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穴位治疗方法
2022/5/1 7:15:54 北京王大夫

     自然敷贴法

     1,蜗牛敷贴治褥疮

     褥疮是脑溢血瘫痪等慢性病人因长期卧床出现的并发症,治疗很棘手,尤其是大而深的褥疮,用常规治疗效果很慢。土法屡有用蜗牛治疗的报导。蜗牛有去除坏死组织的作用;而且还有能溶解于毛细血管表面、增加营养物质和加快血液循环的作用;蜗牛有高渗作用,故能抑制和防感染。

     方法:将褥疮疮面按常规清洗、消毒和清理坏死组织后,将蜗牛外壳去掉(死活均可,整体使用),再用盐水冲洗蜗牛肉体,然后放入褥疮面上(根据褥疮大小适量放入),用无菌纱布覆盖包好即可。分泌物多时每周更换2~3次, 少时每周1~2次,并给患者2~3小时翻身一次,采用平卧与侧卧交替,以减少褥疮面再受压。

     2,小儿敷足疗法

     敷足疗法是将药物研末后外敷双足心(涌泉穴),用胶布绷带固定,翌晨取掉,通过局部皮肤的吸收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小儿敷足疗法应用范围广泛,疗效可靠,它既可解除小儿对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又可减轻家长的烦恼。下面介绍几只敷足处方供选用:

     流涎:天南星一个,研末醋调。

     口腔炎:吴茱萸研末,蛋清调和如蚕豆大小。

     牙痛:白附子适量,研末水调。

     鼻衄:大蒜2枚,捣烂如泥,左鼻衄敷右足,右鼻衄敷左足,双侧鼻衄双足同时敷。

     哮喘;吴茱萸10克,研末醋调外敷,连续48小时,7天后可重复1次。

     咳嗽:吴茱萸10克,研末醋调,连续48小时。

     腹泻:苦参、苍术按3:1之比,醋调外敷,4~12小时换药1次。

     夜啼:朱砂3克,取薄纸1张,表面涂有浆糊,而后洒上药末,外敷双足,1次即可。

     3,松香外敷治乳痈

     急性乳腺炎又称乳痈,多发于初产妇女。以松香末敷治乳痈初起、乳房结块肿痛、局部红肿,可见良效。

     方法:视乳痈大小,先剪取略大于患部面积的棉纸两张,将黄松香适量研末、敷于底层纸上如两枚硬币厚,上盖另一纸,再用75%酒精打湿后敷患处,勿使其干,干时以酒精打湿再敷,半天至一天即有效。待肿块消散,胀痛缓解,即可揭去敷药。

     4,桐油石膏敷贴治疖肿

     将生石膏粉末加入生桐油中,搅匀,调配呈糊状物即成,桐油和石膏粉末之比例以1:2为佳。用时以油纸盛适量糊剂,外敷于疖肿区域,然后用胶布条固定,一般每日更换1~2次。

     5,胡椒外敷治附睾炎

     胡椒7~10粒,将胡椒压成粉,加适量面糊调成糊状备用。用时,摊于纱布或软纸上,敷于患侧阴囊。每日或隔日外敷1次,5次为一疗程。

     6,绿豆外敷治慢性下肢溃疡

     绿豆性寒,能清热解毒;醋酸有收敛功效,故用后脓性分泌物减少,肉芽生长,促进溃疡愈合。

     用法:取绿豆60克,以文火略炒研为末,加陈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3天换1次药,每次换药前用醋调好绿豆粉,不能久放。连续用2~12周。

