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飞机事故同样惊人的俯冲坠毁,先看看上次的调查情况
2022/3/22 6:33:31 北京王大夫

     30年前,1992年,同样是广西,同样是737,也发生坠毁,导致141人遇难。我们找到了当时分析此次空难

    

    ?1992年11月24日早7:54分左右,,南方航空公司执行广州——桂林的CZ3943航班,在向桂林机场正常进近过程中,高度突然下降,在阳朔县杨堤乡土岭村撞山粉碎性解体。当时,飞机以近乎自杀式俯冲的姿态坠毁于距离桂林奇峰岭机场约32公里处的阳朔县杨堤乡附近的天马山中。

     阳朔空难之所以引起国内外的震惊和强烈反响,是因为种种迹象异乎寻常,对其失事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黑匣子被严重破坏

     阳朔空难的黑匣子由飞行记录器和座舱交谈记录器两部分组成,通常是了解空难发生原因的唯一线索。因而对阳朔空难的黑匣子的要求很苛刻,必须经受得起高温、高压、爆炸、震动而不损坏, 所以其牢固性可想而知。然而,在11月25日上午10时50分找到的黑匣子却破损严重,内外两层均被撞开,虽经专家竭力破译,仍然不完整,空难原因的重要依据不足。

     二、消失的飞机尾翼

     按照一般情况,飞机失事,其尾翼大多保存完好。然而,这次阳朔空难的波音飞机尾翼没找到,而且,也不见其他大件飞机残骸。最大的残骸是飞机的轮子。50吨重的飞机,仅收集到2吨碎片,最大的一块也只有1平方米。据说,被前苏联导弹击落的韩国客机,也没有发生这么严重的破损。

     三、没有一具完整尸体

     曾参与现场救援的人员事后回忆说:“到了山顶,那里的场景才叫触目惊心,在一百多平米的空地上到处都是碎肉,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足见当时爆炸的惨烈。”当时所有上山的部队所检到的最大的一块人体组织就是一只手掌和其他地方找到的一张人皮。是什么样的力量导 致了如此“粉身碎骨”的结果至今不得而知。

     四、神秘的区域

     1982年4月26日,一架广州飞往桂林的三叉戟飞机也在阳朔撞山,机组8人和旅客104人全部遇难,也是粉碎性解体。因此人们把想象力推展到了人类认识的最神秘领域。

     有人曾大胆推测,在桂林、阳朔、恭城三地之间,是否存在一个神秘的大三角区,为何两架从广州飞桂林的飞机均在此区域内失事呢?有一种观点认为 “11.24”空难原因是“不可知力”造成的飞机失控,阳朔空难也有人认为是不明飞行物袭击的结果。

     当时的飞机飞行轨迹和参数如下:

     7时49分04秒,高度3200米,速度287节。

     7时49分11秒,高度3131米,速度288节。

     7时49分48秒,高度2682米,速度288节。

     7时50分30秒,高度2507米,航向307°。

     7时50分43秒,飞机从下降转入平飞,此时高度2448米。

     7时50分45秒,左、右引擎油门角度开始不一致。

     7时51分08秒,高度2204米。

     7时52分,高度从2204米急剧降到1297米。

     7时52分4秒,飞行数据记录器工作停止(此时为飞机坠毁的时间)。

     后来,根据飞行数据记录器的数据在模拟机上对事故进行复盘,官方调查组得出了三点原因分析:

     1、飞机从下降改为平飞之后,由于右侧引擎自动油门故障不能随动,仍保持在下降时的8°慢车位。为获得平飞推力,左侧引擎自动油门由8°增加到41°由于左、右引擎油门不一致,推力相差很多,因此,飞机随之向右偏转。

     2、在此情况下自动驾驶仪控制副翼进行修正。左副翼逐渐上偏5°右副翼逐渐下偏至3.5°。按照该机型设计特点,副翼角度只能调到这个位置。但是,这不足以克服由于两台引擎推力不平衡所造成的向右偏转力距,因此,飞机继续以每秒1°~2°的滚转率向右增大坡度,并向右偏转。

     3、当飞机继续向右滚转,坡度达到46°时,机组突然错误地向右压坡度。左副翼由上偏5°突然变为向下偏到11°。右副冀由下偏3~5°突然变为向上偏到13°,从而加速了飞机向右滚转,滚转率由每秒1°~2°变为每秒12°。到撞山前3秒钟时,飞机向右滚转168°,在几乎倒扣的姿态下,又有一次猛烈拉杆动作,加速了飞机俯冲。

     到此,调查组得出了南方航空3943航班11.24阳朔空难的调查结论:事故原因是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出现右侧引擎油门不能随动,导致左、右引擎推力不平衡,飞机向右滚转时,机组没有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后又处置错误,以致撞山失事。

     截止到目前,此次东航MU5735坠毁的伤亡情况不明,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搜救,真希望机上所有人员都能够生还下来,期待奇迹的出现!救援队更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1992年的那次

     黑匣子严重损毁,飞行数据残缺

     黑匣子受得起高温、高压、爆炸、震动而不受损坏,其牢固性可想而知。

     黑匣子通常是了解空难何以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它的要求很苛刻——

     必须能在2000华氏度的高温下连续燃烧30分钟仍不损坏;

     必须能经得起500磅重的钢条,从3米高度直接撞击而不被击穿;

