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怎么预防耳鸣耳聋
2022/3/5 16:28:15 北京王大夫

     今天是23次全国爱耳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听障人群,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听力问题。

     听力损伤,是一件非常容易被忽视的事情。低频程度的听力损伤,不会引起疼痛和危及生命,很难被察觉到。

     今年爱耳日的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让我们一起关注耳朵健康,预防听力下降!

     耳朵由哪些部分组成?

     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主要有耳廓和外耳道,用于收集声音、传导声音、帮助辨别声音的来源方向。

     中耳主要有鼓膜、听骨链(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和咽鼓管,用于放大并传送声音到内耳,平衡中耳腔与外界的气压,减轻噪音音响。

     内耳主要有耳蜗、前庭和半规管。耳蜗可以感知不同的声音,对其进行分析并转换为神经冲动,传入听神经,进而产生听觉,前庭和半规管可以维持身体平衡。

     听力障碍分为哪几类?

     一般来说,听力障碍主要分为传导性听力障碍、感音神经性障碍以及混合性听力障碍。

     传导性听力障碍,是指外耳和中耳道病变不能传导声音进入内耳。这时,不超过60分贝等声音都无法听见,而大于60分贝的声音,可以经过颅骨直接传入内耳。

     感音神经性障碍,是最常见的成人听力障碍,一般是内耳及以上部位病变导致的听力障碍。

     混合性听力障碍,则是指两者都有。

     出现过家族性耳聋病史或有过其他耳病史,例如中耳炎、梅尼埃病;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长期精神压力过大,都是听力障碍高风险人群。

     目前,医院有耳鼻咽喉科、听力与言语康复学这些与听力障碍相关的科室,它们都同属于独立的二级学科。判断听力障碍,需要通过专业的检查与评估。例如做纯音检查、言语测试等主观检查,以及声导抗、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等客观检查。

     如何预防听力障碍?

     人类有11%的信息来源于听觉。听力障碍的发生,对日常生活会造成极大不便,甚至终身不能恢复。中耳炎、噪音干扰、药物等,都可能引发听力障碍。

     1、预防中耳炎发生

     中耳炎的症状有耳痛、流脓、发烧和耳内闷胀等,一般是单耳发病。

     人类的五官是相通的。中耳腔和鼻咽部相通,这个通道叫做咽鼓管,鼻咽部又和咽喉部相通。所以如果感冒后扁桃体发炎、鼻咽喉发炎会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到中耳腔,最终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是听力障碍的常见病因,做好中耳炎的预防非常重要。所以,平时要注意以下情况:

     预防感冒;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刺激,避免烟酒等不良气体刺激呼吸道;

     用正确的方法擦拭鼻涕;

     及时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或急性传染病;

     治疗鼻部和咽部慢性疾病,如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增生等;

     保持外耳道洁净与干燥,避免污水入耳,不随意挖耳;

     飞行期间不要进食或者主动做咀嚼吞咽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调节气压。

     2、减少噪音干扰

     现代生活中的噪音越来越多,娱乐噪音、建筑噪音等不绝于耳。久而久之,容易对耳朵造成损伤。

     戴耳机时间太久,或暴露在声音大的环境中太久,都可能令耳朵感觉到嗡嗡作响、听力下降。有时离开这样的环境后听力会恢复,但持续在这样的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

     我们日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减少噪音对耳朵的干扰:

     正确使用耳机,遵守60-60原则,即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之内,连续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建议选择质量好、杂音小、音量可以自由灵活调控的耳机;

     少去电动游乐场、KTV、影厅等噪声较大的场所;

     适当控制家庭影音电器、广场舞音响音量;

     进入爆震地区,要使用耳塞、耳罩、隔音帽或者用棉花球塞于耳道内。如果没有材料,可以用双手分别塞入两侧外耳道口内,同时卧倒,背向爆震源;

     装配隔音和消音设施,降低噪声;

     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时,要提前检查听力,是否有感音神经性耳聋或对噪音敏感,避免接触。

     3、减少使用耳毒性药物

     一些化学制剂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让原本健康的听力造成损伤。一般是在用药后1-2周后出现,表现为双侧对称耳聋。如果服药后出现头晕、口角麻木、耳鸣和耳聋等症状要及时停药。

     耳毒性药物一般从高频听力损失开始,逐渐向低频扩展,严重可能造成肝肾、造血、内分泌、神经系统等全身性损伤。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但我国尚未制定禁止和限制使用耳毒性药物的法律法规。建议如非必要医嘱,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常见引起耳毒性的药物有: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氯霉素、红霉素等

     水杨酸盐:阿司匹林等

     利尿剂:呋塞米(速尿)等

     抗肿瘤药物:顺铂、博来霉素等

     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其他:奎宁、普萘洛尔(心得安)等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近年来,中青年的突发性耳聋(72小时内突然出现的、原因不明的听力下降)发病率也逐渐增多。

     突发性耳聋,与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太大、生活不规律、病毒感染有关系。如果你突然发生耳聋(单侧耳聋,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耳鸣、眩晕(旋转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或耳闷堵感、压迫感、麻木感等症状,就需要提高警惕。

     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如果治疗及时,可以通过药物恢复或减轻。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老年性耳聋,可以预防吗?

     伴随着人类身体机能的老化,耳聋也成为了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一般只能预防,并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饮食习惯、环境和精神心理都会对耳聋发生产生影响,尤其是三高类慢性疾病会加速老年性耳聋发生。

     老年人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高糖、高盐、高胆固醇、低纤维素的食物。

     力所能及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做到不吸烟少饮酒,保持正常社会交往,乐观的情绪,定期检测听力。

     适合的助听器,就是最好的

     助听器本质是一种声音放大装置,可以有效改善听力障碍患者听力康复和改善听觉言语交流。一般可以分为耳背式助听器、耳甲腔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深耳式助听器。

     助听器没有年龄限制,小至婴儿大至老人都可以使用。建议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影响日常生活、不能经药物或手术治疗的听障人士使用。

     但是,助听器只能改善并不能恢复听力。例如人耳正常听觉的高频上限为20000Hz,而助听器最多能达到8000Hz。助听器必须要在专业医生的检查、评估与指导下购买和佩戴。

     一般助听器的寿命是5-8年,需定期到验配中心进行深度清洁护理。有些助听器外表看起来一样,但是里面的芯片不一样,价格可能相差几十倍。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带有蓝牙功能的助听器,在噪音环境下可以自如地收听声音和打电话。可以根据自身听力损失和耳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助听器型号。

     如果助听器达不到理想效果,可以考虑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可以帮助重度、极重度听障成人和儿童重建听觉,提高沟通能力。

     耳朵就像一件精美的仪器,一天二十四小时在不停的服务。如果耳朵太过于频繁地运转,没有得到应有的休息,就会发生故障。

     听见声音,原本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希望我们都能多一点保护听力的小知识,关爱自己和身边的人。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北京王大夫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