     7,姜葱外敷治胃脘痛

     生姜15克,连须葱头30克,将葱、姜共捣烂,下锅炒热,用布包裹,乘热贴敷胃脘部。

     8,葱醋热敷治痹症

     陈醋1000毫升,葱白50克,先煎陈醋,待剩至500毫升左右时,加入切细的葱白, 再煮两沸, 过滤后用布浸蘸醋液, 乘热贴敷患处。每日2次。

     9,盐葱热敷治尿潴留

     青盐500克,葱白250克,将葱白切碎,和盐入锅内炒热,装入布袋内,热敷肝脐周围及小腹部,凉则更换,反复热敷2~3次。

     10,两粉敷贴治痄腮

     胡椒粉1克,小麦粉8克,将两味以温水共调成糊状,涂纱布上贴敷患处,每日更换1次,连用数日可愈。

     11,独头蒜贴敷治牙痛

     独头蒜2~3头,将蒜去皮,放火上煨热,趁热切开贴敷患处。蒜凉即换,连续贴敷数次牙痛可止。

     12,双核敷贴治酒糟鼻

     桔核3克,核桃仁1个。将桔核微炒至黄,晒干研末;核桃仁亦研碎为末,两药混匀,共以温酒调之。睡前趁热贴敷于鼻上,晨即洗之。

     13,陈醋热敷治冻疮

     陈醋250毫升,将醋煮热,用纱布蘸取醋液,乘热敷于患处。1日3次,连用1周即消。

     14,芋头热敷治虫螫

     芋头1个,煨至将熟时,取出捣烂如膏状,趁热贴敷患处,可治毛虫螫伤。

     15,大蒜贴脚心治鼻衄

     大蒜适量,去皮捣烂如泥,作成如铜钱大小的饼状物。左鼻出血贴右脚心,右鼻出血贴左脚心,两鼻出血贴双脚心。

     16,双红贴敷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

     鲜红辣椒10个,鲜红萝卜1个,将以上两味洗净,捣烂如泥膏状,敷于患处,每日更换1次。

     17,蜗牛贴敷治小便不利

     用蜗牛3只,连壳研为泥,再加麝香少许贴敷脐上,以手揉按之,小便立通。

     18,全蟹贴敷治疥疮皮癣

     螃蟹1只,猪油适量,将整只螃蟹焙干研未,用猪油调成膏状,涂抹患处。

     19,泥鳅敷治中耳炎

     泥鳅2条,捣烂成膏敷于耳周。每日1次。数日可愈。

     20,鱼肉赤豆粉敷贴治丹毒

     鲫鱼肉、赤小豆粉各适量。将鲜鲫鱼肉捣烂,同赤小豆粉调匀,加水和之敷患处,每日2~3次。

     21,蛋液白酒冷敷治烫伤

     鸡蛋1个,白酒15毫升,将蛋清与酒同调匀,冷敷患处,每日3~4次。

     22,大蒜贴敷合谷治扁桃体炎

     将大蒜(紫皮者佳)捣烂如泥糊状,敷于双手虎口(合谷穴),敷灸时间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为度。

     23,番薯叶外敷治带状疱疹

     鲜番薯叶适量,冰片少许。用法:番薯叶洗净,切碎,同研细的冰片共 捣烂。敷于患处。备注:带状疱疹。

     24,面瘫贴敷

     1.将鳝血涂于患侧(口向左歪,右为患侧,口向右歪,左为患侧)30分钟洗去,每3天涂1次。

     2.蓖麻仁去壳捣成泥状,敷于患侧下颌关节及口角,外加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

     25,“3仁”敷贴治哮喘

     桃仁、杏仁、栀仁各10克,白胡椒2克,糯米7粒,共研细末,用鸡蛋1个去黄用蛋清调匀推布上,敷贴两涌泉穴,12~24小时后取上,连续敷贴1~3次。

     26,敷足治呕吐

     1)明矾12克,研细末和饭作饼,敷两足心,止呕后取去。适用于小儿急性呕吐。

     2)鲜地龙数条,捣烂敷两足心,用布包扎。适用于热呕。

     呕吐敷足心为上病下取。各地多采用之,如有人用鸡蛋清绿豆粉敷足心治热呕,用蓖麻仁30克捣烂敷两足心治呕吐不止等,均有一定效果。

     27,敷法治泄泻

     1.敷囟门法

     绿豆粉调鸡蛋清敷囟门,泻止去药。适用于小儿泄泻,小便短赤。呕吐者敷足心,可以止呕。亦可用糯米粉10克调鸡蛋清敷囟门,泻止即取去。如兼有呕吐,可敷足心。

     2.敷足心法

     ⑴大蒜捣烂敷足心,或贴脐中,适用于寒泻。

     ⑵桃仁、杏仁、生栀仁、白胡椒、糯米各7粒,面粉1茶杯,共研细末和匀,用鸡蛋清调敷手足心,适用于小儿吐泻转惊风。

     28,消除“鸡眼”的方法

     足底部生“鸡眼”是皮肤角化所致,走路时疼痛,手术治疗也很痛苦。现有两种不用手术也可根除“鸡眼”的方法:

     方法一:取乌梅(国药店有售)4枚,食醋适量,先用食醋浸乌梅12小时以上,取出乌梅,剥下乌梅肉贴敷“鸡眼”表面,用胶布固定, 1天换药1次 (每次换1枚乌梅肉,浸乌梅时忌用金属器皿),3天后“鸡眼”由穴窝中脱落,自己也不知。

     方法二:取蜂胶(养蜂场有售)1小块,贴敷“鸡眼”表面,用胶布固定,1周后“鸡眼”由穴窝中脱落。

     以上两法无痛苦,无毒性,若1次效果不好,可再贴敷1次。

     29,敷法治白喉

     1.敷颈法:活蟾蜍约170克、明矾33克,同放石臼内捣烂。用纱布包成长方形,敷患者前颈,绷带固定,当即有清凉舒适感,约经4~5小时咽喉分泌物减少。重症4~6小时换药1次,轻症6~10小时换药1次,经20小时后即感咽喉部湿润舒适。一般重症更换5~6次,轻症3~4次即可减轻症状。

     2.敷合谷穴法:用去皮生大蒜3~5克,放在75%酒精内浸3~5分钟,放入消毒器皿中捣烂如泥,取消毒纱布涂蒜泥1~2克,贴于患者双手合谷穴,胶布固定。经4~6小时,局部可有痛痒及灼热感,8~10小时出现水泡,用消毒针刺破,药棉吸水后,涂以龙胆紫,纱布包扎。一般敷药8小时,症状减轻。

     30,涂药治痄腮

     1.香墨磨鸡蛋清,呈黑色浓汁,以毛笔蘸汁涂搽痄腮肿起部位及其边缘1厘米许处。1天涂2次。

     2.活蚯蚓洗净,加入等量白糖,搅匀。半小时后溶成蜂蜜状液体,过滤后搽患处。

     3.赤小豆研末,水调或加醋后敷患处。

     4.仙人掌去刺捣烂,加入95%酒精调匀,外敷局部,每日2次。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北京王大夫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