     必须能承受连续震动而不扭曲变形。

     然而,这次桂林空难的黑匣子虽然在11月25日上午10时50分找到,却严重破损。

     黑匣子内外两层均被撞开,虽经专家竭力破译,仍然不全,导致了“有用,但不完整”的结局。

     发生事故时,桂林机场8点钟天气实况为:能见度大于10公里,无降雨和其他天气现象。另外失事前飞行指挥相通讯导航设备运转正常。

     飞机尾翼消失不见

     按照一般情况,飞机失事,其属翼部分大都完好,这就是为什么要把黑匣子装在尾翼减震架上的重要原因。

     然而,桂林空难的波音飞机尾翼不翼而飞,其它大件残骸也未发现,按照飞机撞山的山头与残骸散落地点仅数百米判断,应该留下大件残骸。

     令人称奇的是,50吨重的飞机,仅收集到2吨碎片,最大的一块也只有1平方米。也就是说其他几十吨残骸不见了。

     事情有了诡异,当正面渠道又无确信的信息发布时,谣言便自然而然的开始传播了,有人言此次事件是飞机撞上了UFO,也有人言,是飞机被导弹击落或被恐怖分子引爆了,飞机当时就在空中爆炸解体了,所以残骸才这么少。

     民航部门为了弄清楚事件的原因,在事故发生后,则连忙组织了专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邀请了美国交通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美国波音飞机公司、CFM国际公司的9名专家到桂林进行了为期7天的调查。

     前面说到黑闸子已无法破译,可民众是等不起这个事件的缓缓推进与解析的,结合当时的情境,于是经过再次分析与判断,最终认为了该事故为飞行员操作不当。

     其实,早在1992年前,桂林地区就发生过好几次空难了,最蹊跷的一次就是1982年4月26日的一次空难(同样是广州-桂林的航班,飞机也是粉碎性裂解,百名乘客与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该飞机失事的地点竟然就在“桂林11.24”失事地点的附近的恭城。

     04:13

     这是巧合吗?

     不,空难不会有巧合,尤其桂林地区发生过的严重空难事故不只这两次,大大小小还有过不少,这也许就是桂林重新建造新机场的原因(旧机场是奇峰岭机场,为军民两用机场,新机场是现今使用的两江机场)。

     基于以上发生过的事故,民间有传言,在桂林地区的桂林市、阳朔县、恭城县有一个天空中的百慕大,飞机失事的原因就跟“百慕大”有关,失踪的那些飞机残骸被吸入了另一个空间里。

     真是如此吗?

     然没多久,国外的一场事故又让人对此次事故发布的原因进行了怀疑。

     1994年9月8日,美国一架波音737-3B7执飞全美航空427次航班,从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飞往费城,途径煤炭重镇匹茨堡。当飞机飞到匹茨堡上空后,塔台安排飞机在达美航空1083次之后降落,飞机跟随在达美航空尾部6km处飞行,状态……

     突然,伴随碰碰咔咔的声音,全美航空427次航班诡异的开始了迅速向左滚动并开始俯冲,在空中做起了战斗机特技翻转动作,并以4g的高加速度俯冲下坠,飞行记录仪曾记录到,机组人员曾尝试拉起飞机,但没有任何效果。短短十几秒后,飞机以480km/h的速度撞向地面,飞机上的132人全部遇难。

     这情况和桂林波音737-300空解的方式如出一辙。

     紧接着美国调查人员又调查到:

     1991年3月3日,联合航空585号班机从丹佛国际机场前往科罗拉多泉机场,于接近降落之际,飞机垂直尾翼的方向舵突然向右倾斜,并立即失速翻滚翻滚,十秒内直接坠毁,飞机上25名乘客和机员全部罹难。

     1992年6月6日,一架波音737-200执飞科帕航空201航班,从巴拿马城机场出发,前往哥伦比亚的卡利,然而,在起飞19分钟后,飞机突然向右俯冲坠落,最终以900km/h的时速坠毁,飞机上的47人全部遇难。

     好几起事件都有过不受控制的症状,紧接着加速度自发撞毁。这就不可能是偶然了。调查人员随即再次进行了深度调查。在调查了波音这类型的飞机一系列失事后,终于开始有了眉目。

     当飞机在实际飞行过程中时,飞机外侧是在凛冽的寒风和极低的温度中度过的,气温甚至可以低到-40℃,此时的方向舵暴露在空气中,早已冻透,而飞机的液压油则是在飞机内部不断循环,液压油在经过温度极高的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温度较高。

     此时,调查人员突然想到,如果突然给低温状态下的方向舵灌入高温的液压油,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1996年10月,在加州的实验室中,当进行这一操作后,飞机反应明显迟钝的方向舵的伺服阀门卡住了!

     在波音这类型的飞机中的伺服阀门中,内部有两个滑块共同作用,主滑块在辅滑块上滑动,而辅滑块则在壳体上滑动。而当给低温状态下的方向舵灌入高温的液压油时,辅滑块在温度冲击下会被卡住。

     当辅滑块被卡住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后,如果外部的飞行员再继续发出操作指令的话,主滑块则会继续滑出预定位置。特殊情况下,例如,当辅滑块的位置超出50%的位移并卡住时,主滑块此时会反向滑动!

     当调查人员对东风航空517次航班再次进行了模拟飞行,此次得出了一个的结论,让所有人不寒而栗的是,东风航空517次的辅滑块卡在了55%的位置上。此时,一旦飞行员稍微操作了方向,飞机的状况就会瞬间急转直下,不到20秒就会高速坠毁。(类似于2的急速掉下)

     波音公司在得知此报告后,震惊之余承认了自己飞机的缺陷,并立即对所有的飞机进行了改装,只是,现在看来,这个缺陷的改装代价过于严重,是几百条活生生的生命换来的。

    

    ?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北京王大夫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