枣仁汤失眠是糖尿病常见症状,有的十分顽固,经久不愈。表现为难以入睡、或早醒、或睡不宁、多梦。伴头晕、头胀、心烦、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失眠常可致血糖不稳定,血糖上升。方用:炒酸枣仁15克,甘草3克,知母、茯苓、川芎各6克。酸枣仁养血安神(用量最重);川芎调血养肝(用量其次),以清阴热;知母清热除烦(用量其次)以除虚烦;茯苓宁心安神(用量其次),以安心神;甘草和中(用量最轻)。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最常用来治糖尿病的7个经方,好用不贵

     杏林经典 昨天

     杏林筑基

     杏林筑基

     学方剂、学辨证、学针灸、学推拿。。。为您打基础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最常用来治糖尿病的7个经方

     本人常用以下诸方治糖尿病及并发症,取得良效。

     1,白虎加人参汤

     糖尿病初期,或血糖控制不良时,常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口干舌燥,舌红苔黄等。

     方用:

     太子参15克,石膏(碎)30克,知母15克,炙甘草6克,粳米30克。

     原文:“……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石膏、知母清泄胃热;

     粳米以淮山药代之;

     人参用太子参或西洋参,合用以达到益气生津之功。

     合玉泉散意,加天花粉、葛根、生地黄、玄参,其效更佳。饥甚,加黄连清胃火;渴甚,加黄芩清肺热。

     2,桃核承气汤

     糖尿病常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大便干燥,便秘,为胃肠燥热、灼伤阴津所致。

     又多见口唇紫暗,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下静脉青紫,脉沉涩,为胃热灼伤阴血,血脉涩滞难行,以致瘀血燥热相互搏结。

     方用:

     桃仁(去皮尖)12克,大黄12克,桂枝(去皮)6克,炙甘草12克,芒硝6克(冲),生地12克,玄参10克。

     水煎,芒硝冲服。

     桃仁活血化瘀;桂枝通经活血;大黄、芒硝、甘草攻下阳明燥热内结。

     全方有泄热通下,逐瘀活血之功。合增液汤的意思,加生地、玄参,更为对证。

     便秘重者,大黄、芒硝后下;轻者,大黄同煎;兼气虚者,酌情加黄芪或太子参。

     3,真武汤

     患糖尿病时间长了,阴损及阳,导致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出现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全身浮肿,头眩心悸,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或白滑,脉沉迟弱(见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后期)亦可见。

     方用:

     茯苓、芍药、生姜、炮附子各9g,白术6g 。

     《金匮要略》消渴病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炮附子温肾助阳;白术燥湿健脾;茯苓淡渗利水;生姜助阳散水;芍药敛阴和营。合为温阳化气行水。

     糖尿病往往兼瘀血者,加丹参、益母草、桂枝,通阳活血;

     气虚明显者,加黄芪,或再加党参,益气温脾;

     肝阳上亢(合并高血压)者,加钩藤、天麻,平肝息风;

     焦燥渴者,遵照《金匮要略》消渴病篇:“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加用栝蒌根、淮山药生津润燥,瞿麦淡渗利水,炮附子温阳化气。共奏温阳化气利水、生津润燥止渴之功。

     4,肾气丸

     糖尿病日久,病入下焦,阴损及阳,导致肾阳虚损。证见神疲倦怠,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四肢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而弱。

     方用:

     干地黄24克,薯蓣、山茱萸各各12克,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克,桂枝、炮附子各3克。

     《金匮要略》消渴病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地黄滋阴补肾;

     山萸肉、淮山药补益肝脾;

     茯苓、丹皮、泽泻协调肝脾;

     附子、桂枝温阳暖肾。上药共奏双补肾阴肾阳之效。

     肾阳虚明显者,用肉桂替代桂枝,以增温阳之力;

     小便多者,仿“水陆二仙丹”意,加金樱子、芡实,补肾涩精;

     气虚甚者,重用黄芪益气;

     下肢轻度浮肿者,加牛膝、车前子,仿济生肾气丸意,温肾活血利水。

     5,五苓散

     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导致膀胱功能异常,排尿困难、尿不干净或尿失禁。

     早期偶在生气着急时,出现排尿时间延长;中期可见尿流变弱,排尿费力,排尿时间延长,多次排尿后仍余沥不尽,甚或小便失禁。

     为糖尿病日久,气虚及阳,气化失职,水蓄膀胱所致。

     方用:

     猪苓、茯苓、白术各9克,泽泻15克,桂枝(去皮)6克。

     《伤寒论》太阳病篇及《金匮要略》消渴病篇均有“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的论述。

     桂枝通阳化气;白术、云苓、泽泻、猪苓淡渗利水;加黄芪益气。

     方中黄芪重用,使收缩无力之膀胱功能迅速得以恢复。遵仲景原方之意,桂枝只宜少量,取其辛温通阳,又不耗伤阴津。

     6,黄芪桂枝五物汤

     糖尿病日久,气阴两虚,血脉瘀阻,肢端失养,出现肢体麻木疼痛。

     多呈对称性,下肢为甚。有麻木、触电感、蚁爬感,继而刺痛,甚则可呈放射性或痉挛性作痛,夜间尤剧。

     仿黄芪桂枝五物汤法,自拟方:

     黄芪9克,桂枝9克,熟地9克,玄参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牛膝10克。

     黄芪、桂枝、熟地、玄参益气养阴以治本;

     当归、桃仁、牛膝活血通痹治其标;

     另可配合外洗方:

     桂枝、乳香、没药、苏木、川红花。

     煎水浸泡外洗,以温阳和络,活血通脉。

     《金匮要略》用于治疗血痹,即所谓:“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乃阳气不足,阴寒凝滞,血脉痹阻所致。

     本证以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涩为辨证要点。

     7,酸枣仁汤

     失眠是糖尿病常见症状,有的十分顽固,经久不愈。

     表现为难以入睡、或早醒、或睡不宁、多梦。伴头晕、头胀、心烦、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失眠常可致血糖不稳定,血糖上升。

     方用:

     炒酸枣仁15克,甘草3克,知母、茯苓、川芎各6克。

     酸枣仁养血安神(用量最重);

     川芎调血养肝(用量其次),以清阴热;

     知母清热除烦(用量其次)以除虚烦;

     茯苓宁心安神(用量其次),以安心神;

     甘草和中(用量最轻)。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北京王大夫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