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的治疗方法分享
2022/10/8 16:55:36 资料保存号

     足跟痛

     跟痛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劳损病变引起的疾病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质增生,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其发病机制多为局部慢性损伤后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常因疼痛或肿胀、行走跛行而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过去治疗方法多采用局部封闭、口服药物、中药外洗、理疗及针灸推拿等,缺点是易复发和治疗次数较多。针刀治疗效果级佳!

    

     足跟痛分型诊断

     1

     跖筋膜炎型症状

     晨起足跟着地时感疼痛,行走后有轻度缓解,再休息后可明显减轻或完全缓解,疼痛性质为刺痛。体征:大部分患者足跟局部无红肿,皮肤温度正常,压痛点局限于跟骨结节中央及跖筋膜附着处,其他部位无压痛。X线片可显示大部分患者有跟骨骨质增生形成。

     2

     跟骨下滑囊炎型症状

     足跟疼痛多在跟骨的跖侧负重面跟骨结节附近,长时间站立症状会明显加重,休息和穿厚跟软底鞋可缓解症状,疼痛的性质大多为刺痛,少部分患者主诉为钝痛,好发于青壮年。体征:跟骨结节下方肿胀、压痛,按之有囊性感。X线片可显示部分患者有跟骨骨质增生形成。

     3

     足底脂肪垫炎型症状

     足跟疼痛多在跟骨跖侧负重面,长时间站立症状会明显加重,休息和穿厚跟软底鞋可缓解症状,疼痛性质大多为刺痛,少部分患者主诉为钝痛,好发于老年人。体征:跟部压痛点主要在跟骨跖侧,但并不局限,有僵硬、肿胀,但按之没有囊性感。X线片有时会显示有脂肪垫钙化。

     4

     跟骨内压增高型症状

     典型症状是休息疼,也有少部分患者是活动痛,活动量越大疼痛越重,疼痛的性质为酸钝痛。体征:整个足跟部均有压痛。X线片可显示大部分患者跟骨侧、轴位片正常,未见明显跟骨骨质增生形成。

     5

     神经卡压型症状

     疼痛位于跟骨内侧,行走时疼痛,但不随行程的增长而加重,疼痛的性质为钝疼。体征:跟骨内侧面有一局限压痛点,而其他部位无压痛。X线片可显示大部分患者跟骨侧、轴位片正常,未见明显跟骨骨质增生形成。

     足跟痛分型治疗跖筋膜炎型针刀治疗

     先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其操作方法:患者俯卧治疗床上,足跟朝上,踝关节前缘垫一软枕,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于压痛最明显处用仿史氏液5~10 ml浸润麻醉后,右手持4号汉章一次性针刀(针刀与足跟底的水平面成60°)快速刺入,达骨质增生尖部,将附着于骨质增生部的韧带和腱膜切割分离3~5次,出针刀后,挤出少许血液后贴创可贴即可。小针刀松解后辅以手法对抗牵拉,方法:用拇指压住痛点,用力弹拨,然后一手握足跟部,另手握足趾部,向相反方向用力使足背向上翘起,进一步松解韧带,反复4~6次。术后48 h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口服3 d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大多数患者1次即可治愈。

     跟骨下滑囊炎型针刀治疗

     患者于治疗床上取俯卧位,足背下垫一软枕,使足底面充分暴露,放置稳固。术者先用拇指按压,确定压痛最明显处用标记笔标记,如X线片上有跟骨骨质增生形成,可结合骨质增生形成的部位定位。按常规消毒术区,取仿史氏液5~10 ml浸润麻醉。麻醉生效后取汉章4号一次性针刀,刀口线与足底纵轴线平行,垂直进针,直达跟骨结节压痛处,“十”字切开滑囊,放出囊液。如X线片上有跟骨骨质增生形成,在跟骨结节骨质增生处横向铲剥5~10刀,将骨质增生尖部少许铲平即可出针。术后48 h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口服3 d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大多数患者1次即可治愈。

     足底脂肪垫炎型针刀治疗

     患者俯卧治疗床上,足跟朝上,踝关节前缘垫一软枕,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于压痛最明显处用1%的利多卡因5 ml浸润麻醉后,用4号汉章一次性针刀垂直皮肤快速刺入,达跟骨的跖侧负重面后将针刀与足跟底的水平面呈60°角,左右摇摆刮拨10余次后出针刀,挤出少许血液后贴创可贴即可。术后48 h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口服3 d抗生素。每周1次,3~5次为1个疗程。

     跟骨内压增高型针刀治疗

     在跟骨外侧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至骨膜,右手持4号汉章一次性针刀(针刀与跟骨外侧面成90°)快速刺入直达骨面后左右旋转针刀钻开跟骨外侧皮质,进入跟骨髓腔后呈锥形摇摆扩大钻孔,在跟骨外侧面钻2排6孔,上下孔交错,孔距1~2 cm,再用双手拇指用力挤出血液及脂肪滴,刀口不缝合,用干洁敷料加压包扎,口服3 d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每日更换敷料,一般3~5 d,刀口即自行愈合。每枚一次性针刀一般只钻1~2孔,以免出现刀锋不快或断针等情况。每周1次,1~3次为1个疗程。

     神经卡压型针刀治疗

     首先于内侧跟结节展肌与跖方肌内侧头内下缘之间用仿史氏液5~10 ml做扇形浸润,再由压痛点用4号针刀垂直皮肤快速进针,深达筋膜后采取雀啄式网状减压,感针刀下筋膜松弛后即可出针。术后48 h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口服3 d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每周1次,1~3次为1个疗程。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资料保存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